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自己就夠了》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們可曾想過,我們真的喜歡自己嗎?有好好善待自己嗎?


我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之下,而把自己活得很累!


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活好自己就好了,別太在意他人的眼光。


❤️在這世界上,有許多事真的可以算了


這世上許多事,我們常常認為應該為小孩規劃他們的人生,才不會讓他們遇上我們不樂見的事。


殊不知,這是剝奪孩子成長和學習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關鍵。


書上提到,孩子没有考上我期望的學校,在心中要學會告訴自己,他人不是為了我而活,所以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我們無法改變别人的作為,但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


願我們可以學會看淡許多事,不做一位內耗自己的人,重新喜歡自己就夠了。


❤️喜歡不完美的自己,接納全部的自己


許多時候,我們常喜歡把自己推向完美的境界,而把自己逼得太緊,而把自己活得很累,那是不夠喜歡自己。


書上提到,為了更愛自己,要能接受無法原諒對方的自己。


肯定那個能力不足、不夠成熟、不夠好的自己,即使有時覺得自己表現很不佳,也要學會原諒自己,這才是自愛的表現。


是的,我曾經是位凡事要求學生達到我標準的老師,總是想把每一位學生都教好的老師。


所以把自己當成超人,常讓自己都沒能好好休息,結果健康亮起紅燈了,才知該放下追求完美的自己。



我應該接受不夠完美的自己,有些孩子是需要時間,需要第三方的人,才能教會他,有時也需搭配天時地利等好時機,才能有轉機。



最後,我們有時會有感到心累的時候,記得先接受及接住現在做不好和做不到的自己,珍惜每一個會感到幸福的小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誠摯邀請大家閱讀這本《喜歡自己就夠了》的好書,讓我們愛我們自己,過上我們喜歡的日子。



