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投資分析:2024年財報與未來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關鍵風險:交付量下滑、政策變動、競爭加劇、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度

一、投資摘要與近期利空消息


交付量首次年度下滑

• 2024 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 179 萬輛,較 2023 年的 180 萬輛小幅下滑,為自 2015 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交付下滑。

• 主要受整體高利率環境、經濟不確定性及競爭加劇影響,亦顯示特斯拉在核心車型(Model 3、Model Y)進入相對成熟期後的成長壓力。


競爭與產品週期壓力

• 中國市場:比亞迪等本土車企在中低端電動車型快速滲透,性價比競爭激烈。

• 歐美市場:傳統車廠(通用、福特)陸續釋出多款電動車,定價與補貼靈活;歐洲地區的補貼退坡亦削弱特斯拉價格優勢。


政策風險升溫

• 加州電動車補貼調整可能排除特斯拉,導致單日股價重挫 3.96%,市值蒸發約 1.46 兆新台幣。

• 川普政府對聯邦稅收抵免 (7,500 美元) 的潛在取消,若落實將打擊特斯拉在美國的銷售增長預期。


自動駕駛與新技術應用推進緩慢

• 2024 年 10 月發表 Cybercab 自動駕駛概念車,缺乏量產與定價細節,令市場對短期營收貢獻產生疑慮。

• 全自動駕駛 (FSD) 的落地與法規審批速度仍不確定,投資人對其商業模式與安全合規性保持觀望,盤前一度令股價下跌 5.8%。




二、2024 Q4 財報與電話會議要點



以下為特斯拉 2024 年第 4 季度電話會議中,管理層分享的核心資訊:


1. 財務與營運表現


交付與產量

•2024 年,特斯拉生產了約 1,773,000 輛 消費車輛,並交付了約 1,789,000 輛 消費車輛

•Q4 年化交付率已接近 200 萬輛,但年度總量小幅下降至 179 萬輛。

• Model Y 仍為 2024 年全球最暢銷車款之一(不分動力類型),但需求成長放緩趨勢明顯。

利潤率與成本

• 汽車業務毛利率因降價、促銷以及 FSD 收益認列時點而下滑,但每輛車製造成本持續壓低至約 3.5 萬美元以下。

• 研發支出因 AI 與 FSD 團隊擴編而顯著增加;預計 2025 年仍維持高水準投資以支援自動駕駛、機器人(Optimus)等專案。



2. 未來車型與重點計畫


新款 Model Y

• 全廠同步升級生產線,預計在 Q1 有短暫停線影響,之後產量可望快速回升。

平價車款與 Semi 卡車

• 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平價車型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推出,Semi 在 Reno 工廠已進行高量化生產準備,2026 年初達到量產爬升。

Optimus 人形機器人

• 2025 年預期生產數千台,主要在特斯拉內部應用;2026 年開始大幅提高產量。管理層稱長期市場規模「遠超車輛營收」。


3. FSD(Full Self-Driving)與 AI 進展


無人監管 FSD

  • 計劃在 2025 年 6 月於美國德州奧斯汀小規模商業化上線,採用「Robotaxi」模式收費。
  • 預計逐步拓展至其他城市,但各州、各國法規進度存在不確定性。
  • 特斯拉正努力開發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目標是在美國境內實現廣泛應用。
  • FSD 的目標是達到遠超人類駕駛員的安全水平。
  • 預計在2024年底前,FSD將在美國多個地區推出。
  • 未來版本的FSD將採用純神經網絡,從光子到控制。
  • 特斯拉正在尋求比人類駕駛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 FSD在美國運行良好,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在其他地方也能很好地運行。

技術挑戰與安全

  • 管理層表示 FSD 安全表現明顯高於人類駕駛平均水準,但仍需確保重大事故風險趨近於零,才能大規模推廣。
  • 資本支出與研發成本持續攀升,將集中於 AI 訓練集群(Cortex)及機器人/自動駕駛感知系統。
  • 特斯拉從 XAI 的學習有助於推進完全自動駕駛。


4.第 4 季電話會議中,管理層提到可能帶來風險


  1. 電池產能限制(Battery Constraint)

• 馬斯克多次強調,目前公司最大限制在於電池產能不足,無論是車用還是儲能業務都需要大量電池。

• 若電池供應提升不及預期,會直接影響到電動車產量、儲能設備(Megapack、Powerwall)部署及營收成長。

  1. 工廠改線與產品大改款風險

• 例如本次全廠同步切換到新款 Model Y 生產線,短期內勢必造成停線與生產損失,導致當季產量或成本結構受到衝擊。

• 新車型(包含平價車型、Semi 等)或新技術量產時,都會面臨量產爬坡、供應鏈配合、產線調整等挑戰。

  1. 法規與地緣政治因素

• 不同地區對自動駕駛的審批流程與資料合規要求差異極大:

