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tPA 靜脈溶栓的 4.5 小時窗,該如何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的治療黃金時機極為重要,其中 組織型纖維溶解酶原活化劑(tP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是目前最有效的靜脈溶栓治療。根據臨床研究,tPA 在 發病 4.5 小時內給予 能顯著改善預後,降低殘疾率。然而,不是所有病人都適合 tPA,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決策,是急診醫師的關鍵任務。

本篇文章將探討:

tPA 的作用機制與治療時間窗

4.5 小時內的適應症與禁忌症

如何決定病人是否適合靜脈溶栓?

tPA 溶栓的併發症與處置

raw-image



🔹 1. tPA 溶栓的作用機制與時間窗

tPA(如 Alteplase, rt-PA)是一種血栓溶解劑,能夠活化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溶解動脈血栓,恢復腦部血流。但這項治療的效果與時間高度相關,越早施打效果越好,超過 4.5 小時後給予可能弊大於利。

⏳ 黃金治療時間

raw-image

📌 「Time is Brain!」→ 每延遲 15 分鐘,病人預後就會惡化!


🔹 2. 誰適合接受 tPA 溶栓?

根據 美國心臟協會(AHA)與美國腦中風學會(ASA) 的指引,tPA 的適應症與禁忌症如下:

✅ tPA 的適應症

病人符合以下條件即可考慮溶栓:

1️⃣ 發病時間 < 4.5 小時內

2️⃣ 臨床診斷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AIS),且症狀影響日常功能

3️⃣ CT 無明顯出血或大範圍梗塞跡象

4️⃣ 年齡 ≥ 18 歲



🔹 3. 誰不能接受 tPA?(tPA 禁忌症)

🔴 絕對禁忌症(絕不能使用)

📌 有以下任何一項,tPA 立即排除!

raw-image

📌 「CT 有出血、近期大出血、凝血異常、極端高血壓」= 禁用 tPA!


🔹 4. 3-4.5 小時內 tPA 施打的額外考量

3-4.5 小時區間內,tPA 仍可使用,但需額外考慮以下風險


🔸 年齡 > 80 歲(高齡者出血風險增加)

🔸 NIHSS(中風評分)> 25 分(大範圍中風,出血風險較高)

🔸 合併糖尿病 + 既往中風史(再中風風險高)

🔸 使用 DOAC(直接口服抗凝劑)但未停藥 > 48 小時


📌 若病人年齡高、病情重、合併糖尿病或使用抗凝藥,需謹慎評估 tPA 風險!


🔹 5. 如何決定病人是否適合靜脈溶栓?(tPA 決策流程)

疑似腦中風病人進入急診,立即啟動 Stroke Code


1️⃣ 確認發病時間是否 < 4.5 小時?(超過則排除 tPA)

2️⃣ 進行腦部 CT,確認是否無出血?(有出血則排除 tPA)

3️⃣ 評估禁忌症,如近期出血、凝血異常、高血壓等

4️⃣ 若符合條件,立即準備 tPA(Alteplase 0.9 mg/kg,最大劑量 90 mg)

5️⃣ 施打後監測 24 小時,避免出血併發症


📌 「tPA 在 4.5 小時內給越早,效果越好!」


🔹 6. tPA 溶栓的併發症與處理方式

🩸 主要併發症:顱內出血(ICH)

  • 施打 tPA 後 最嚴重的風險是顱內出血,發生率約 6%
  • 若病人出現 意識改變、血壓突然升高、頭痛加劇,需立即停藥並安排 CT

🛑 ICH 應對策略

🔸 立即停用 tPA

🔸 緊急腦部 CT 排除出血範圍

🔸 使用凝血劑逆轉 tPA 作用(如 Cryoprecipitate, Tranexamic Acid

🔸 控制血壓(目標 SBP < 140 mmHg)


📌 監測 24 小時內出血風險,若病人突然惡化,立即 CT 確認是否顱內出血!


🛑 結語:如何正確選擇 tPA?

tPA 必須在 4.5 小時內給予,越早施打效果越好!