📚感謝幸福文化《喜歡自己就夠了》這本書,讓自己成為喜歡自己的人。


#滕野智哉

#喜歡自己就夠了

#幸福文化

#珍妮老師真心推薦的好書

#2025第7本閱讀筆記

#珍妮閱讀筆記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石頭哥-avatar-img
2025/02/10
人,很奇怪,我們總是羡慕著別人的幸福...,我猜想也許過了某個門檻,就會發現:其實我自己,就是最棒的人,最幸福的人了。這時候體內分泌的幸福多巴胺也許會變多一點點吧!! 這時候的這個人,就會很愛自己疼惜自己,因為知道自己就是一道光了,妳就會看到他眼睛帶著光芒,朝著夢想持續前進著!
珍妮老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4
石頭哥 謝謝你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2/10
說得很對,自愛人愛,就像自助者,人助。✌
avatar-img
珍妮老師的沙龍
39會員
139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珍妮閱讀筆記坊粉專經營者 我是珍妮老師 熱愛閱讀 熱愛寫閱讀筆記 興趣是唱歌、看電影、畫畫、聊天……. 歡迎大家多跟我交流
珍妮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23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讀後感分享,探討如何正面看待生活中的挑戰與不如意,並以自身經驗和教學心得,闡述接納自己、微笑面對困境的重要性,鼓勵讀者成為自己人生的黑馬。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繪本《許願瓶》故事敘述索索兔將夢想裝進瓶子,與朋友們一起實現願望,過程中經歷夢想遺失與重拾希望,學習放下與轉身。故事適合親子共讀,也啟發大人重新思考夢想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篇關於黃大米《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得到與放下》的讀後感。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如何學習放下與和解。文章也包含一些書中金句,例如「不要花時間追究問題,要花時間解決問題」和「人生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最後,文章誠摯推薦這本書,並分享了閱讀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珍妮老師閱讀《喜歡自己就夠了》後的感想與心得分享,文中提及書中重要的概念,例如:不需活在別人的期待下,允許自己不完美,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鼓勵讀者學習愛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珍妮老師閱讀《喜歡自己就夠了》後的感想與心得分享,文中提及書中重要的概念,例如:不需活在別人的期待下,允許自己不完美,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鼓勵讀者學習愛自己。
Thumbnail
前陣子讀完的《討好自己就夠了》是比較偏向照顧自己,將專注力拉回到自身的內容,而這次趁著新年空檔時期讀完的這本《喜歡自己就夠了》則是偏向接納想要有所改變的自己。老實講,比起前者讀起來更是有感觸啊,因為作者寫出好多我這段時間很常鑽牛角尖與感到麻煩的事情。
Thumbnail
前陣子讀完的《討好自己就夠了》是比較偏向照顧自己,將專注力拉回到自身的內容,而這次趁著新年空檔時期讀完的這本《喜歡自己就夠了》則是偏向接納想要有所改變的自己。老實講,比起前者讀起來更是有感觸啊,因為作者寫出好多我這段時間很常鑽牛角尖與感到麻煩的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愛自己、接納不完美的人生,並從自身經驗和書籍《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要演繹完美的》出發,分享了作者對人生、愛情和減肥的看法。文章強調活在當下、拒絕內耗,並愛惜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愛自己、接納不完美的人生,並從自身經驗和書籍《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不是要演繹完美的》出發,分享了作者對人生、愛情和減肥的看法。文章強調活在當下、拒絕內耗,並愛惜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喜歡自己就夠了》的心得,並將書中觀點與自身兩次憂鬱症經驗連結,闡述接納自己、聆聽內心聲音的重要性。作者強調,改變應源於對自身的接納與喜愛,而非來自否定與壓力。文中穿插書中金句,並舉辦贈書活動,提高讀者參與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閱讀《喜歡自己就夠了》的心得,並將書中觀點與自身兩次憂鬱症經驗連結,闡述接納自己、聆聽內心聲音的重要性。作者強調,改變應源於對自身的接納與喜愛,而非來自否定與壓力。文中穿插書中金句,並舉辦贈書活動,提高讀者參與度。
Thumbnail
這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找回真正的自己,並學習愛自己。文章指出,許多人因為社會角色和他人期望而迷失自我,建議讀者擺脫對他人眼光的依賴,並學會享受當下,不再被各種「癮」所控制。愛自己並不是沒有條件的付出,而是接納真實的自己,原諒過去的傷害。最後,誠摯推薦讀者閱讀《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一書。
Thumbnail
這本書旨在幫助讀者找回真正的自己,並學習愛自己。文章指出,許多人因為社會角色和他人期望而迷失自我,建議讀者擺脫對他人眼光的依賴,並學會享受當下,不再被各種「癮」所控制。愛自己並不是沒有條件的付出,而是接納真實的自己,原諒過去的傷害。最後,誠摯推薦讀者閱讀《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一書。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愛自己來重養生命,每個人都能在成長中轉變,帶著理解與包容,跟隨內心真正的聲音去生活。內容鼓勵讀者重視心理健康,表達內心想法,並透過沉浸式生活來提升生活質量。此外,文章也介紹了一本書《把自己重養一遍》,邀請讀者探索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與找到幸福。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瞭如何透過愛自己來重養生命,每個人都能在成長中轉變,帶著理解與包容,跟隨內心真正的聲音去生活。內容鼓勵讀者重視心理健康,表達內心想法,並透過沉浸式生活來提升生活質量。此外,文章也介紹了一本書《把自己重養一遍》,邀請讀者探索如何重新認識自己與找到幸福。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愛自己,責備自己總是比較簡單。不允許負面、不允許逃避,有任何壞情緒出現,就是自己「不夠好」。然而彥菁和讀者分享他的解方,他是如何轉化這些情緒,慢慢變成現在的自己、珍惜自己,他說:「每個人都有傷疤,如此,我們才懂得如何愛人。」正視脆弱,擁抱恐懼,那一刻就有機會變得強大。
Thumbnail
什麼是愛自己?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愛自己,責備自己總是比較簡單。不允許負面、不允許逃避,有任何壞情緒出現,就是自己「不夠好」。然而彥菁和讀者分享他的解方,他是如何轉化這些情緒,慢慢變成現在的自己、珍惜自己,他說:「每個人都有傷疤,如此,我們才懂得如何愛人。」正視脆弱,擁抱恐懼,那一刻就有機會變得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