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新瘋|喬知之〈綠珠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初唐詩人喬知之,曾擔任朝廷官職,與著名詩人陳子昂交好。然而,他最廣為人知的,並非他的仕途或與文人間的往來,而是他與婢女——窈娘(或稱碧玉)之間的故事,以及相傳由他所創作的〈綠珠怨〉這首詩。


〈綠珠怨〉的版本非常多,且以現存最早的張鷟《朝野僉載》為據,詩歌如下:


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此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君家閨閣不曾難,常將歌舞借人看。意氣雄豪非分理,驕矜勢力橫相干。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袂傷鉛粉。百年離別在高樓,一代紅顏為君盡。



根據歷史記載,窈娘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擅長歌舞,並且博學多才,深受喬知之寵愛,以至於喬知之終生不娶。然而,武則天的姪子武承嗣因聽聞窈娘的美貌,強行將她納為己有,並拒絕歸還。喬知之心痛不已,於是寫下〈綠珠怨〉寄給窈娘。詩中的意象呼應了晉代石崇與美姬綠珠的故事,綠珠因遭權臣孫秀逼迫而跳樓殉情,窈娘讀完詩後,也選擇投井自盡。武承嗣於窈娘裙帶上發現這首詩,因而大怒,羅織罪名將喬知之誅殺,家產也被沒收。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產生兩點疑惑,一是喬知之如果真愛窈娘,為何要暗示她以綠珠作為榜樣,以死明志?二是窈娘將詩繫於裙帶間,豈不是陷喬知之於危難之中?兩人這般相愛相殺,簡直毫無道理,甚且便宜了豪取強奪的始作俑者。



然而,我們必須考量到唐人的手抄本文化。現存唐詩多經由文人手寫傳抄,過程中不乏好事者踵事增華。因此,把它視為集體記憶的一環,就能解釋其中矛盾。根據上面第一點疑惑,喬知之為何逼迫窈娘以綠珠為榜樣?事實上我們無法還原真相,歷史無法重來,然而在唐代文人的閱讀記憶中,西晉石崇為拒絕孫秀索求綠珠而釀禍,綠珠因此墜樓的故事,深植人心。唐人對於前朝典故相當熟捻,當窈娘事件發生時,他們很自然聯想到綠珠。也就是說,文人可能不清楚(或不在意)喬知之究竟寫了什麼詩給窈娘,只知道有一首詩,又因這故事跟綠珠有八十七分像,於是傳著傳著就變成〈綠珠怨〉了。現存〈綠珠怨〉的不同版本便顯示了這首詩在歷史流傳中不斷變化。


至於第二個問題,窈娘為何將詩繫於裙帶間,這不就留下證據了嗎?結詩於裙帶的情節古已有之,最著名的是《搜神記》中的韓憑夫婦。故事是這樣的:韓憑娶了美麗的何氏,卻被宋康王強行奪走。韓憑憤恨不已,康王將他囚禁並判為苦役犯。何氏偷偷寫信給韓憑,暗示二人再無相見之日,韓憑絕望之下選擇自盡。何氏悲痛欲絕,設法腐蝕衣物,隨康王登高臺後縱身跳下。侍從試圖挽救,卻因衣物破損未能抓住。何氏在結於裙帶的遺書中,請求與韓憑合葬,康王拒絕,將二人分開埋葬。不久,兩座墳墓上各長出大樹,樹幹彎曲相擁,根交於下,枝錯於上,並有一對鴛鴦日夜棲息,悲鳴不去。百姓感念此情,將其稱為「相思樹」。換言之,結詩於裙帶的情節,反映的是經典文學的傳衍。


由此,我們會發現,文學記憶的形成往往是集體的產物,並非單靠詩人的原始創作。儘管故事邏輯以今人的觀點來看,不盡如人意,卻無礙於它的流傳。尤其,窈娘的悲劇並非唐代唯一類似的故事,為何喬知之與〈綠珠怨〉能夠長存於歷史記憶中?原因在於詩歌的力量。文學史上,許多事件之所以得以流傳,往往不是因為單純的歷史敘述,而是因為詩歌賦予了故事更深層的情感與象徵。換言之,從文學角度來看,窈娘的故事與〈綠珠怨〉的流傳,展現了詩歌與敘事的雙重力量。一方面,它是一首優美的詩歌,以綠珠的典故來暗示窈娘的命運,讓詩歌本身成為一種情感的投射。另一方面,詩歌的內容也影響了歷史敘述,使得後人對喬知之與窈娘的印象,幾乎完全被這首詩所塑造。


