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 Deutsch Kurse bei Universität München (DKFA) DSH考試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網路上關於這間語言學校的DSH測驗資訊較少,趁我記憶還清楚的時候寫下來供大家參考。

報名:

DKFA的DSH分為內部(interne)和外部(externe),內部DSH僅接受正參與DKFA課程的學生報名(不是正在上考試準備班或C1.2最高級班也可以報名,例如我就是在C1.1課程期間報名的),外部則開放給所有人報名,因此相較之下外部考試名額較搶手。

我是報名interne的,報名費當時是100歐。但不確定如果不是語言班的學生是否也是這個價錢。不過跟TestDaF比起來已經非常佛心了,值得推薦。

背景:

我是高中畢業的暑假開始學德文,之後在大學的德文課學到了A2.2,並同時請家教補習,考過了歌德B1。趁著來德國交換的期間,去DKFA語言班上密集班,除了在德語環境效果較好之外,因為DKFA屬於慕尼黑大學(LMU)旗下,如果是交換或就讀慕尼黑地區的大學(TUM/LMU/HM/HMTM…)還可以享語言班學費7折左右的優惠。最後我在語言班從B2.2上到了C1.1後去考DSH後通過了DSH 2。

考試流程:

考試分為手寫和口說部分,兩者分兩天進行,通常口說部分會在手寫部分後2–3天內舉行。我報名的手寫場次為12/16(五),口說時間在12/21(三)。

手寫部分順序為:聽力➡️寫作➡️閱讀+文法

聽力:

只有一篇文章要聽。開始前會拿到一張試卷+三張筆記紙。再開始念題目之前會有五分鐘的時間可以讀題目,可以根據題目在筆記紙上先擬好筆記的大綱。

聽力文章會由監考人員念出,總共念兩遍。這次考試分配到的監考人員稍微有Bayern的口音,但不會到因為口音聽不懂的程度。語速相較Mit Erfolg zur DSH書內的音檔還要慢。基本上不會有因為語速太快聽不懂的問題,會聽不懂的基本上都是生字。

DKFA的DSH考試允許答題時使用題目中的句子,並不要求一定要換句話說。但上課時語言班老師有提到,如果不清楚題目的單字的意思或用法不要輕易地照抄用在回答上,改考卷很常看到因為這樣答案錯誤學生。另外在不影響閱讀理解的前提下,聽力部分的回答中的文法錯誤不會扣分。

題目中必定會有一題要求考生wiedergeben特定段落。這裡需要盡量將所有的細節都筆記起來,再寫成一篇連貫的文章,但稍有遺漏細節還是能通過。在這個段落開始前,監考人員會口頭提醒以下的內容是需要wiedergeben的部分。這部分不一定會是最後一題,因此監考人員念完之後還不能馬上開始寫文章,而是必須在聽力文章結束後再根據自己的筆記作答寫成文章。個人認為如果手寫速度夠快,可以盡量將文章的整句話記下來。如果做不到則盡量重點要記到。雖然理論上整句照抄分數比較低,但在口語的速度下,重寫的句子難免會有自己加入的成分,因此實際考試時很少會有跟原本文章太像的問題。

口說:

DSH的口說是和手寫部分分開考的,需要手寫部分有通過(至少DSH 1)才會被邀請到口說考試。我的口說考場一樣在DKFA的教室。當天早上可以透過電話或親自到DKFA的辦公室選擇口試的時段。但如果想要某個特定時間,建議早點到現場排隊。

輪到你的時段後,會被引導到準備室,根據你之前報名DSH填的"未來希望就讀的專業"以及考場人員會再問你一遍,可以選擇文章的主題。我選擇機器人相關,但這邊建議可以選自然或基礎學科,這個學科選擇並不會影響你之後可以用這個DSH申請哪些專業,但物理/化學/數學這種基礎學科比較容易出現你已經知道的內容,這樣閱讀上比較容易。有五分鐘可以閱讀+作筆記,期間可以查字典(字典要自己準備,只能是德德字典),五分鐘到後文章本身會被收走,你身上只有你剛剛做的筆記。文章難度大概跟閱讀的文章差不多難,但長度以五分鐘來說偏長。