• 歐洲法規層級較複雜,需要層層提交與等待審批;

• 中國限制車輛所收集的影像資料出境,而美國又限制在中國進行 AI 訓練,對 FSD(Full Self-Driving)在全球落地進程造成一定阻力。

• 這些法規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可能使供應鏈受到衝擊,導致零組件或原料無法順利取得。

  1. 關稅與貿易不確定性

• 財務長(CFO)特別提及,若各國關稅政策變動或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可能影響特斯拉全球布局與成本結構,進而壓縮利潤。

  1. 自動駕駛風險與責任歸屬

• 若無人監管 FSD 在推廣初期出現事故,雖然馬斯克強調 FSD 已遠比人類駕駛更安全,但任何一起事故都容易被放大檢視,並可能引發大眾及主管機關的質疑與管制。

• 因此在推行無人監管 FSD 時需要非常謹慎,仍有風險在系統真實道路環境的表現與社會大眾接受度。

  1. 市場競爭與需求波動

• 在中國等競爭激烈的電動車市場,即使 Model Y 銷量表現很好,未來仍需持續保持技術與成本優勢。

• 若市場景氣或利率變動,消費者購買力或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也可能影響需求。

  1. 高額研發與資本支出

• 特斯拉雖然持續保持良好現金流,但也在加碼 AI(FSD、Optimus 機器人)等長期研發。

• 若研發時程或成果不如預期,可能拖累財務表現。

• 大規模投資同時意味著投資失誤或進度延宕時的沉沒成本風險。




三、財務評價與分析師預估


FactSet 數據 (2025/2)

raw-image

目標價:綜合多家券商,市場一致目標價約 400 美元,但對 EPS 高低估分歧頗大。

歷史 EPS 與毛利表現:2024 年實際 EPS 為 2.04 美元(較 2023 年的 4.30 美元明顯走低),顯示利潤空間下滑。


四、風險與機遇


1. 主要風險


政策面與補貼:加州電動車補貼調整、川普政府若撤銷稅收抵免,都可能衝擊美國銷售。

電池與供應鏈:產能擴充若不及預期,將進一步限制車輛或儲能系統(MegaPack、Powerwall)出貨。

市場競爭:中國與歐美多家車廠加碼價格戰,或將壓低特斯拉未來毛利率。

自動駕駛法規與安全:FSD 或 Robotaxi 一旦發生重大事故,公共輿論與法規嚴審恐抑制發展步伐。


2. 可能的上行催化劑


FSD 成果落地:若無人監管 FSD 在部分州/國家成功部署,並帶來顯著軟體訂閱收入,或可提振市場信心。

新車型成功切換:平價款與新 Model Y 若能大幅帶動交付量增長,或能抵銷利率與補貼變動的負面因素。

能源儲能業務:如能在全球多地推動大型儲能專案,將強化特斯拉多元營收結構。






五、投資建議與結論


• 短期內,由於交付量下滑、政策風險與競爭加劇,使特斯拉股價面臨一定壓力。

• 2024 年第 4 季電話會議中,管理層對於無人監管 FSD、Optimus 與 Semi 的未來定位仍相當樂觀,但落地時間與獲利貢獻存在不確定性。

• 在維持較高研發及資本支出下,若無法儘快重回交付量與獲利成長軌道,股價可能持續波動。


• 建議投資人密切關注:

  1. 美國補貼政策是否產生實質性變動
  2. 新車型量產與電池供應進度能否如預期兌現
  3. FSD 與 Robotaxi推出後的安全及法規面表現
  4. 特斯拉致力於提高年產量
  5. 將來會推出更多偉大的產品
  6. Roadster跑車正在開發中,設計已接近完成。
  7. 特斯拉正在開發一款更便宜的車型,預計將在明年上半年交付
  8. 預計在年底前獲得歐洲、中國等地 Tesla 監督式 FSD 的監管批准



