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心肌梗塞的 6 小時黃金時間——STEMI 與 NSTEMI

3.2 心肌梗塞的 6 小時黃金時間——STEMI 與 NSTEM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冠狀動脈阻塞導致心肌缺血與壞死的緊急情況,若未能在黃金時間內治療,將導致心律不整心衰竭,甚至死亡。研究顯示,發病 6 小時內是治療心肌梗塞的關鍵期,及早開通血管可顯著降低死亡率並保留心肌功能。

本篇文章將探討:

心肌梗塞的機制與區分 STEMI / NSTEMI

6 小時內的黃金治療策略(PCI vs. 溶栓)

STEMI vs. NSTEMI 的急診處置差異

raw-image




🔹 1. STEMI 與 NSTEMI 的區別

根據 心電圖(ECG)變化,急性心肌梗塞可分為:

1️⃣ STEMI(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 段抬高,代表完全阻塞,需要立即開通血管

2️⃣ NSTEMI(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 段未抬高,但心肌酵素上升,代表部分阻塞

raw-image

📌 STEMI 是急診醫學的超級緊急事件,需要在「黃金 6 小時」內打通血管!


🔹 2. 心肌梗塞的 6 小時黃金治療策略

治療時間就是心肌!每延遲 1 分鐘,心肌細胞將持續壞死

最佳治療策略:

🚨 STEMI 的治療時限

raw-image

🔹 3. STEMI 的緊急處置步驟

當懷疑 STEMI 時,需立刻啟動**「心肌梗塞救治流程」**(STEMI Code):

🛑 急診室 STEMI 處理步驟(DAPT + PCI)

第一步:立即給藥(MONA-B)

  • M(Morphine):減少心臟耗氧量
  • O(Oxygen):若 SpO₂ < 90%,給予氧氣
  • N(Nitroglycerin):降低心肌耗氧量,緩解疼痛
  • A(Aspirin)324 mg 咀嚼吞服,抑制血栓形成
  • B(Beta-blocker):減少心肌氧需求(若無禁忌)

第二步:決定是否立即 PCI

  • 若可於 90 分鐘內送至可執行 PCI 醫院 → 直接送心導管室
  • 若無法於 120 分鐘內完成 PCI30 分鐘內啟動溶栓治療

第三步:PCI 或溶栓後的抗血栓治療

  • 阿斯匹靈(Aspirin)+ Clopidogrel(Plavix)或 Ticagrelor
  • 低分子量肝素(Enoxaparin)或 Heparin

📌 💡 STEMI 黃金治療口訣:「DAPT + PCI,90 分鐘內開通血管!」


🔹 4. NSTEMI 的治療與處置差異

NSTEMI 雖然不像 STEMI 那樣緊急,但仍需適當治療以預防心肌進一步受損與併發症

NSTEMI 急診處置步驟

立即給予

  • Aspirin + Clopidogrel(雙重抗血小板治療, DAPT)
  • 抗凝治療(Heparin or Enoxaparin)
  • Beta-blocker(若無禁忌,如心衰竭、低血壓)

根據風險分層決定是否進行 PCI

  • 高風險 NSTEMI(如 GRACE Score > 140) → 建議 24-48 小時內進行 PCI
  • 低風險 NSTEMI → 可先藥物治療,再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介入治療

🔹 5. STEMI 與 NSTEMI 的關鍵治療差異

raw-image

📌 STEMI = 立即開通血管!NSTEMI = 先藥物控制,必要時安排 PCI!


🛑 結語:搶救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發病 6 小時內是心肌梗塞的「黃金治療時間」,STEMI 病人需在 90 分鐘內進行 PCI

NSTEMI 病人雖非立即危急,但仍需抗血栓治療與風險分層

掌握 STEMI 的緊急處置流程(MONA-B + DAPT + PCI),能顯著降低死亡率

「時間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在黃金 6 小時內開通血管,是拯救 STEMI 病人的關鍵! 🚑💔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19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
敗血症(Sepsis)是全身性感染與免疫失衡所導致的危及生命的狀態,即使成功出院,病人仍然面臨長期的免疫功能低下(Immunosuppression)與感染復發風險。研究顯示,敗血症倖存者在出院後 6 個月內的死亡率可高達 20-30%,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統持續受損,導致易感染與慢性炎症。 本篇文章
中風(腦血管意外, Stroke)是全球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倖存者經常面臨肢體無力、語言障礙、吞嚥困難、認知功能下降等後遺症。此外,高血壓是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血壓控制不佳,復發性中風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本篇文章將探討: ✅ 中風後復健的三大關鍵階段 ✅ 如何透過物理治療與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是全球最主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之一,即使患者成功接受治療並出院,仍然面臨二次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因此,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在心肌梗塞後的管理中至關重要,目標是降低再次發作的機率、預防心臟衰竭及改善患者長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