準備時間結束後就會被叫到樓上口說考場,裡面會有兩位DKFA的教師作為考官。通常一開始都會是聊天,有可能是small talk或自我介紹或討論未來想讀什麼科系,之後考官會結合自我介紹和文章中的內容問問題。如果選擇理工內容,建議可以在某些外來語或專有詞彙上稍加著墨。因為考官通常是文學或教育背景,並且文章他們也是第一次讀,所以稍加簡單的解釋不僅可以使回答更充實,也可以確保考官了解你的回答。例如我在回答時用了coding這個詞,因為大學內大家通常都用coding而不是programmieren,考官就請我解釋什麼是coding。我就再解釋說code是一種對機器下令和溝通的方式。

口說部分不需要太緊張,因為能夠進入口說環節通常考官不會刁難。我們這一梯次有進入口說環節的有超過30人,應該只有一人拿到DSH 1。語速不用太快,首先確保動詞位置放對以及常用的講法不要講錯,形容詞詞尾變化偶爾錯誤無傷大雅。

閱讀+文法:

閱讀應該對台灣考生來說算最穩定和好拿分的項目,內容基本就如同模擬考那樣,沒有太大的差異,考前也會有很多的練習機會,這邊就不細述。

如果跟著DKFA的語言班上課和練習,那必考部分的文法幾乎都會複習到滾瓜爛熟,同樣的文法在每個級數都會反覆出現。課間就會有許多練習,課後也會有作業練習,老師也會提示這部分的文法必定會在考試中出現,千萬要保握住這最好拿分的部分。

寫作:

寫作算是我的罩門。這個部分也就只能多練習。寫的內容和長度根據我和同批次考生的比較,在合理範圍內似乎對評分的影響不大。但需要注意通常的寫作練習只會有一個題目,但DSH考試會有兩個題目,而且必須寫在同一篇文章內。第一題通常會是圖表描述+議論,必須選擇支持或反對並給出理由和經驗/事例,第二題是圖表中的一個元素的討論。個人覺得這樣的編排非常奇怪,但也只能想辦法把第一題和第二題串接再一起。

圖表描述不需要描述太多也不一定要提到確切數字,反而比較需要提到數字變化的趨勢,因此相關片語要記幾個可以使用。而議論的通常架構是:

  1. 開頭+題目的簡介
  2. 正反派的想法(這邊建議可以把你支持的放後面。如果你支持這個題目,那就先寫反對的看法再寫支持的,這樣文章比較通順。例如:某些人認為成長中使用3C是對兒童視力是有害的,但也有些人認為3C可以擴展兒童的世界觀,我支持兒童使用3C,因為...)
  3. 你的看法+經驗或聽到的實際案例(通常是先寫看法再引申到經驗或案例)
  4. 結尾(可以快速的總結最重要的論點,但不要再加入新的論點。所有論點應該之前就要提到)

其他:

考試時可以吃東西,所以如果你是動腦會餓的類型,可以帶點香蕉/甜食之類的進去。

手寫部分我是在LMU的教室考的,裡面暖氣非常強,我帶進去的巧克力甚至都有點軟掉。因此建議採洋蔥穿法,以免考到一半太熱或太冷。

DKFA的DSH考古題網路上幾乎沒有,只有DKFA自己提供的一份例題,但沒有答案。我自己買了Klett的Mit Erfolg zur DSH來練習,但個人感覺跟DKFA的DSH相似度不高,拿來加強德文可以,但如果是想針對DKFA的題目練習則沒什麼效果。

如果是在DKFA上語言班並打算在DKFA考試的話,推薦可以C1.1末期就去考考看。根據我的經驗,其實C1.1課堂間的小考都可以拿到3以上的話,那要考過DSH 2幾乎沒有問題,甚至也有人可以拿到DSH 3。如果在C1.1沒考過也不用擔心,C1.2課程中考前會給很多回的考古題,因此又可以更針對DSH練習,考過的機率也就更高。

最後如果覺得DKFA的DSH太難,也可以試試看HM(Hochschule München)的DSH考試。根據小道消息是DKFA在全德國算偏難,而HM的考試比較簡單。身邊有朋友是DKFA的DSH只拿到DSH 1(幾乎等於沒過,因為大部分德國大學要求至少DSH 2),但去HM就考過了DSH 2。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