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咕咕國 – 用虛構擲出真實的力量
By 安東尼。杜爾
譯者:施清真
時報出版
*結論先行,推薦!國際書展大家可以列入書單~
*杜爾其他三本書的心得連結置於文末
*平和的氣息*
先不提對於這故事的感受
想說就是不知為何閱讀這本<雲端咕咕國>時
我有一種…平和的感覺
雖然故事還是偏向哀傷 有許多生離死別、生命的無可奈何
一如杜爾以往的故事探討一些較為沈重的議題
但也許是一種感覺
他在寫一個他自己喜歡的文體、設定跟想說的
不再需要在乎什麼的感覺(?)
那種平和是從作者方發散出來的(不只是故事本身)
這本讀來跟之前的<拾貝人><記憶牆>跟<呼喚奇蹟的光>不太一樣
更本真 更自在
更有一種鬆弛感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
但就是很強烈
(不知道跟15年得到普利茲獎有沒有關係 ㄎ
總之 我是蠻羨慕的 那種氛圍)
*真實的部分*
回來故事本身
從五個角色的角度展開
(以下以她/他們生活的年代由離我們遠到近排列
安娜與歐米爾是同一個年代,生活在不同地方 ; 澤諾則是有他年少與老年,老年的時候與西蒙的時間線有交錯)
安娜:姊姊盲眼的刺繡女,偷書賣錢為了學習
歐米爾:被視為不祥的唇裂的男孩。有一對只聽他使喚的雙胞胎牛。
澤諾:從小就一直在追求認同的同志
西蒙:與單親媽媽過活的自閉兒,將貓頭鷹/自然視為忠友。
康絲坦斯:生活在太空艙中,遭遇傳染病的少女。
並由他/她們的故事串起第六個角色
尋找完美(光明希望)國度的,埃同
也就是故事中人所閱讀的故事
這次的內容依然有杜爾在意的人與自然的議題
西蒙與康斯坦斯代表著這塊
澤諾、安娜與歐米爾則是人的慾望的呈現,戰爭
以及在和光他人與做自己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兩個大議題中間依然存有細微卻不失亮光的人與自然之情
例如歐米爾與他的雙生公牛
(兩隻公牛的段落比許多段還要感動…)
「這對雙胞胎公牛似乎只是為了取悅歐米爾而拖拉,好像牠們只在乎他的意願,其他都不重要,也都無需了解;牠們使勁拖拉,只因為歐米爾想要牠們這麼做。」(p229)
康斯坦斯則是有兩個議題的交織
埃同亦算是
*虛構的部分*
杜爾的文筆一向非常優美
讓人知道用感性的筆
呼喚理性的回歸與壯大之
完全是有可能且有一定的力量的
他的故事不說教
卻會讓人一再反思其中的道理
例如自閉的西蒙為何想要炸掉圖書館
炸掉代表人類生命與文明之光的所在
他無法與他人共存
卻將貓頭鷹視為忠友
其自由的受迫讓他感同身受的感到痛苦與困惑
他是唯一與自然萬物共感之角色
(也讓我想到<困惑的心>的主角)
『(西蒙母親)「改變不容易,小傢伙,我知道,人生很艱苦,但我們還有房子,我們還有我們的庭院,我們還有彼此,對吧?」他閉上眼睛,瞧見忠友緩緩飛過寂寥荒蕪、無止無盡的停車場,無處可以獵食,無處可以停駐,無處可以休眠。』(p198-199)
而澤諾則是一再尋找自己在人類社會中要如何“被看”
從怕大家覺得他沒有戰爭英雄的父親勇敢
而跑去參戰
喜歡上另一個同時被俘虜的英國戰俘
卻又在對方相約要逃跑的時候退縮
戰後不停打聽 終於收到對方的回信
從美國去到遙遠彼岸的英國
卻在發現對方已有伴侶而又將愛意囚於心中
