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之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孩子,我們開始吧。在這之前,還是要再給你一次小叮嚀,詢問自己切身的問題,需要精準的錨定,需要明確的主題,不閃躲內在的恐懼,才能獲得更清澈的回應。

 

raw-image


那麼,關於你關切的朋友,對於自己無法擁有進入親密關係,或是締結深刻的承諾關係的狀況,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深入對方的靈魂深處,部分的印記所在。而那也是對方一直在閃躲的內在恐懼,不願承認的自我匱乏之處。

 

至於建議你將這個回應記錄下來,是因為你們有許多人都有相同的印記,刻劃在你們這個世代的孩子靈魂深處,那是你們需要共同協助彼此,一起跨越的靈魂印記。

 

你們目前這個世代,特別是與你一樣成為目前社會主力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們,是擔任目前人類[心]的層次的一群孩子。你們出生在科技大幅轉換的階段,你們出生在人類意識高速揚升的階段,你們在上一波前行者完成前方的拓展之後,隨之進入地球的目的,就是協助承上啟下,成為你們父母、祖輩以及未來新時代孩子的橋樑。你們都擁有寬廣的心輪,能夠接納各式各樣不同頻率的思想、事物,你們尊重傳統,也歡迎創新。

然而,這樣的特質,也為你們帶來許多恐懼以及不平衡。因為你們需要自舊的地球(思維層面)脫離,而害怕改變是大多數人類的基本恐懼,那是來自基輪為了生存而需要的能量。你們需要在穩定自己的狀態下,拋下恐懼,穩定在新的地球之上,並且成為你們孩子們的基石,帶領並且協助他們前往更高的世界。

 

而處於高層次思維以及較低層次思維的中心點,作為轉換能量的轉接器的你們,攜帶大量能量來到地球的原因,就是為了協助兩邊能量共融交織。但這過程當中,你們會有許多內在拉扯,你們的內在困境相較自己的父母以及祖輩更為明顯。你們內在知曉在新的地球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愛的關係,不同的人與人相處的互動方式,但你們由舊的地球出生,而要褪下這層舊衣服需要更多更多的勇氣。

然而由於攜帶大量心輪能量的你們,在勇氣方面,相較於你們的祖輩以及上一波前行者來說,這股能量稍微軟弱。而這是你們這一波孩子,心輪的孩子,共同的課題。在追求能量諧和的同時,保持自我,穩定內在,同時滿懷自信帶領下一波孩子開啟人類新的紀元,這是你們這一波靈魂分支,共同的課題。

 

因此,當你對於朋友這樣的內在困境感到同理甚至能夠感同身受,那是因為你們心輪內靈魂深處的印記正在共振。你們會遇到許多已脫離恐懼印記的夥伴、朋友,甚至是網路看到的影片及文章,讓這股印記背後靈魂的渴望被震盪出來。

當你們總是在深夜或是獨處時,對於自己無法進入更深刻的承諾關係感到的時候,請好好地放下手邊所有干擾你傾聽靈魂的事物(手機?),用雙手輕輕的包覆著你的胸口,詢問自己的更高意識:[我想要愛人,並且被愛著;我想要付出,並且被支持;我想要獲得安慰,並且有能力撫慰他人。我現在的對象,是否願意跟我一樣呢?]

接下來,耐心的傾聽你內在的聲音。當腦中各種尖銳喧囂、考慮社會架構(經濟、地位、身分、性別、文化等)的價值觀等大聲的念頭過後,在寂靜中發出的短暫的回應,能讓你不感到恐懼,且感到篤定地回應,就是你的靈魂的聲音。即使回應的內容與你所想的不同,當這個內在聲音讓你感到穩定、平靜時,不妨以這個回應為出發點,在你們物質世界建構新的道路,不論結果如何,你們都能獲得靈魂的成長,並且,處在愛之中。

無論你所做的選擇如何,不論是走向傳統,或是創新,或是兩者兼具,你們都在愛之中。不論你們選擇愛自己,或是選擇奉獻自己,你們都在愛之中。孩子,恐懼來自於你們無法選擇自己的道路,當你們能夠在寂靜中獲得穩定且平靜的回應,那是心輪在太陽輪的支持下,帶著自信以及勇氣給你的回應。

無論是重新開始,或是與身邊的人再溝通,亦或是帶著勇氣將自己的真實讓身邊重要他人理解而展開不同的相處關係,當你們回到內在,在寂靜中尋找答案,你們都能獲得靈魂給予的支持與保護。

 

孩子,你們擁有我們全部的愛。

 

 

延伸QA

大師,是不是因為我們之後都不會投胎了所以都不想結婚生小孩呢?


