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脫產該怎麼辦?黃鈺如律師淺談民法第244條詐害行為撤銷權

黃鈺如律師-avatar-img
發佈於創業實務分享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債務糾紛中,債權人往往會面臨債務人為避免清償債務而轉移財產的情形。針對此種行為,我國民法第244條規定了「詐害行為撤銷權」,以保護債權人之合法權益。本文以實務判決為例說明之。


一、案件事實概述

  1. 借款及保證契約
    • 全泥公司於96年至97年間,向原告借款三筆,總額達新臺幣1,100萬元。被告丙以連帶保證人身分,與原告訂立保證契約。
    • 97年起,全泥公司未依約還款,原告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並於98年確定債權。
  2. 財產移轉行為
    • 被告丙在97年6月30日,將名下四筆土地以「無償贈與」為由,移轉予其前夫乙,並於同年7月15日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
    • 原告認為此舉有害於其債權,依民法第244條訴請法院撤銷該贈與行為,並請求回復土地所有權。
  3. 被告的抗辯理由
    被告丙與乙提出抗辯,主張:
    • 當時全泥公司仍按期履行還款義務,因此原告對丙的債權尚未成立,不得主張撤銷權。
    • 系爭土地移轉係基於「借名登記契約」返還財產之行為,而非無償贈與,無損害原告之債權。
    • 被告丙把4筆土地轉給乙時,全泥公司還在按時還款,說明丙沒有故意要損害原告債權的意圖。
    • 全泥公司和其他連帶債務人是否真的沒有資產可清償,尚有待確認。

二、法院判決要點分析

法院審理後,駁回被告抗辯並認定原告訴求有理由,核准撤銷贈與行為。以下為法院判決的理由:

1. 債權之成立時間點

  • 法院認為,原告於借款及保證契約成立時即已成為債權人。根據民法第273條,連帶保證人與主債務人對債權人負有同一債務,因此連帶債務人於保證契約成立之日起,即成為原告之債務人,其與原告間之債權債務關係並非於債務人(全泥公司)未依約履行之日始發生。

2. 無償行為之判定

  • 雖被告主張該土地移轉係基於「借名登記契約」返還財產之義務,但法院查明土地移轉登記的原因登載為「夫妻贈與」,且被告未能舉證借名契約契約確實存在。

3.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僅需有害債權,債權人即可聲請法院撤銷之,債務人有無詐害債權人債權之主觀意思,在所不問

  • 依前揭民法第244 條第1 項之規定,債權人就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僅須該行為在客觀上有害及其債權之情形,即可行使撤銷權,此與同條第2 項規定撤銷債務人之有償行為時,尚須具備其他主觀要件之情形不同,因此無論被告丙將系爭4 筆土地贈與並移轉登記予被告乙之時,被告是否明知其所為乃有害原告債權之行為,並於主觀上有損害原告債權之意思,均不影響原告之撤銷權,是被告上開所辯,亦不足採。

4. 有害債權之認定

  • 法院查證,被告丙名下除已移轉的四筆土地外,僅剩其他不足以清償債務的財產(如已設定抵押權之土地、少量股票、汽車等)。
  • 被告的財產狀況無法滿足原告的債權需求,且該無償贈與行為已導致財產積極減少,造成債權履行困難。

5.原告之債權是否因尚有債務人之其他財產足供清償,而無撤銷被告間無償行為之必要?

被告丙既為系爭3筆借款之連帶保證人,原告即得任向主債務人全泥公司、被告丙或其他連帶保證人求償,且前開連帶債務人就各筆借款分別對原告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倘被告丙之無償行為有害及原告之債權,無論主債務人或其他連帶債務人有無資力清償,均不影響原告行使前開撤銷權,是主債務人全泥公司及其他連帶保證人是否尚有資力可供清償債務,即無審究之必要。



三、法律知識解析:詐害行為撤銷權(民法第244條)

1. 法條內容

  • 民法第244條
  1. 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2. 債務人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
  3. 債務人之行為非以財產為標的,或僅有害於以給付特定物為標的之債權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4. 債權人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銷原因者,不在此限。