最終直到對方死去都未說出口
他這一生始終都在因為在乎他人的看法而錯過
(真的是在乎多的人活得累)
但在他生命的最後
做了一個從容而不錯過心的決定
我們都知道真正的勇敢不是毫不畏懼
而是像這樣一位一生都因為過於在乎他人
而錯失許多時機的人
卻在某一刻因為某個更宏大的原因
而順著自己的本心、原始的衝動
做了一回自己
或說理解了自己想要什麼
而西蒙,作為自然的代表
就是那個一再詰問人類真實、揭露虛假的角色
他某種程度殺死了、顯露了那個一生隱藏自己的
想被看見、被承認的澤諾的真性情
相對於澤諾
更早年代的安娜與歐米爾則更少選擇的自由了
他/她們生活在一個戰亂動盪的年代
被許多命運的不得已而推動
安娜只是一個小小的刺繡女
因為喜愛故事 而‘想辦法’學了不同語言
卻害了姊姊
但也因為這樣救贖了自己
也救贖了後面許多素未謀面的人
歐米爾則因為自己的兩頭公牛
而被沿途徵招的軍隊帶著到離家鄉千萬里遠的地方去
為一個未曾見過的人、他人的信仰而戰鬥
跟<呼喚奇蹟的光>的男女主角一樣
都是城牆內外兩個被命運擺弄的人
但這少這次
作者給了他們幸福的後半生
歐米爾出生就有嚴重的脣裂
被徵兵 失去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公牛
被推著走到很遠的地方
又僥倖回到家鄉(還帶回了相伴後半生的女孩)
他就像雲端咕咕國的埃同一樣
曾經起心動念想要找尋一個完美國度
卻不想再也回不了家
一路被變成不同動物
被獵殺 被歧視 被拋棄
最終在了解世界的真意後
自問完美的國度是否值得追尋?
而決定歸返
「有時他凝視他生的火,想起安娜跟他說過的故事,故事裡有個男人先是變成一隻驢,然後變成一隻魚,最後變成一隻烏鴉,他行遍大地、海洋、群星,尋找一個沒有苦難的理想國度,最後卻選擇回到自己的家,在他的牲畜之間度過餘生。」(p554.)
真要說
歐米爾是五個角色中相對少被故事影響的人
但他卻是活得最像故事中的人
*故事的力量*
在安娜坎坷的一生中
那本埃同尋找雲端咕咕國的故事
成為了她多次再也撐不下去的支撐
(甚至治癒了她發高燒的兒子)
故事中帶來的“希望”
就像從地獄仰望人間的遊魂
看見佛祖所垂下的那一條蜘蛛絲的反光
微弱卻力量強大的足以拉起一個人的整個人生
透過安娜與歐米爾
透過澤諾
杜爾告訴我們另一個他藏在人與自然
藏在人性慾望傾軋之下另一個想說的事
文學/故事看似無用的大用
如同被困在太空艙中的康斯坦斯的段落讓人思考
人類文明也許最後的光
都在這些看似無用的故事能不能保存下去了
「Repository……這個字的意思是居所,而文字和書本是回憶的居所,藏放著先人的回想。即使靈魂已經遠去,他們的回憶已經藉由文字和書冊而永駐……但是書跟人一樣難逃一死。」(p55.)
與安娜、歐米爾、澤諾一樣
康斯坦斯一開始的場景就是她在拼湊埃同的故事
透過爬梳雲端咕咕國的故事
帶出了安娜如何遇到這本書
書本為何支離破碎
澤諾為何翻譯這本書
西蒙又是怎樣加深了這本書的影響力
以及最後康斯坦斯如何因為解謎這本書
而看破了太空艙的秘密
每一個角色都與雲端咕咕國的故事有或深或淺的關係
如同你我
透過雲端咕咕國這本書
也或輕或重的被影響了那麼一點人生的軌跡
「如果故事講得夠精彩,只要故事一直持續下去,你就能逃出樊籠。」(p190)
「歌謠的內容其實無所謂。重要的是依然有人傳唱。」(p242.)
