「反正怎麼努力都沒用?」——習得性無助的陷阱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否你也曾經這樣想過?

「我沒有選擇,只能這樣。」(所以我不需要嘗試改變。)

「這沒什麼用。」(所以幹嘛浪費力氣?)

「沒有任何事情會改變。」(所以乾脆接受現狀就好。)

「我總是運氣不好。」(所以成功根本不是我的事。)

「就算努力了,結果還是會一樣。」(所以為什麼要白費力氣?)

raw-image

這些想法,像是一種無形的枷鎖,把我們困在原地,讓我們放棄努力、放棄選擇,甚至放棄相信自己還有可能改變。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無助感」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事情不會變好」?

這其實是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心理機制,一種讓人深陷困境卻不願嘗試逃脫的隱形陷阱。當這個思維模式內化之後,我們就像掉入了一條黑暗的河流,即使看到岸邊的繩索,也懷疑自己拉不起來。

讓我們來拆解,看看這種思維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並且為什麼它會讓我們越來越無力。


1. 被反覆打擊後,我們學會了「無助」


還記得小時候,當你信心滿滿地做了一件事,結果被父母、老師、長輩潑冷水時嗎?

🔹 你考試很努力,但分數還是不理想,老師皺著眉說:「你這麼笨,再讀也沒用。」

🔹 你提出了一個新點子,結果被同事或上司打槍:「這方法行不通,別浪費時間。」

🔹 你鼓起勇氣表白,卻被對方拒絕,朋友安慰你:「你就不是這種人,還是別想太多了。」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卻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被拒絕、被打擊,內心會開始質疑:「是不是我真的不行?」

這種想法一旦產生,就像一條縫隙,開始不斷擴大,每當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我們就會對自己再失望一點,直到有一天,我們選擇放棄,並且說服自己:「沒關係,這不是我的問題,反正怎麼努力都沒用。」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我已經這麼努力了,卻還是沒成功,這代表我真的不行?」
  • 「我是不是天生就比別人差?為什麼別人都能做到,我卻不行?」
  • 「再試一次嗎?可是,如果又失敗呢?我受不了再一次的挫折……」


這種「習得性無助」的心態,會讓我們逐漸放棄嘗試、降低期待,甚至不再願意相信努力會帶來改變


2. 宿命論:我們真的沒有選擇嗎?


「習得性無助」變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最終會導致我們開始相信——

「這一切,根本不是我能決定的。」

這就是所謂的宿命論(Fatalism),一種認為「命運早已注定,我無法改變自己人生」的想法。這種思維模式,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過是被世界擺弄的小棋子,無論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最終的結果。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是不是我就是這種命?我一直努力,卻還是在原地打轉。」
  • 「如果事情早就決定好了,那我再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 「別人成功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家境好、天賦好,我只是普通人,怎麼可能翻身?」


當這樣的思維一旦扎根,我們就會開始消極接受一切,無論是職場、感情、人際關係,甚至是生活中的大小選擇,都會變得無所謂,因為我們已經不相信「選擇有意義」


3. 過去的失敗,變成了未來的枷鎖


如果你曾經歷過重大的失敗,那麼你的大腦很可能會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境時,直接給出一個結論:「這件事,不會有好結果。」

比方說:

🔹 你曾經創業失敗,於是你認定:「創業不適合我。」
🔹 你曾經努力工作,結果升遷機會還是給了別人,於是你覺得:「努力根本沒用。」🔹 你曾經很認真對待感情,最後卻受傷,於是你覺得:「愛情不值得投入。」


這些過去的經驗,會讓我們不自覺地用「曾經的結果」來推測未來的可能性,並開始用一種「預測未來」的視角來看待人生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如果我再試一次,又失敗怎麼辦?」
  • 「是不是無論怎麼做,我都只是重蹈覆轍?」
  • 「為什麼別人可以重新開始,而我只能原地踏步?」


但現實是,過去的失敗,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一次新的機會,只有願意踏出一步,才能打破自己設定的限制。


4. 習得性無助,讓我們「自願」放棄主動權


當我們深陷習得性無助與宿命論的思維模式時,會開始出現一種微妙的心理狀態——我們開始「自願」放棄選擇權,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如果我做決定,結果還是不如預期,那不是更難堪?」
  • 「我已經習慣這樣了,改變反而讓我不安。」
  • 「人生已經夠累了,幹嘛還要去折騰自己?」


結果,我們變得越來越被動、越來越消極,最終真的活成了一個沒有行動力的人。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最可怕的地方——它不只是讓我們感覺無力,而是讓我們真的活成了一個無助的人。


結語:「哪怕現在還看不到出口,行動本身就是希望。」


你不是生來無助的,只是過去的經驗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力量。當你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時,那可能只是因為你還沒發現新的路徑。與其等待世界改變,不如試著改變一個小小的習慣,因為一點點不同,也能帶來新的可能。

