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02.08
**市場趨勢與投資布局。新春開盤大幅下挫後反彈,形成新強勢族群,如工具機、機器人、IPC工業電腦、光通軟體等。
*其中軟體表現最強,IPC近期表現突出,雖然之前就看好IPC的發展,但這一波沒有參與到,顯示投資時機掌握的重要性。
**AI運算成本下降與Edge Computing崛起。DeepSeek 帶來AI運算成本降低的兩大技術:MOE(Mixture of Experts)與MLA(Multi-Level Attention)。
*AI推論市場進入爆發期,Cloudflare(NET)等企業在Earnings Call中提及推論需求將大幅增加。
*Apple Intelligence目前採用GPT模型,但強調未來可接納不同供應商,甚至可能讓模型開發者為合作倒貼費用,如同Google需付費成為Safari預設搜尋引擎。
*AI模型正加速商品化,競爭加劇,市場將進一步壓縮模型開發利潤空間。
**Edge Computing需求上升,IPC成為焦點。
*工業電腦(IPC)因軌道運輸、醫療、企業機房等場域對於邊緣端AI運算的需求提升,成為資金關注對象。
*IPC具高毛利率,能滿足少量多樣的客製化需求,與OEM、ODM代工廠的大量生產的模式不同,部分大型代工廠甚至併購IPC公司以搶占市場。
*企業數據隱私需求提升,使內部部署AI伺服器需求增加,開源AI模型與本地推論可能成為主流。
**AI運算設備競爭加劇,NVIDIA GB10與消費級顯卡崛起。
*NVIDIA GB10推出,可能對IPC市場造成影響,價格約10萬台幣,提供高效能AI推論,能取代部分IPC解決方案。
*高階消費級顯卡(如RTX 5090)可以做為AI推論設備,非遊戲玩家也在使用顯卡進行AI運算。
*DeepSeek技術推動AI模型小型化,如果趨勢延續,AI推論甚至可直接運行於筆記型電腦內,不需額外伺服器。
**科技巨頭對AI伺服器的資本支出持續成長,Amazon(1050億美元)、Google(750億美元)、Meta(650億美元)、Microsoft(800億美元),皆未減緩擴張,仍積極投資AI與雲端基礎設施。
*AI運算成本下降並未減少CSP的資本支出,反而因用戶增加、流量擴張,促使CSP購買更多基礎運算設備。
*AI伺服器相關企業,短期業績不會受影響,甚至可能加速增長。
然而企業業績成長≠股價上漲,市場預期與評價調整影響更大。
*例如,過去IC載板三雄案例顯示,即使營收與EPS持續創高,股價可能提前回落,甚至在業績巔峰時股價已經腰斬。
*市場通常提前反應未來2-3年變化,AI伺服器相關企業即便業績強勁,股價仍可能因市場預期調整提前修正。
**因此目前必須留意AI硬體股的市場預期調整(Re-rate)。
*短期內CSP持續增加資本支出,有利於硬體設備廠商,但投資者不能僅憑短期Capex數據無限看多硬體股。
*如果財報公布後,受惠企業股價未能同步上漲,代表市場早已預期,未來業績稍有不及,股價可能面臨下修壓力。
**目前在美股的持倉以多單為主,未考慮放空,但已開始進行風控調整。
*持有超過一半軟體類股,硬體則配置部分芯片廠商與IC設計公司,如NVIDIA、Marvell、AVGO等。
*自DeepSeek事件後,已設定Trailing Stop(移動停損/停利單),並根據不同標的調整賣出比例,如部分標的設定賣20%、50%等。
**目前在台股的持股,主要配置供應鏈相關標的,如透鏡、網通、CPU相關類股,偏向IC設計領域,而非光通訊。
*避開過熱市場,選擇未受AI熱潮過度影響的標的,降低散戶資金湧入風險。
**市場情緒與交易風險控制。散戶資金大舉流入AI股,高盛報告顯示近期出現五年來最大散戶買盤,短期內市場可能回檔。
*川普政策變數,可能影響市場,例如關稅、審查等議題,可成為市場震盪的關鍵變因。
企業回購股票可能提供市場支撐,如果企業回購規模足夠大,可能抵銷散戶流入帶來的修正壓力。
**投資策略調整與汰弱留強。如果Amazon、Microsoft、Google股價長期走弱,可能非大幅Re-rate,股價雖然不容易大跌,但可能會是處於死錢狀態,需適時轉移資金至市場主流族群。
*彼得林區投資法則:砍掉雜草,灌溉鮮花,減碼表現疲弱標的,增持市場強勢族群。
*市場變數高,動態應對策略,目前將調整為更積極應變,根據市場變化快速調整持股結構。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2.08
**近期台股散熱族群資金撤出,顯示市場資金偏好正在轉移,應留意產業資金的re-rate估值重估現象。
*機器人概念股表現突出,即便有些公司尚未有明顯營收,股價已經反映市場的高度關注與資金流入。
*投資人需要注意市場交易主題,例如近期市場可能關注機器人、FSD(全自動駕駛)等議題,而不僅僅是單一公司的基本面。
**散熱族群,健康(散熱片龍頭),具有高技術門檻的Heat Spreader(熱傳導板),市場關注一詮可能搶占部分市占率,但健策仍是散熱產業的關鍵選手。
*奇鋐在伺服器領域的能見度極高,與健策同為高端散熱解決方案提供商。
*目前台股散熱族群資金有撤出的現象,雖然從長期來看仍有新的成長機會,但短期內可能面臨壓力。
**智邦,作為交換器龍頭,在AI伺服器領域已獲得大量訂單,過去幾季營運表現已經開始增長,未來營收成長值得期待。
*相較於散熱族群,智邦的成長動能可能更為強勁。
**特斯拉,市場焦點不只是交車數據,還包含FSD訂閱、機器人計畫(Optimus)、Dojo 訓練系統等。
*目前市場交易的不只是汽車本體,更多關注其自動駕駛與AI訓練模型的潛力。
*特斯拉在AI訓練領域的數據積累優勢,使其可能在未來推出更高價值的AI應用。
*投資人應關注資金流動方向,而非僅關注單一數據(如交車數據)。
*避免投資盲點。市場解讀可能與個人預期不同,例如特斯拉交車數據低於預期,但股價未受影響,可能因為市場早已消化該數據,或資金重點已轉移至其他成長領域。
*觀察族群漲跌來判斷市場風向,如果多檔同類股同步上漲,代表市場正關注該產業題材。
**市場交易主題的重要性。不應只關注個股本身,而是要觀察市場的主流交易邏輯。
*例如當AI軟體股全面上漲時,這可能是市場正在交易AI軟體的故事,而非僅僅是某家公司表現優異。
*市場關注焦點會變化,資金流動方向決定了股價的短期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