〈綠珠怨〉的故事告訴我們,詩歌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記憶的媒介。當歷史事件與詩歌結合,故事便能夠跨越時空,被不同時代的人重新詮釋與理解。喬知之的這首詩,雖然可能經過後人修改與演繹,但它仍然能夠喚起我們對於權力、愛情與悲劇的深刻共鳴。♠

--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聯絡(elleraychang@gmail.com),謝謝!







avatar-img
8會員
18內容數
這個平台以文學、身心靈、寵物及個人見聞為主。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故事,也有嘈嘈切切的個人私語,歡迎讀享、佐茶、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ller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被騙的經驗嗎?這裡指的不是金錢,而是情感或時間成本。可能是對方一句不經意的話,我們卻信以為真,錯付真心,滿腔期待,最後傷心懊惱。這裡面的情緒,除了怨懟對方不守承諾外,更大成分恐怕還在於責備自己竟然如此癡傻,如此一廂情願。 我曾與失聯許久的國中同學通上電話,分享彼此近況,聊了十幾分鐘後意
你時常顧左右而言他嗎?或者,你是否注意到身邊的朋友,在抒發一件難過的、悲傷的,困擾於心中許久的事情時,明明講到興致昂揚、悲憤交加,卻在下一秒突然岔開話題,甚至移開視線:「竟然下雨了」、「這杯子真好看」……,說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讓身為傾聽者的你,摸不著頭緒。
傳統文學中的貶謫詩一定只有悲傷嗎?被貶到人生地不熟的他鄉,環境不適應加上社交疏離,心情鬱卒是很正常的。如果寫出來的詩太開心,天皇老子知道了,會誤以為你過太好而貶得更遠也不一定,因此詩人總會作作樣子,寫些傷春悲秋的作品。但是從現實情境思考,人的感受是非常多元的,不可能只有悲傷一種情緒。
張說是活躍於武則天至唐玄宗之間的詩人,他有一首五言絕句,詩意巧妙,手法高明,很值得一讀。 張說〈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詩人因公出差至蜀地,本來已規劃好回程時間,卻因故耽誤歸期,無法如願在夏天結束前返程,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首字「客」點明自己作
自媒體的時代,有許多管道表達自己,不必追隨單一權威,可以暢所欲言,是我輩之幸。然而,對於是否被關注、讚數多寡、流量如何,能否遇見伯樂,這些焦慮卻是千古同一。在古典詩詞中,文人常以盛開的花兒如何被對待,來反映對這件事的觀點。 張九齡〈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
無效的溝通更讓人心累。也許你會想,只是想要有個願意傾聽,接住並理解當下情緒的對象,為何這麼難?確實很難,但有這樣感受的你一點也不孤單。這種對知音的渴求,以及知音難尋的感慨,是古典文學裡相當常見的主題。著名的伯牙鼓琴就是典型的例子。
你有被騙的經驗嗎?這裡指的不是金錢,而是情感或時間成本。可能是對方一句不經意的話,我們卻信以為真,錯付真心,滿腔期待,最後傷心懊惱。這裡面的情緒,除了怨懟對方不守承諾外,更大成分恐怕還在於責備自己竟然如此癡傻,如此一廂情願。 我曾與失聯許久的國中同學通上電話,分享彼此近況,聊了十幾分鐘後意
你時常顧左右而言他嗎?或者,你是否注意到身邊的朋友,在抒發一件難過的、悲傷的,困擾於心中許久的事情時,明明講到興致昂揚、悲憤交加,卻在下一秒突然岔開話題,甚至移開視線:「竟然下雨了」、「這杯子真好看」……,說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讓身為傾聽者的你,摸不著頭緒。
傳統文學中的貶謫詩一定只有悲傷嗎?被貶到人生地不熟的他鄉,環境不適應加上社交疏離,心情鬱卒是很正常的。如果寫出來的詩太開心,天皇老子知道了,會誤以為你過太好而貶得更遠也不一定,因此詩人總會作作樣子,寫些傷春悲秋的作品。但是從現實情境思考,人的感受是非常多元的,不可能只有悲傷一種情緒。
張說是活躍於武則天至唐玄宗之間的詩人,他有一首五言絕句,詩意巧妙,手法高明,很值得一讀。 張說〈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詩人因公出差至蜀地,本來已規劃好回程時間,卻因故耽誤歸期,無法如願在夏天結束前返程,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首字「客」點明自己作
自媒體的時代,有許多管道表達自己,不必追隨單一權威,可以暢所欲言,是我輩之幸。然而,對於是否被關注、讚數多寡、流量如何,能否遇見伯樂,這些焦慮卻是千古同一。在古典詩詞中,文人常以盛開的花兒如何被對待,來反映對這件事的觀點。 張九齡〈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
