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書籍百百種,有些教人基本面選股,有些教人技術面選股,有些談經驗,有些談財商。春節假期的時候讀到幸福文化出版的《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讓我對整體資產概念有更上一層樓的提昇!
兩位作者是定方公司的財務顧問,分別是擁有CFA證照的洪哲茗與擁有CFP的查爾獅。整本書以很有系統的方式,用人生的四個階段(理財小白/單身、雙薪家庭、三明治世代、屆退族群)來串起每個年齡要面對的收支、保險與投資課題。與常見的「財務自由」口號不同,這本書所提倡的是「財務幸福」
所謂的財務幸福,根據作者的定義認為「對於自己目前的財務狀況感到滿意、安心,並且有能力實現自己所重視的生活目標,是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與客觀的財富多寡不一定成正比」,所以財務幸福不等於強調財富累積的財務自由,然而作者卻認為這兩個目標可以齊頭並進,因為有錢不幸福,或者幸福卻窮困的極端之下,都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整本書用人生階段作為篇章,每個篇章(人生階段)都有重要的規劃要面對。單身族/理財新手,作者認為年輕就是本錢,是累積資產的最佳時機,此時重要的任務是培養負責任的財務習慣,因此該篇章會提到收入盤點、儲蓄、信用、需求檢視、理財規劃等等。
成家後的雙薪階段,在財源比較優渥的情況下,可以嘗試積極投資,但是此時也面臨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環境,伴隨而來的高支出就有可能會侵蝕投資獲利與儲蓄資本。因此這個階段可能會面臨到一些議題,例如買房、衝動消費、孝養預算等,而待解的重點在於,面對「享受」和「長期財務規劃」之間的拉扯,要取得兩者在實質上與心理上的平衡。
小孩出生後,家中長輩開始面臨照顧的時候,這時就成為所謂的三明治族群,也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蠟燭兩頭燒局面。此階段的重點在於如何有效管理支出,並且在家庭責任、生活品質與自我追求三者當中獲得適當的平衡。
小孩長大、長輩離開之後,接下來面對的就是人生退休階段。這個階段會有年金、養老、節稅等問題,而我們該怎麼樣把人生前半段獲得的資金做合理的退休支出,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書中有一句話真是打到我的心坎裡面:「金錢,是為了幫助自己獲得更多選擇的自由」。想當年我從職場離開,靠著股息、務農、接案,讓自己有更多的彈性時間可以照顧家人,無論是三餐、接送小孩上下學、載送長輩往返醫院等家庭瑣事,我全都不假手他人,回想起過去的時光和當下的選擇,要不是我十幾年前開始對資產與投資進行規劃,就不會有後續和家人相處的重要時光。
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這本書都能夠很貼切的對應你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希望讀者閱讀後不僅可以學到實用的理財知識,更可以同時達到財務自由與財務幸福!
購書連結--->https://s.shopee.tw/5ptI0U0JzJ
目前andyworld發表的主要平台有三個,分別是:
1.臉書(andyworld理財&家庭記事簿)
2.方格子(andyworld)
3.IG(IG的帳號是:andyworldig)
4.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