先用 CT 排除出血性腦中風,確保病人符合適應症

3-4.5 小時內施打需謹慎評估年齡、糖尿病、中風史等風險

施打 tPA 後需密切監測 24 小時,防止顱內出血併發症


🚑 「缺血性腦中風 + 4.5 小時內發病 = 儘早考慮 tPA!」 🚑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急性腦中風(Stroke) 是全球主要的死亡與殘疾原因之一。在急診室,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區分 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IS) 與 出血性腦中風(Hemorrhagic Stroke, HS),因為兩者的治療完全不同。 本篇文章將探討: ✅ 腦中風的病理機制與臨床表現 ✅
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常見的危急狀況,當病人出現 低氧血症(Hypoxemia)或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時,如何選擇適當的氧氣治療模式至關重要。 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氧氣治療方式包括: ✅ 高流量鼻導管氧療(High-Flow Nasal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因 血栓阻塞肺動脈,導致 氣體交換障礙與右心衰竭 的急症。如果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嚴重 PE 可在數小時內導致猝死,死亡率可高達 30-50%。然而,PE 的臨床表現變異大,症狀可輕可重,如何在急診室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 PE,是每位醫療人員必
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室最常見的主訴之一,其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增惡期 與 氣喘(Asthma)重度發作 都是導致呼吸衰竭的高風險病因。如果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正確處理,病人可能發展成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
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 AD) 是最致命的急性胸痛之一,死亡率每小時增加 1%,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病人可能在數小時內死亡。根據研究,48 小時內未治療的死亡率高達 50%,因此快速診斷與分級治療至關重要。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主動脈剝離的機制與高風險族群 ✅ 如何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與壞死的緊急情況,若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治療,將導致心律不整、心衰竭,甚至死亡。研究顯示,發病 6 小時內是治療心肌梗塞的關鍵期,及早開通血管可顯著降低死亡率並保留心肌功能。 本篇文章將探討:
急性腦中風(Stroke) 是全球主要的死亡與殘疾原因之一。在急診室,最關鍵的第一步是區分 缺血性腦中風(Ischemic Stroke, IS) 與 出血性腦中風(Hemorrhagic Stroke, HS),因為兩者的治療完全不同。 本篇文章將探討: ✅ 腦中風的病理機制與臨床表現 ✅
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常見的危急狀況,當病人出現 低氧血症(Hypoxemia)或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時,如何選擇適當的氧氣治療模式至關重要。 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氧氣治療方式包括: ✅ 高流量鼻導管氧療(High-Flow Nasal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是因 血栓阻塞肺動脈,導致 氣體交換障礙與右心衰竭 的急症。如果未能及時診斷與治療,嚴重 PE 可在數小時內導致猝死,死亡率可高達 30-50%。然而,PE 的臨床表現變異大,症狀可輕可重,如何在急診室快速判斷病人是否有 PE,是每位醫療人員必
急性呼吸困難(Acute Dyspnea) 是急診室最常見的主訴之一,其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增惡期 與 氣喘(Asthma)重度發作 都是導致呼吸衰竭的高風險病因。如果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正確處理,病人可能發展成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RF)
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 AD) 是最致命的急性胸痛之一,死亡率每小時增加 1%,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病人可能在數小時內死亡。根據研究,48 小時內未治療的死亡率高達 50%,因此快速診斷與分級治療至關重要。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主動脈剝離的機制與高風險族群 ✅ 如何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與壞死的緊急情況,若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治療,將導致心律不整、心衰竭,甚至死亡。研究顯示,發病 6 小時內是治療心肌梗塞的關鍵期,及早開通血管可顯著降低死亡率並保留心肌功能。 本篇文章將探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偏頭痛、小中風、暫時性黑矇症、高血壓、糖尿病。 非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PPDR、PDR、乳頭靜脈炎(Papillophlebitis)。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CRAO、BRAO、CRVO、BRVO…等
Thumbnail
PSVT(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簡單說就是突發性的心悸,原因來自心臟多了一條不正常的"神經”,也就是說原來我從小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我卻不知道。     27歲時心悸發作135下/分鐘,以為是喝咖啡造成的,做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一切正常,什麼都檢查不出來。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下利後摸不到脈了,手腳溫度沒有回來,變的更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晬時,就是一周時,差不多二十四小時,一晝夜之後脈回頭了,手腳不冷回溫了,就還有一線生機,「脈不還者,死」,如果還是摸不到脈,代表心臟已經衰竭了,就救不回來了。話雖如此,還是可以用大劑量的「四逆湯」救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續上條辨,如果手足厥逆,但出現促脈,促脈是脈來急數有力而呈不規則間歇,屬陽脈。手腳逆冷不用四逆湯而用灸法,因為心跳已經很快了,再用四逆湯下去病人會受不了,脈促是陽氣內阻,而非陽虛,所以用灸以通其陽,不用生附溫經以助陽也。可以灸「關元」、「中脘」。
Thumbnail
分為兩種型態: 1.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導致腦細缺血。 2.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容易造成中風,最好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請心臟科醫師來說明!
Thumbnail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偏頭痛、小中風、暫時性黑矇症、高血壓、糖尿病。 非增值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PPDR、PDR、乳頭靜脈炎(Papillophlebitis)。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CRAO、BRAO、CRVO、BRVO…等
Thumbnail
PSVT(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簡單說就是突發性的心悸,原因來自心臟多了一條不正常的"神經”,也就是說原來我從小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但我卻不知道。     27歲時心悸發作135下/分鐘,以為是喝咖啡造成的,做過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一切正常,什麼都檢查不出來。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下利後摸不到脈了,手腳溫度沒有回來,變的更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晬時,就是一周時,差不多二十四小時,一晝夜之後脈回頭了,手腳不冷回溫了,就還有一線生機,「脈不還者,死」,如果還是摸不到脈,代表心臟已經衰竭了,就救不回來了。話雖如此,還是可以用大劑量的「四逆湯」救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續上條辨,如果手足厥逆,但出現促脈,促脈是脈來急數有力而呈不規則間歇,屬陽脈。手腳逆冷不用四逆湯而用灸法,因為心跳已經很快了,再用四逆湯下去病人會受不了,脈促是陽氣內阻,而非陽虛,所以用灸以通其陽,不用生附溫經以助陽也。可以灸「關元」、「中脘」。
Thumbnail
分為兩種型態: 1.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導致腦細缺血。 2.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
Thumbnail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高血壓可能跟腎臟有關!」李應湘醫師表示,「腎臟的功能不是只有排尿,它也是調控血壓的器官。某些患者的高血壓可以透過調控腎臟,而有效改善血壓的控制。歐洲高血壓學會、美國介入醫學會等皆已將高血壓導管治療列為控制高血壓的方式之一。」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心房顫動發作時可能沒有症狀,但是容易造成中風,最好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請心臟科醫師來說明!
Thumbnail
「有一位 40 歲的男士,因為左腰痛來到急診室。」林柏霖醫師表示,「檢查發現,居然是心房顫動造成的血栓流到腎動脈,而造成腎臟中風。」 經過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取出左腎動脈裡的血栓,成功保住了腎臟。為了避免心房顫動持續形成血栓導致嚴重併發症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