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財務自由之前,先問自己:我真的準備好了嗎? 20250330
這學期最打動我的一堂課:《財務管理》,由陳嬿如老師主講。
過去我總以為財管是關於資本結構、成本控制、報表分析這些硬知識,然而這堂課顛覆了我對財務的理解。它所談的,不只是錢的運用,而是:
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你是否為未來做好選擇的準備?
嬿如老師透過豐富的實例、貼近生活的場景與精緻的邏輯架構,帶領我們從個人財務、家庭規劃到企業經營,一步步建構出「財務管理的本質」——替未來保留自由選擇的權利。
一、複利的魔法|讓錢替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老師展示了一張圖表,說明「利息的利息」如何在第 15 年開始爆發式增長。本金、單利與複利三者的差距,會隨著時間越拉越大。
我深刻領悟到,複利不是理論,而是一種生活策略:
「不是每年都有報酬你就會變富,而是你有沒有讓利息繼續滾利息。」
「時間,是財富的盟友;但你必須先啟動它。」
二、財務抉擇的思維|從買車案例談現值與淨現值(NPV)
我們用一個簡單問題開場:「你會用現金買車,還是貸款?」老師以此引導我們進入 NPV 的世界。
NPV(Net Present Value)的三個核心觀念:
- 不同選項的現金流會在不同時間點發生
- 現在的錢比未來的錢更值錢(因為有更多投資機會)
- 做選擇,不看價格,而是看折現後的價值
「NPV 是財務決策的指南針,協助你找到最值得的選項。」
三、咖啡店經營決策案例|三種選項的淨現值分析
這個案例讓我真正感受到「用財務來決策」是什麼意思:
假設你擁有一間咖啡店,面臨三個選項:
1️⃣ 現在賣掉: 收入 $20,000(無風險)
→ NPV = $20,000
2️⃣ 繼續經營一年後再賣:
今年支出 $5,000,年底收入 $30,000→ NPV = -5,000 + 30,000 ÷ (1 + 10%) ≈ $22,273
3️⃣ 再撐一年,降成本後再賣:
支出 $3,000,收入 $26,000→ NPV = -3,000 + 26,000 ÷ (1 + 10%) ≈ $20,636
「不是賣與不賣,而是哪一個選項創造最大價值。」
最終判斷:第二種選擇的 NPV 最高,值得繼續經營一年後出售。
四、子女教育金規劃|在國內念書 vs 出國留學
這段課程最貼近現實人生。我們試算了兩種孩子升學路線所需的資金:
選項 A:在台就讀 + 最後一年赴美交換
- 每年 $500,000,共 4 年 + 留學 $800,000
- 總成本約 $2,800,000 台幣
選項 B:赴美就讀(有每年 $900,000 獎學金)
- 每年總支出約 $3,600,000,含一次性購車 $750,000
- 四年總成本近 $11,550,000 台幣
老師引導我們用 5%-8% 的報酬率,反推「今天應該準備多少本金」,才能支持這兩種未來選擇。
「這不只是財務問題,而是價值選擇。」
你希望孩子擁有怎樣的世界?你現在準備好了嗎?
五、學長捐款案例|永續年金與信念的延續
有位財管系學長 45 歲財務自由後,希望每年提供 $100,000 支持教授教學、研究與出國交流。
老師藉此帶入兩個年金模型:
- 永續年金: PV = C ÷ r = 100,000 ÷ 0.05 = $2,000,000
- 成長型永續年金: 若每年增長 3%,PV = 100,000 ÷ (0.05 - 0.03) = $5,000,000
這位學長選擇的不是炫耀財富,而是讓信念持續發光。
「財務自由,不只是買得起,而是有能力支持你相信的事。」
六、四大財務報表與六大財務分析|財報是企業的語言
在企業面,老師系統性講解了四大報表:
1️⃣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 資產 = 負債 + 股東權益
- 描述公司在某一時點的財務結構與資源配置
2️⃣ 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 反映經營成果:營收、成本、營業利益、稅後淨利
- EPS(每股盈餘)是股東回報指標
3️⃣ 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 三大類:營運、投資、融資現金流
- 彌補損益表未顯現的現金動態
4️⃣ 股東權益變動表
- 說明股本、盈餘、配息、庫藏股等變動過程
並搭配六大財務分析維度:
- 獲利能力(Profitability)
- 流動性(Liquidity)
- 償債能力(Solvency)
- 資產管理效率(Efficiency)
- 估值(Valuation)
- 營運績效(Operating Returns)
「報表不是為了交差,而是為了判斷與管理。」
課後反思|真正的財務自由,是選擇的自由
從孩子的教育金,到人生的退休計畫;
從一杯咖啡的現金流,到企業的股東權益變動表,這堂課讓我重新審視每一個財務選擇的背後,其實都是在定義我的人生優先順序。
謝謝陳嬿如老師的教學,讓我明白:
財務管理,不只是「數學」,而是「選擇權的準備」。
你準備好選擇的那一天了嗎?
若你也正走在人生交叉點,不妨靜下心問自己一句話:
「當未來來臨,你是否準備好,擁有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