無效的溝通更讓人心累。也許你會想,只是想要有個願意傾聽,接住並理解當下情緒的對象,為何這麼難?確實很難,但有這樣感受的你一點也不孤單。這種對知音的渴求,以及知音難尋的感慨,是古典文學裡相當常見的主題。著名的伯牙鼓琴就是典型的例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元曲四大家: 1、關漢卿 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西蜀夢、蝴蝶夢、哭存孝、魯智齋、拜月亭、單刀會。 2、馬致遠 代表作—漢宮秋、黃粱夢、岳陽樓、青衫淚。 3、白樸 代表作—梧桐雨、牆頭馬上。 4、鄭光祖 代表作—倩女離魂、王燦登樓。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艣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尊還酹江月。 背景 此闋詞作於蘇軾貶謫黃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顧貞觀 《金縷曲--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舊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Thumbnail
《何嘉會寺丞遣嫁侍兒襲明有詩次韻 其一》:宋作者:孫覿 魯陽之戈倚半空khong,誰能一卻日再中tiong。 驚回十二巫山雨,永隔三千弱水風hong。 廋語尚傳黃絹婦,多情好在紫髯翁ong。 謫仙尚有杯中月,獨舞婆娑醉影同tong5。 (自注:嘉會侍兒以妙爲名。) 「三千弱水」是取最古的
Thumbnail
《戲簡鄭廣文虔兼呈蘇司業源明》唐 杜甫 廣文到官舍,繫馬堂階下ha7。 醉則騎馬歸,頗遭官長罵ma7。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tsian。 賴有蘇司業,時時乞酒錢tsian5。 上半段寫鄭虔(廣文)在職場不得意,下半段寫生活窮困,還須蘇源明接濟酒錢! 古人重視朋友,只要力所能及,都會多少接
Thumbnail
周公子是微信公眾號「周公子愛讀書」的作者, 2017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詩詞人物誌。 中國她出了三本簡體書、台灣出一本繁體書。 她似乎已經沒在更新微信, 上次更新文章已是一年前的事。 書中時而認真剖析詩人生平大事、時而以搞笑的下標方式吸引讀者 如「張說力捧,張九齡王維爭相結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輩莊周徒 為求身溫飽 慨然入紅塵 歷劫境無極 學庸2006.10.10/19:10 作品號03-0330-03
Thumbnail
◎元曲四大家: 1、關漢卿 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西蜀夢、蝴蝶夢、哭存孝、魯智齋、拜月亭、單刀會。 2、馬致遠 代表作—漢宮秋、黃粱夢、岳陽樓、青衫淚。 3、白樸 代表作—梧桐雨、牆頭馬上。 4、鄭光祖 代表作—倩女離魂、王燦登樓。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艣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尊還酹江月。 背景 此闋詞作於蘇軾貶謫黃
Thumbnail
醉吟詩仙李白詩,暢讀氣節東坡詞, 淘淘浪花英雄事,夕陽靑山付談笑。 古事今來各有調,穿越時空異中同, 鑑古知今人盡知,身歷其境誰清醒。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顧貞觀 《金縷曲--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舊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
Thumbnail
《何嘉會寺丞遣嫁侍兒襲明有詩次韻 其一》:宋作者:孫覿 魯陽之戈倚半空khong,誰能一卻日再中tiong。 驚回十二巫山雨,永隔三千弱水風hong。 廋語尚傳黃絹婦,多情好在紫髯翁ong。 謫仙尚有杯中月,獨舞婆娑醉影同tong5。 (自注:嘉會侍兒以妙爲名。) 「三千弱水」是取最古的
Thumbnail
《戲簡鄭廣文虔兼呈蘇司業源明》唐 杜甫 廣文到官舍,繫馬堂階下ha7。 醉則騎馬歸,頗遭官長罵ma7。 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tsian。 賴有蘇司業,時時乞酒錢tsian5。 上半段寫鄭虔(廣文)在職場不得意,下半段寫生活窮困,還須蘇源明接濟酒錢! 古人重視朋友,只要力所能及,都會多少接
Thumbnail
周公子是微信公眾號「周公子愛讀書」的作者, 2017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詩詞人物誌。 中國她出了三本簡體書、台灣出一本繁體書。 她似乎已經沒在更新微信, 上次更新文章已是一年前的事。 書中時而認真剖析詩人生平大事、時而以搞笑的下標方式吸引讀者 如「張說力捧,張九齡王維爭相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