2. 適用要件

債權人欲行使詐害行為撤銷權,須符合以下條件:

(1)債權存在

  • 債權人在撤銷行為發生時,已對債務人擁有有效債權。
  • 判決指出,連帶保證人即屬債務人,債權自保證契約成立時即已存在。

(2)無償行為或有償行為

  • 債務人如為無償行為(如贈與),債權人僅須證明該行為有害債權。
  • 若為有償行為,則需進一步證明受益人知悉該行為有損害債權。

(3)有害債權

  • 行為導致債務人財產減少或負擔增加,使債權難以實現。
  • 法院認為,被告丙○○財產已不足清償債務,因此移轉行為構成有害債權。

3. 效力

經法院裁定撤銷後,該法律行為自始無效,受益人必須將財產回復原狀。


四、結論

本案中,法院認定被告丙無償贈與土地之行為損害原告債權,准許撤銷。此案例提醒債權人,應密切關注債務人財產變動情況,必要時可透過法律途徑保全債權。此外,當事人如遇類似情況,應儘早尋求律師協助,以確保權益不受損害。


本所樂於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協助您保障合法權益。如需進一步了解或預約付費法律諮詢,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聯繫我們:

raw-image

黃鈺如律師資訊

| 預約法律諮詢 |

| 追蹤黃鈺如律師 |

祝福各位平安幸福,找到生活中的平靜!