raw-image


99tsla 99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史官Fong的小本本
317會員
134內容數
記錄市場韭菜在市場打滾看到的公開消息
史官Fong的小本本的其他內容
2025/03/22
市場【已經】充分定價,財報呈現【營收與毛利雙升的健康轉機】,後續重點在【HBM 擴產落地與 NAND 虧轉盈節奏能否如預期展開】。
2025/03/22
市場【已經】充分定價,財報呈現【營收與毛利雙升的健康轉機】,後續重點在【HBM 擴產落地與 NAND 虧轉盈節奏能否如預期展開】。
2025/02/17
ASML在2024年的表現超越預期,且展望2025及更長期均保持樂觀。但短期內由於收入認列方式、產品銷售組合調整及外部管制因素,部分指標可能出現與預期略有偏差的情況。
2025/02/17
ASML在2024年的表現超越預期,且展望2025及更長期均保持樂觀。但短期內由於收入認列方式、產品銷售組合調整及外部管制因素,部分指標可能出現與預期略有偏差的情況。
2025/02/10
Onsemi短期受中國電動車需求減緩、庫存調整等逆風影響,營收承壓,但長期看好電動車、工業自動化等趨勢。公司持續強化財務紀律,聚焦高毛利產品,並積極推進產能優化及矽碳化合物等戰略,目標維持長期53%毛利率。投資人宜關注中國車市回溫進度、公司產能利用率及新產品進展。
2025/02/10
Onsemi短期受中國電動車需求減緩、庫存調整等逆風影響,營收承壓,但長期看好電動車、工業自動化等趨勢。公司持續強化財務紀律,聚焦高毛利產品,並積極推進產能優化及矽碳化合物等戰略,目標維持長期53%毛利率。投資人宜關注中國車市回溫進度、公司產能利用率及新產品進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Tesla Q2 營收249億,高於預期的244.7億。毛利率則下降至低於預期的18.2%,週轉天數拉長至16天。但是市場不給面子當天就下跌5%,讓我們看看這間電動車龍頭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吧。
Thumbnail
Tesla Q2 營收249億,高於預期的244.7億。毛利率則下降至低於預期的18.2%,週轉天數拉長至16天。但是市場不給面子當天就下跌5%,讓我們看看這間電動車龍頭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吧。
Thumbnail
特斯拉在 4/19(三)公佈了 2023 的第一季財報 在 2022 Q4 - 2023 Q1 財報期間(1/25 - 4/19),股價從 $144.43 → $180.59,上漲了 25%(同期間 S&P 500 上漲 3%)
Thumbnail
特斯拉在 4/19(三)公佈了 2023 的第一季財報 在 2022 Q4 - 2023 Q1 財報期間(1/25 - 4/19),股價從 $144.43 → $180.59,上漲了 25%(同期間 S&P 500 上漲 3%)
Thumbnail
業務特斯拉公布23年第1季財報,營收符合預期,但是淨利及EPS表現微低於預期,毛利率更是因為降價而大幅衰退,並造成了市場的擔憂,股價隔天大跌反應。
Thumbnail
業務特斯拉公布23年第1季財報,營收符合預期,但是淨利及EPS表現微低於預期,毛利率更是因為降價而大幅衰退,並造成了市場的擔憂,股價隔天大跌反應。
Thumbnail
餵材料後,以下是AI對Tesla 2022第四季財報的看法,整理後: 根據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業績,市場對特斯拉2023年預計交付量達180萬輛的預測反應積極,比此前預估的增長了40%。根據較低的平均銷售價格和盈利能力。原材料通脹導致毛利率下降,但從長遠來看,特斯拉應該能夠通過利用較低的原材料價格和提高
Thumbnail
餵材料後,以下是AI對Tesla 2022第四季財報的看法,整理後: 根據特斯拉第四季度的業績,市場對特斯拉2023年預計交付量達180萬輛的預測反應積極,比此前預估的增長了40%。根據較低的平均銷售價格和盈利能力。原材料通脹導致毛利率下降,但從長遠來看,特斯拉應該能夠通過利用較低的原材料價格和提高
Thumbnail
特斯拉公布22年第四季財報,營收及EPS表現皆高於預期,而因為降價及補貼的關係,毛利率從前一年的30.6%降到25.9%,庫存天數也升高到13天,但也因此讓需求飆升,一掃需求疲弱的市場傳言,股價逆勢大漲。
Thumbnail
特斯拉公布22年第四季財報,營收及EPS表現皆高於預期,而因為降價及補貼的關係,毛利率從前一年的30.6%降到25.9%,庫存天數也升高到13天,但也因此讓需求飆升,一掃需求疲弱的市場傳言,股價逆勢大漲。
Thumbnail
特斯拉各車型在全球市場大降價,背後的思考是什麼?未來又該怎麼看待特斯拉的合理估值?
Thumbnail
特斯拉各車型在全球市場大降價,背後的思考是什麼?未來又該怎麼看待特斯拉的合理估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