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在我的書單中一直沒少過,無家者、失學少年、漁工、移工、更生人,前幾天有朋友在噴死刑的立場,我是這樣看待:我們不可能希望身邊每一個朋友在每一個立場都跟自己一樣,如果只是因為其中一個立場不同就要絕交,那大概會沒朋友吧?舉例同樣反對死刑(或者贊成死刑)的人在其他議題的立場未必都一致吧?什麼是寸土不能讓的議題呢?每個人也未必都一樣吧?(我其實不太相信這世上有那麼多**普世價值**),再退一萬步講,我們並不需要對每一件事都有立場,畢竟不了解的事情要如何表達立場?
在這個大家都看不起新聞媒體的同時,還是有很多認真的媒體人,他們花好幾年的時間深入一個議題,但會花時間去看完一本,更別說看不同角度一系列完整了解一個議題的人也不多吧?如果我們只想用懶人包、圖卡三言兩語下結論,那又怎能怪記者不認真傻狗血下標題呢?
再退一萬步講,立場為什麼不能變?經歷與理解的過程會影響一個人的立場,人的立場真的有那麼堅定嗎?至少我自己是沒那麼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