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怎麼努力都沒用?」——習得性無助的陷阱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微壓力微習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否你也曾經這樣想過?

「我沒有選擇,只能這樣。」(所以我不需要嘗試改變。)

「這沒什麼用。」(所以幹嘛浪費力氣?)

「沒有任何事情會改變。」(所以乾脆接受現狀就好。)

「我總是運氣不好。」(所以成功根本不是我的事。)

「就算努力了,結果還是會一樣。」(所以為什麼要白費力氣?)

raw-image

這些想法,像是一種無形的枷鎖,把我們困在原地,讓我們放棄努力、放棄選擇,甚至放棄相信自己還有可能改變。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無助感」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地認為「事情不會變好」?

這其實是一種「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心理機制,一種讓人深陷困境卻不願嘗試逃脫的隱形陷阱。當這個思維模式內化之後,我們就像掉入了一條黑暗的河流,即使看到岸邊的繩索,也懷疑自己拉不起來。

讓我們來拆解,看看這種思維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並且為什麼它會讓我們越來越無力。


1. 被反覆打擊後,我們學會了「無助」


還記得小時候,當你信心滿滿地做了一件事,結果被父母、老師、長輩潑冷水時嗎?

🔹 你考試很努力,但分數還是不理想,老師皺著眉說:「你這麼笨,再讀也沒用。」

🔹 你提出了一個新點子,結果被同事或上司打槍:「這方法行不通,別浪費時間。」

🔹 你鼓起勇氣表白,卻被對方拒絕,朋友安慰你:「你就不是這種人,還是別想太多了。」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卻一次又一次地被否定、被拒絕、被打擊,內心會開始質疑:「是不是我真的不行?」

這種想法一旦產生,就像一條縫隙,開始不斷擴大,每當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我們就會對自己再失望一點,直到有一天,我們選擇放棄,並且說服自己:「沒關係,這不是我的問題,反正怎麼努力都沒用。」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我已經這麼努力了,卻還是沒成功,這代表我真的不行?」
  • 「我是不是天生就比別人差?為什麼別人都能做到,我卻不行?」
  • 「再試一次嗎?可是,如果又失敗呢?我受不了再一次的挫折……」


這種「習得性無助」的心態,會讓我們逐漸放棄嘗試、降低期待,甚至不再願意相信努力會帶來改變


2. 宿命論:我們真的沒有選擇嗎?


「習得性無助」變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最終會導致我們開始相信——

「這一切,根本不是我能決定的。」

這就是所謂的宿命論(Fatalism),一種認為「命運早已注定,我無法改變自己人生」的想法。這種思維模式,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過是被世界擺弄的小棋子,無論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最終的結果。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是不是我就是這種命?我一直努力,卻還是在原地打轉。」
  • 「如果事情早就決定好了,那我再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 「別人成功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家境好、天賦好,我只是普通人,怎麼可能翻身?」


當這樣的思維一旦扎根,我們就會開始消極接受一切,無論是職場、感情、人際關係,甚至是生活中的大小選擇,都會變得無所謂,因為我們已經不相信「選擇有意義」


3. 過去的失敗,變成了未來的枷鎖


如果你曾經歷過重大的失敗,那麼你的大腦很可能會在未來遇到類似情境時,直接給出一個結論:「這件事,不會有好結果。」

比方說:

🔹 你曾經創業失敗,於是你認定:「創業不適合我。」
🔹 你曾經努力工作,結果升遷機會還是給了別人,於是你覺得:「努力根本沒用。」🔹 你曾經很認真對待感情,最後卻受傷,於是你覺得:「愛情不值得投入。」


這些過去的經驗,會讓我們不自覺地用「曾經的結果」來推測未來的可能性,並開始用一種「預測未來」的視角來看待人生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如果我再試一次,又失敗怎麼辦?」
  • 「是不是無論怎麼做,我都只是重蹈覆轍?」
  • 「為什麼別人可以重新開始,而我只能原地踏步?」


但現實是,過去的失敗,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一次新的機會,只有願意踏出一步,才能打破自己設定的限制。


4. 習得性無助,讓我們「自願」放棄主動權


當我們深陷習得性無助與宿命論的思維模式時,會開始出現一種微妙的心理狀態——我們開始「自願」放棄選擇權,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 內在掙扎與懷疑:

  • 「如果我做決定,結果還是不如預期,那不是更難堪?」
  • 「我已經習慣這樣了,改變反而讓我不安。」
  • 「人生已經夠累了,幹嘛還要去折騰自己?」


結果,我們變得越來越被動、越來越消極,最終真的活成了一個沒有行動力的人。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最可怕的地方——它不只是讓我們感覺無力,而是讓我們真的活成了一個無助的人。