這就是杜爾想說的故事/文學的能量吧
也是我為何感受到他這次的鬆
也許是因為沒有太多複雜的野心
只是說了一個他想說的故事
似乎只是這麼簡單而已
卻更有穿透感
其實一千零一夜早早就告訴我們了
只要故事一直被建構
在真實的人生與世界傳頌
那虛構中的力量
就足以改變真實世界
*美是充滿想像*
杜爾的文筆一向非常非常優美
這在許多年前我第一次閱讀他的<拾貝人>時就印象深刻
直到現在我依然可以記得那些文字
所觸發我想像的畫面
奇幻、瑰麗卻又不脫真實
這次的故事同樣有許多段落很美
「牠(忠友貓頭鷹)看起來像是提煉一萬株樹木的靈魂的融合體。」(p103.)
「在伊卡利亞的高空,我的羽毛沾滿群星的塵埃。」(p361.)
「世界正在解凍,處處都是聲響。」(p443.)
杜爾的描繪
總在真實的自然的野性中
埋藏著充滿人性與人類的聯想
除了文筆之外
我也很喜歡他在最後揭開的梗
(以下段落有個雷,可能會降低閱讀結局的樂趣
不想要看的可以跳到最後)
===有雷===
===有雷===
===有雷===
在尋找<雲端咕咕國>的故事來源時
康斯坦斯所在的太空艙發生了傳染病
父親在將死之際將她單獨封到了太空艙中最安全的核心
(圖書館,也是中央電腦所在)
孤單的十歲小女孩
就在這個密閉空間中拼湊出埃同的故事
也因此發現了太空艙身世的秘密
原來所謂離開地球去往新的星球
根本是科技公司的假議題
從頭到尾
他/她們都在地球上
就這樣被囚禁在像是一個生態球的船艙中
兩個多世代
我個人很喜歡杜爾這個結尾
最終人類依然沒有找到新家園
我們始終離不開
也只能歸返於這個家 這顆星球
呼應了J.G.巴拉德說的
科幻故事不應探討外太空
應該是人性、是人心
我們不愛這塊土地
則我們無處可去
無處可返
*歸返*
回到最開始我講的
杜爾這次的“鬆”
大概是因為感受到他回到很原始的故事的樂趣
只是講一個很有真實力量的虛構故事
沒有特別要說什麼、藏什麼大道理
那道單純卻折閃許多顏色的光
讓人從閱讀中感受到了
我想作爲一位被喜歡、被期待的作家
能不管他人
寫自己想寫的文章
是一件幸福也不容易的事
<呼喚奇蹟的光>我自己覺得是讀得出杜爾的…野心
(不管是故事的擬定或是主題的選定)
也可以理解它為何會得獎
但私心比較
我更喜歡雲端這本書
它更純粹
更有許多年前我閱讀拾貝時的那種觸動
「他一直不忘初衷……即使他好累。」(p362.)
雖然全書近六百頁
但閱讀起來很順暢
不會拖沓
交錯的寫法也不讓人疑惑
沒有刻意要用“命運”的巧合將所有角色串在一起
推薦
當然更推薦<拾貝人>
註:發現施老師翻的書都剛好是我喜歡的
P30. 既然可以去到那裡,我何必待在這裡。
P168. 對一樣東西的懼怕……會比那樣東西本身更有威力。
P279. 只要你蹲在溝邊夠久,始終會有東西帶給你驚喜。
P444. 人類的種種瘋狂行徑之中,雷克斯曾跟他說,最謙卑、最高尚的莫過於試圖翻譯一種已經伕失的語言。我們不知道古希臘人說話聽起來如何;我們幾乎無法把他們的詞彙對應我們的詞彙;打從一開始,我們就注定會失敗。但在嘗試的過程中,當克斯說,我們試著拖拉某個詞彙橫越時光之河,把它從幽暗的過往帶進我們的時代、我們的語言。這種徒勞無功的努力,他說,卻是最愉悅的傻事。
P542. 一個孩子把原來的句子劃掉,然後以龍飛鳳舞的字跡在頁張的邊緣寫下埃同的新台詞:「這樣的世界就夠好了。」
P554. 忘卻,他漸漸習知,世界就是借此自行癒合。
P566. 人類很複雜。對許多你心愛的事情而言,如今或許已經太遲。但不是每一件事都錯過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