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這一次參訪,是上學期修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課的教授,
協助我和學長S向會所聯繫而有的難得機會
非常感謝教授~
更要感謝心樂活會所的所有會員和職員,願意讓我們進入會所參訪
學習與體驗到非常多寶貴的工作方法
非常非常感謝會所的大家!
也謝謝積極的自己和學長S
在寒假還有參訪機會,真的太棒了~
會將這次參訪寫成文章是希望能夠紀錄與分享個人對於會所的體驗經驗
同時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會所是什麼
推廣會所的工作方法
也希望藉由文章,回饋我的想法與心得給會所的大家!
也要提醒一點,每間會所的氣氛和組成不盡相同
這一次參訪的會所是心樂活會所喔~
不能代表其他會所的經驗和狀況!
我並不是專業的社工師,更不是精神疾病領域的專家
這篇文章單純是我個人所見所聞的紀錄與分享
如果有疑問,歡迎留言~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點開補充資料或資料來源來閱讀
如果想要專業的對談,請找相關專業人士喔~
日出,代表著希望和溫暖
就如同心樂活會所帶給我的感受
像家一樣的氣氛、能夠自由選擇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
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在課堂上,教授有播放美國會所的介紹影片
深刻的印象是每一位會員都穿著西裝和禮服
所以我去會所前也做了很多打扮,高跟鞋、化妝、洋裝、貝雷帽...
盛裝出席會所的活動
一進到會所,才發現沒有人穿著禮服
反而是輕鬆且舒適的服裝居多!
氣氛非常緩和,也很溫暖
職員在門口迎接我們
向我們介紹會所的公開資訊
會員守則、本月菜單、獎狀、宣傳小冊子
進到會所後,我看到至少四面大白板
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工作事項
職員告訴我們,這些工作都是會員自主選擇並獨立完成工作內容
其中有一面白板,寫著個人計畫
職員回答我,那是會員可以向職員提出自己想要完成的計畫
並將計畫中的任務時間軸寫在白板上
不僅是作為提醒,更是讓會員彼此激勵的方法
我和學長S到會所是早上九點,
進來的會員,都很自然的找到位子,並自在的打招呼
自由地做著自己想要做的事,可能是打字、看手機、閱讀、休息
就像在「家」,沒有其他人強制安排了事情給會員做
一切都是自發的
我們來到會所的廚房,簡直驚呆了!
非常乾淨,所有東西井然有序的放好
一點都不像要煮出至少15人份餐點的廚房
乾淨的像大賣場的展示間
看完整個會所的空間後,我們參與了早晨的會議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在這裡要先澄清,傳統機構化的管理有其優點和必要
並不是提倡要全面變成會所的制度
而是分享會所給予會員自由選擇的空間
而自由選擇對於會員的重要性與影響
在過去,參訪精神疾病的機構時
會看到很大一疊不能帶的東西,舉凡刀叉、繩子、甚至不能穿有鞋帶的鞋子
還有每區都會有兩道門,需要刷卡才能進入,也會規範能進出的區域
這是為了安全的考量
在會所,並沒有這樣的規定
反而可以在廚房看到可以自由取用的刀具
還有可以自由進出的空間
會所很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所有事務皆由會員共同決定
所以中午吃的飯菜、要添購的東西、旅遊、課程內容
都是會員和職員一起開會討論
有既定的過程和固定的時間
我是分配到餐飲組(另外還有行政組)體驗開會的過程
整個過程很流暢,每個人都很積極的討論和提問
早上的會議是要決定中午餐食的工作分配
流程是先看有沒有人自願擔任主持人
如果沒有就擲骰子決定
主持人會負責控制流程和時間
開會前會事先把所有工作列出來
接著餐飲組的會員和職員會一個一個認領工作
我印象很深刻,每一樣工作都有人自發的去認領
而且執行上也很積極,合作無間
大家都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到最好
我們在最後結尾問大家是怎麼有這樣的動力去完成
因為是我自己選擇的,我會負責把工作做好!
這是會員告訴我的答案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分配完工作後,我和會員一起去買菜
買完回來再一起煮飯
過程有很多討論和合作
會員在使用刀具、火爐也都很上手並注意安全
職員常說:你自己決定好就好
要加入心樂活會所
需要年滿18歲
參與5天的工作日後
可以加入會員
就能擁有永久的會籍
學長S詢問如果有會員比較少來到會所
或有別的人生安排,而長時間離開會所
這樣會不會浪費資源和空間?
職員回答我們:
不論今天會員是復元或是有別的人生安排,
我們都想要讓他知道,
不論如何,都能在會所找到自己的位子
職員也特別強調
復元的會員對於會所是很重要的動力
因為可以分享經驗給其他會員
鼓勵其他正在復元路上的會員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會所的所有會員都能和職員討論進行個人計畫
這是其他機構化的場域很難做到的事情
因為差異性極大,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更多
但正因為是個人的計畫
更加符合每個會員的特性
也會更有動力去完成
就像登山
每個人的路徑不同
有人喜歡爬階梯、有人喜歡坡道、有人喜歡另闢蹊徑
不論如何,會所都歡迎會員提出
職員會是陪伴前進的助力
這一份支持而不強迫的力量非常強大!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在極度自主、高度自由選擇的會所
不確定性是職員工作的挑戰之一
不知道會員會怎麼發展
但這也是這份工作有趣的地方
每天來到會所的人都不一樣
帶來的故事、帶來的經驗也都不同
彼此交織、互相合作
我看到職員一致的目標性
還有長久運行的工作方法
以及對會員的了解與照顧
是一份挑戰不小
但有趣的助人工作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心樂活會所就像一座山,穩定地存在
給予會員支持與陪伴
會員就像樹,每個人選擇自己的生長方向
但這片土地(會所)始終提供養分與庇護
復元的過程不是線性的,而是像登山一樣
有時會遇到雲霧,有時會見到陽光
但重要的是,有一條能讓我們安心前行的路
這趟參訪讓我看見了一種不同的可能
也讓我更清楚自己未來在社工實務中想要實踐的方向
我開始思考
我們如何在社工實務中,賦予服務對象更多選擇?
傳統的機構模式,很多時候剝奪了個案的決策權
但會所模式證明了「選擇」可以成為復元的強大動力
在未來的工作中
我希望學習如何讓服務對象更自主地參與自己的計畫,而非單純接受安排
會所提供的「自由選擇」與「歸屬感」
比傳統精神機構更能促進復元
因為真正的支持來自選擇與參與,而非單純的控制與照顧
Creal & 這座山岳,讓每棵樹自由生長——心樂活會所與你同行復元之路
最後的最後
想要再次感謝心樂活會所讓我們得以參與一天的工作日
謝謝老師協助接洽
一天的工作日
讓我收穫良多!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讚追蹤分享喔~
以下也有補充資料!歡迎點開閱讀
那就下篇文章見嘍~
「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懶人包
By社會安全網
會所 / 不會所,我們要的是什麼生活?
By陳秋慧(伊甸基金會真福之家職員)
於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