結語:「哪怕現在還看不到出口,行動本身就是希望。」


你不是生來無助的,只是過去的經驗讓你開始懷疑自己的力量。當你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時,那可能只是因為你還沒發現新的路徑。與其等待世界改變,不如試著改變一個小小的習慣,因為一點點不同,也能帶來新的可能。

你不需要馬上變得強大,但請相信,只要開始行動,你就已經在改變了。世界或許不能馬上給你答案,但你的選擇,將決定你的故事如何繼續。


avatar-img
12會員
182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我們誤以為「標準高」代表追求卓越,但其實它更像是一場對失敗的逃避戰。我們害怕犯錯,害怕不夠完美,甚至覺得「如果做不到最好,那乾脆不要做」。這些想法可能來自過去的教育、外界期待,甚至是我們對掌控感的執著。但真正的成長,不是避免失敗,而是勇敢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世界不獎勵完美的人,而是獎勵願意行動的人。
是不是也常常對自己說:「我不知道」、「我做不到」、「這太難了」?別擔心,你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其實,自我懷疑不只是壞事,它有時候能讓我們逃避風險、避免失敗,甚至換來關心和安慰。但長期下來,它會偷走你的成長機會,讓你停滯不前。懷疑自己是本能,但選擇相信自己,跳脫無助感的陷阱,才是通往更大可能性的鑰匙!
你會不會忍不住討好別人?明明不願意卻還是點頭答應?其實,害怕衝突、怕被討厭、從小被教導要「懂事」,這些都可能讓你不自覺地過度迎合。但討好不該是一種委屈自己的手段,關鍵在於找到界線,讓關係變得更健康!學會適時拒絕、問問自己「我願意嗎?」,接受別人的不滿是正常的,才能真正活得自在。
你以為的「負責」,可能只是無謂的揹鍋、拼命加班,甚至害怕犯錯不敢行動。真正的負責,是解決問題,而不是互相甩鍋;是有效分工,而不是硬撐到底;是學習成長,而不是害怕犯錯;是高效工作,而不是燃燒自己;是果斷決策,而不是討好所有人。搞懂這 5 件事,才能真正「負責」,不然只是「過勞」。
目標太大?計畫滿天飛但行動掛零?別怕,這篇文章告訴你——不求一步登天,先動起來再說! 透過職場實例,你會發現,小目標才是打怪升級的關鍵。業務開發?先撥3通電話再說。簡報不敢做?先練習說一句。學英文?先聽個5分鐘Podcast。別再等完美時機,從今天開始,讓自己每天多進步一點點!
我們常以為,只要夠努力,結果就會變好。但事實是,不是所有行動都能帶來改變。如果行動方式錯了,越努力可能越沒效果。這篇文章告訴你「行動三要三不要」:要有目標、要懂得調整、要從小行動開始;不要瞎忙、不要過度等待、不要害怕犯錯。職場成長、信任關係,都是透過行動換來的。與其等機會降臨,不如踏出第一步!
我們誤以為「標準高」代表追求卓越,但其實它更像是一場對失敗的逃避戰。我們害怕犯錯,害怕不夠完美,甚至覺得「如果做不到最好,那乾脆不要做」。這些想法可能來自過去的教育、外界期待,甚至是我們對掌控感的執著。但真正的成長,不是避免失敗,而是勇敢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世界不獎勵完美的人,而是獎勵願意行動的人。
是不是也常常對自己說:「我不知道」、「我做不到」、「這太難了」?別擔心,你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其實,自我懷疑不只是壞事,它有時候能讓我們逃避風險、避免失敗,甚至換來關心和安慰。但長期下來,它會偷走你的成長機會,讓你停滯不前。懷疑自己是本能,但選擇相信自己,跳脫無助感的陷阱,才是通往更大可能性的鑰匙!
你會不會忍不住討好別人?明明不願意卻還是點頭答應?其實,害怕衝突、怕被討厭、從小被教導要「懂事」,這些都可能讓你不自覺地過度迎合。但討好不該是一種委屈自己的手段,關鍵在於找到界線,讓關係變得更健康!學會適時拒絕、問問自己「我願意嗎?」,接受別人的不滿是正常的,才能真正活得自在。
你以為的「負責」,可能只是無謂的揹鍋、拼命加班,甚至害怕犯錯不敢行動。真正的負責,是解決問題,而不是互相甩鍋;是有效分工,而不是硬撐到底;是學習成長,而不是害怕犯錯;是高效工作,而不是燃燒自己;是果斷決策,而不是討好所有人。搞懂這 5 件事,才能真正「負責」,不然只是「過勞」。
目標太大?計畫滿天飛但行動掛零?別怕,這篇文章告訴你——不求一步登天,先動起來再說! 透過職場實例,你會發現,小目標才是打怪升級的關鍵。業務開發?先撥3通電話再說。簡報不敢做?先練習說一句。學英文?先聽個5分鐘Podcast。別再等完美時機,從今天開始,讓自己每天多進步一點點!