avatar-img
70會員
75內容數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對於法律有更多的了解。 若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謝謝你。 https://buymeacoffee.com/hyrlawyer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鈺如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透過法院案例解析商業借貸契約中利息與違約金的法律規範,說明法定利率上限及違約金合理性判斷原則,並提供訂立借貸契約、保存證據及尋求法律協助等實務建議,協助讀者避免相關法律爭議。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聽過「債權憑證」。究竟債權憑證是什麼?債權憑證有什麼作用?債權憑證有時效嗎?多久該換發債權憑證呢?本文一一解答。
在《如何追討被積欠的貨款?(下)》文章中,曾簡單介紹支付命令的特色。今天這篇文章就詳細介紹支付命令。
在上一篇文章中,和大家介紹了關於追討貨款的時效、以及需要的證據。 接下來就和大家簡單說明如何採取法律行動進行追討。
經營事業時,除了「貨出得去」外,更重要的是「錢進得來」,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公司才能永續經營。如果公司不幸被客戶積欠貨款,到底要如何處理,才能收回貨款呢? 以下簡要和大家說明。
本文透過法院案例解析商業借貸契約中利息與違約金的法律規範,說明法定利率上限及違約金合理性判斷原則,並提供訂立借貸契約、保存證據及尋求法律協助等實務建議,協助讀者避免相關法律爭議。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聽過「債權憑證」。究竟債權憑證是什麼?債權憑證有什麼作用?債權憑證有時效嗎?多久該換發債權憑證呢?本文一一解答。
在《如何追討被積欠的貨款?(下)》文章中,曾簡單介紹支付命令的特色。今天這篇文章就詳細介紹支付命令。
在上一篇文章中,和大家介紹了關於追討貨款的時效、以及需要的證據。 接下來就和大家簡單說明如何採取法律行動進行追討。
經營事業時,除了「貨出得去」外,更重要的是「錢進得來」,擁有穩定的現金流,公司才能永續經營。如果公司不幸被客戶積欠貨款,到底要如何處理,才能收回貨款呢? 以下簡要和大家說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現代社會,債權人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確保債務人不會透過轉移財產來逃避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假扣押和假執行成為了債權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本文將說明假扣押與假執行的意義、操作流程及其在防止脫產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本票裁定算是我國很常見的裁定,而欠債追討本票債權時,不少債務人會處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或債務人為了清償債務而處分自己財產。這時候外觀上看起來好像是「脫產」,法律上就會有一個問題:債權人拿到本票裁定後,債務人處分一部分財產,這樣有刑責嗎?
Thumbnail
前言 民法侵權行為係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之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之一種,債務不履行固為債務人侵害債權之行為,性質上亦屬於侵權行為,而法律對於債務不履行既另設有規定,關於侵權行為規定於債務不履行自不適用。 是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時,債權人自得擇一行使,僅關於債務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若於
Thumbnail
法院查封通常是因為房屋所有者未能償還債務,如房貸、信貸、稅金或其他貸款與財務義務,導致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依法限制房屋的處分權。一旦房屋被查封,所有權人將無法處分或轉移該不動產。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有方法可以將查封解套嗎?該如何保護您的資產不被法拍呢?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欠債人的財產凍結方式以及如何提告「損害債權罪」,讓債務人受到刑罰的相關內容。另外,也解釋了假扣押、假處分和假執行三者的差異,並提供了相關的聲請方式。
Thumbnail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讓消費者能夠根據個人能力清理債務,使消費者經濟生活有更生機會。這篇文章介紹了條例的立法目的、適用對象、適用範圍,以及解決債務的機制,同時提供了選擇適合解決債務機制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會跟各位簡單來介紹 1.債務更生的由來 2.什麼身份可以辦債務更生 3.債務更生要還錢嗎 4.債務更生的優點與缺點 債務更生是什麼? 債務更生是消債條例中的更生程序,也是一種重建型之債務清理程序,在不變賣債務人財產的前提之下,讓債務人分期清償部分債務後,即可免責,協助債務人重建經濟生活
Thumbnail
債務糾紛是常見民事案件,但債務形成的原因眾多,但借錢容易拿回難,遇到債務人欠錢不還時,債權人該怎麼做呢?本篇文章的目的,在說明債務催收的流程,也有利債權人與律師溝通,了解如何利用法律保障自身權益。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在現代社會,債權人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確保債務人不會透過轉移財產來逃避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假扣押和假執行成為了債權人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工具。本文將說明假扣押與假執行的意義、操作流程及其在防止脫產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本票裁定算是我國很常見的裁定,而欠債追討本票債權時,不少債務人會處分自己的一部分財產,或債務人為了清償債務而處分自己財產。這時候外觀上看起來好像是「脫產」,法律上就會有一個問題:債權人拿到本票裁定後,債務人處分一部分財產,這樣有刑責嗎?
Thumbnail
前言 民法侵權行為係不法侵害他人權利之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之一種,債務不履行固為債務人侵害債權之行為,性質上亦屬於侵權行為,而法律對於債務不履行既另設有規定,關於侵權行為規定於債務不履行自不適用。 是侵權行為與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競合時,債權人自得擇一行使,僅關於債務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若於
Thumbnail
法院查封通常是因為房屋所有者未能償還債務,如房貸、信貸、稅金或其他貸款與財務義務,導致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依法限制房屋的處分權。一旦房屋被查封,所有權人將無法處分或轉移該不動產。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仍有方法可以將查封解套嗎?該如何保護您的資產不被法拍呢?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欠債人的財產凍結方式以及如何提告「損害債權罪」,讓債務人受到刑罰的相關內容。另外,也解釋了假扣押、假處分和假執行三者的差異,並提供了相關的聲請方式。
Thumbnail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讓消費者能夠根據個人能力清理債務,使消費者經濟生活有更生機會。這篇文章介紹了條例的立法目的、適用對象、適用範圍,以及解決債務的機制,同時提供了選擇適合解決債務機制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會跟各位簡單來介紹 1.債務更生的由來 2.什麼身份可以辦債務更生 3.債務更生要還錢嗎 4.債務更生的優點與缺點 債務更生是什麼? 債務更生是消債條例中的更生程序,也是一種重建型之債務清理程序,在不變賣債務人財產的前提之下,讓債務人分期清償部分債務後,即可免責,協助債務人重建經濟生活
Thumbnail
債務糾紛是常見民事案件,但債務形成的原因眾多,但借錢容易拿回難,遇到債務人欠錢不還時,債權人該怎麼做呢?本篇文章的目的,在說明債務催收的流程,也有利債權人與律師溝通,了解如何利用法律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