你不需要馬上變得強大,但請相信,只要開始行動,你就已經在改變了。世界或許不能馬上給你答案,但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故事如何繼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80會員
329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時候,生活讓人覺得「沒得選」「沒辦法」,無論工作、家庭還是夢想,好像都被現實推著走,根本無法改變。這篇文章不是要告訴你「人生充滿選擇」,而是讓你看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能做點什麼。不一定要翻天覆地的改變,從小地方開始調整,找回自己的一點選擇權,就能讓生活不再那麼無助。
Thumbnail
有時候,生活讓人覺得「沒得選」「沒辦法」,無論工作、家庭還是夢想,好像都被現實推著走,根本無法改變。這篇文章不是要告訴你「人生充滿選擇」,而是讓你看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還是能做點什麼。不一定要翻天覆地的改變,從小地方開始調整,找回自己的一點選擇權,就能讓生活不再那麼無助。
Thumbnail
      你相信命運嗎?你認為命運可以改變嗎?命運不是不變的,一個人如果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經歷過失敗與挫折,沒有這些經歷,就無法變得更堅強,也無法獲得成就。
Thumbnail
      你相信命運嗎?你認為命運可以改變嗎?命運不是不變的,一個人如果想要改變命運,就必須經歷過失敗與挫折,沒有這些經歷,就無法變得更堅強,也無法獲得成就。
Thumbnail
現在的生活是你要的嗎?你看得見你的未來嗎? 看看你眼前的天花板。你想如何越過它,甚至是超越它。 今天不是你一定要做什麼,而是讓你有機會看見自己要什麼。 你做的任何決定都是對的,因為那是你當下最好的選擇。 你問我做直銷好嗎?我會告訴你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嗎?你願意為自己跨出第一步嗎?
Thumbnail
現在的生活是你要的嗎?你看得見你的未來嗎? 看看你眼前的天花板。你想如何越過它,甚至是超越它。 今天不是你一定要做什麼,而是讓你有機會看見自己要什麼。 你做的任何決定都是對的,因為那是你當下最好的選擇。 你問我做直銷好嗎?我會告訴你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改變的機會嗎?你願意為自己跨出第一步嗎?
Thumbnail
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後的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很少有人願意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後的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你可以失敗,因為你不會總是失敗;你可以放棄,但放棄的原因只可以有一個。 因為有其他更值得你去堅持的。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篇故事,你控制不了從何開始
Thumbnail
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後的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很少有人願意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所能後的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你可以失敗,因為你不會總是失敗;你可以放棄,但放棄的原因只可以有一個。 因為有其他更值得你去堅持的。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篇故事,你控制不了從何開始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似乎失敗和絕望就在不遠處等待著我們。然而,讓我們暫時擱下忙碌的事務,細細品味這句禪心語錄:「世上沒有失敗,只有放棄;沒有絕望的境地,只有對生活的看法。」 這句話提醒我們,失敗並不是永遠的結局。每當我們嘗試某事,而最終無法實現時,這並不等於失敗。相反,這是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似乎失敗和絕望就在不遠處等待著我們。然而,讓我們暫時擱下忙碌的事務,細細品味這句禪心語錄:「世上沒有失敗,只有放棄;沒有絕望的境地,只有對生活的看法。」 這句話提醒我們,失敗並不是永遠的結局。每當我們嘗試某事,而最終無法實現時,這並不等於失敗。相反,這是
Thumbnail
人生是一段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旅程。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困境、迷茫或不滿足,但這正是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重新定義並重塑自己的時候。無論我們目前處於什麼狀態,我們都可以採取積極的行動,改善自己的人生,開創出無限的可能性。 首先,要重塑人生,我們需要明確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和理想。這涉及到對自己的內在渴望和
Thumbnail
人生是一段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旅程。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困境、迷茫或不滿足,但這正是我們有機會重新思考、重新定義並重塑自己的時候。無論我們目前處於什麼狀態,我們都可以採取積極的行動,改善自己的人生,開創出無限的可能性。 首先,要重塑人生,我們需要明確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和理想。這涉及到對自己的內在渴望和
Thumbnail
不曾經歷, 怎會懂得:歷練之後,如同新生。
Thumbnail
不曾經歷, 怎會懂得:歷練之後,如同新生。
Thumbnail
改變自己就能快速從自我的迷宮裡跳脫出來 努力的失敗是閃耀自己的經歷 害怕的停滯是約束自己的桎梏 一個人的人生當中,「失敗」會有幾次呢? 一個人的人生當中,「 改變」的次數擁有幾次? 在誕生之後,你人生的失敗就在等著你不斷去挑戰他
Thumbnail
改變自己就能快速從自我的迷宮裡跳脫出來 努力的失敗是閃耀自己的經歷 害怕的停滯是約束自己的桎梏 一個人的人生當中,「失敗」會有幾次呢? 一個人的人生當中,「 改變」的次數擁有幾次? 在誕生之後,你人生的失敗就在等著你不斷去挑戰他
Thumbnail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要怎樣的結果,先看你怎麼想 在這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甘地
Thumbnail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要怎樣的結果,先看你怎麼想 在這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甘地
Thumbnail
生命中所有問題的出現; 或是所有坡坎的絆足, 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己, 而非改變他人。 當自己提升或是進化了, 其實,他人也相對改變了。 那種改變, 可能時間距離、空間距離, 甚至是社會距離所造成, 因為,產生了一種相對位置的挪移。 所以, 曾經視為問題因子者, 都有了不同的姿態與樣貌, 也可能,不
Thumbnail
生命中所有問題的出現; 或是所有坡坎的絆足, 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己, 而非改變他人。 當自己提升或是進化了, 其實,他人也相對改變了。 那種改變, 可能時間距離、空間距離, 甚至是社會距離所造成, 因為,產生了一種相對位置的挪移。 所以, 曾經視為問題因子者, 都有了不同的姿態與樣貌, 也可能,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