我們常以為,只要夠努力,結果就會變好。但事實是,不是所有行動都能帶來改變。如果行動方式錯了,越努力可能越沒效果。這篇文章告訴你「行動三要三不要」:要有目標、要懂得調整、要從小行動開始;不要瞎忙、不要過度等待、不要害怕犯錯。職場成長、信任關係,都是透過行動換來的。與其等機會降臨,不如踏出第一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所有事情要嘗試之後才會知道有沒有可行性,如果你害怕了、恐懼了,而沒有跨出那一步,那就永遠不會成功,但凡只要嘗試了,縱使結果不如意,你也會因為這個過程收穫滿滿!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人生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發性的發生,你想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將影嚮了事情的結果。 人就是這樣,總是要學會承受一些壓力和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有時靜下心來告訴自己。 有些時候,我們無法掌握一些我們想要否絕的事情,我們控制不了,然而事與願違也許讓心裡感到無奈,但是我們可以轉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沒有行動,成與敗都是沒有開始的兩個關卡。 在迷茫之中、在困惑之中、永遠不確定也不自信地的環境之中,我始終不敢開始。開始就意味著要前往成功或是失敗,得被界定平庸與才能,對於這些的害怕,我逐漸忘記了。 明明就是一頭熱就會不管不顧,不思考就直接行動的人,卻在長大的過程,卻在學會與擁有了更多可能之後,開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許多機會都稍縱即逝,一不留神就悄悄滑走。 若沒有好好掌握,可能會造成遺憾。 我天生處於較被動的型態, 因此在我眼前的命運似乎都被他人掌控著。 但這次的分組我決心改變。 他天資聰穎,刻苦耐勞,無時無刻不整書閱讀。 以前國中認識他時,他已是校排榜上數一數二倫魁的霸主,現在他更加精進,化學、
Thumbnail
其實,這樣子的想法似乎不太好,因為愈這樣想,就愈可能發生。
小的時候…總以為努力就能改變一切。 現在長大後發現…想改變一切真的很難~ 面對工作、面對生活、面對人際、… 我總是不斷砥勵自己,再撐一下、再努力一下、再試一下、… 但,不得不說…光靠意志是不夠的! 有些東西就是不能硬幹… 所以,有些時候你必須向自己妥協。 你必須承認自己就是不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所有事情要嘗試之後才會知道有沒有可行性,如果你害怕了、恐懼了,而沒有跨出那一步,那就永遠不會成功,但凡只要嘗試了,縱使結果不如意,你也會因為這個過程收穫滿滿!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人生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發性的發生,你想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將影嚮了事情的結果。 人就是這樣,總是要學會承受一些壓力和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明白一些道理,有時靜下心來告訴自己。 有些時候,我們無法掌握一些我們想要否絕的事情,我們控制不了,然而事與願違也許讓心裡感到無奈,但是我們可以轉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沒有行動,成與敗都是沒有開始的兩個關卡。 在迷茫之中、在困惑之中、永遠不確定也不自信地的環境之中,我始終不敢開始。開始就意味著要前往成功或是失敗,得被界定平庸與才能,對於這些的害怕,我逐漸忘記了。 明明就是一頭熱就會不管不顧,不思考就直接行動的人,卻在長大的過程,卻在學會與擁有了更多可能之後,開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許多機會都稍縱即逝,一不留神就悄悄滑走。 若沒有好好掌握,可能會造成遺憾。 我天生處於較被動的型態, 因此在我眼前的命運似乎都被他人掌控著。 但這次的分組我決心改變。 他天資聰穎,刻苦耐勞,無時無刻不整書閱讀。 以前國中認識他時,他已是校排榜上數一數二倫魁的霸主,現在他更加精進,化學、
Thumbnail
其實,這樣子的想法似乎不太好,因為愈這樣想,就愈可能發生。
小的時候…總以為努力就能改變一切。 現在長大後發現…想改變一切真的很難~ 面對工作、面對生活、面對人際、… 我總是不斷砥勵自己,再撐一下、再努力一下、再試一下、… 但,不得不說…光靠意志是不夠的! 有些東西就是不能硬幹… 所以,有些時候你必須向自己妥協。 你必須承認自己就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