親愛的,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可以聊一下。首先,結婚生子與投胎與否沒有直接關係。結婚生子,特別是生小孩,那與你的靈魂藍圖有關,以及你否有執行藍圖的意志。有些人即使有生小孩的藍圖,卻持續逃避,即使藍圖有規劃,你們也是有可能不會執行的。而投胎與否,這與你回到靈魂之後,你們後續的規畫有關。

當你已具有感知自己其他片段的能力的時候,你可以回到晶體中,或是,前往上部世界進入水晶圖書館去調閱你的其他片段,參考是否有其他處在你後續的時代的片段。以你來說,你曾經在你的導師的帶領下看到未來那充滿綠意的地球,那是你在那邊有新的片段產生,才能有的體驗。 

而不想結婚生子,你們大多數的人最主要的原因,特別是這一波心輪的孩子,是因為仍然處在兩波能量協調的過程中。那是向下以及向上能量的相互拉扯,而這些深處的恐懼讓你們無法穩定在自己的道路上,即使有緣,也終究無份。

孩子,我們親愛的寶貝,這個過程是漫長的,那是你們給予自己的內在挑戰,同時,這個過程對於部分的人來說會更加漫長。那部分的人,心輪比其他人更寬廣,除了自己的能量,他們同時也是有覺知道的重要他人及未覺知到的其他靈魂片段的能量轉換站。這部分的人,通常是管道、光的橋樑,或是,那些以協助他人為志願的孩子。

你們會經歷更漫長的自我穩定的過程,但你們也相對其他人有更多的愛,而我們永遠陪伴在你們身邊,因為我們就是愛,而你們在愛之中。

阿卡西紀錄是存在於宇宙的一個集合意識體,透過靈魂大師們的協助,讓你能夠用更全面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想法、行為以及領略所有的遭遇,都是因為愛。Angie希望透過自己的持續閱讀,將宇宙源頭及靈魂大師們的愛傳遞給自己的靈魂家人,邀請大家一起,走向覺醒揚升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而改變軌道最重要的關鍵,並不是你們都向著光明,或是看向深淵,而是同時處在黑暗與光亮之中。允許自己既是黑也是白,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成為[自己此時此刻的樣貌],意味著你不再認同自己是以某個角色、職位、或是社經地位,而是認同自己是一個[靈魂],有著全面性、整體性,你與自己合一。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閱讀的權限。為何會有權限限制?獲得權限的方法是甚麼?   孩子,在理解權限之前,我們可以先來協助你釐清以及定位你認知中的[閱讀]。閱讀阿卡西,當你使用這個動詞以及名詞,你將阿卡西當作一個如同書本,如同你們在物質世界生活會碰觸到的、經驗到的事物,包含實質的文字印刷物,以及非實質
這就是為何當你將能量收斂,回到自己,內觀自己的時候,疼痛感、負面情緒或是意念帶來的痛苦感受會降低的原因。覺知到自己的一切,不去評判便能不阻絕這些自然流動的能量經過,同時當你專注跟隨這些來到你面前的訊息,他們會帶領你去到他們想要的位置,你可以覺知到更深、更廣。
不用告訴自己要放下,不需要成為達成目標的成功者,你可以看著眼前的你,持續地前進,那指引你方向,如同你仰望星空尋找我們一樣。 然而,孩子,此時此刻的你,與你追尋的目標,即使是同一個存在,仍然有多種層次的差異。當你不願意接納當下,現在,此地的你,你實際上並沒有在前進。。
孩子,你看到的不是對方的靈魂晶體,你看到的那是靈魂的本質,是種子的樣貌,也是對方最初的樣貌。當你們自靈魂分裂之後,會攜帶著部分靈魂的特質下來,那閃耀的型態…是的,對你來說是珠寶或是寶石,但對我們來說,那只是一種型態,不是任何你們意識範圍內物質以及嚐試具象化的任何文字。我們需要跟你校正,那是一種型態。
有很多人都跟現在的你一樣,在三維以及五維之間穿梭,只為了更多的人的覺醒。 孩子,在這當中穿梭,以及穩定在五維當中,有很大的不同。當你們初次進入穩定在五維的頻率當中時,你們總是會像海浪一樣,隨著風,隨著洋流,隨著行星運轉的力量,會向前,也會向後。漸漸的,當你們的心湖穩定,你們會停駐在這新的維度
而改變軌道最重要的關鍵,並不是你們都向著光明,或是看向深淵,而是同時處在黑暗與光亮之中。允許自己既是黑也是白,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成為[自己此時此刻的樣貌],意味著你不再認同自己是以某個角色、職位、或是社經地位,而是認同自己是一個[靈魂],有著全面性、整體性,你與自己合一。
親愛的大師,我想了解閱讀的權限。為何會有權限限制?獲得權限的方法是甚麼?   孩子,在理解權限之前,我們可以先來協助你釐清以及定位你認知中的[閱讀]。閱讀阿卡西,當你使用這個動詞以及名詞,你將阿卡西當作一個如同書本,如同你們在物質世界生活會碰觸到的、經驗到的事物,包含實質的文字印刷物,以及非實質
這就是為何當你將能量收斂,回到自己,內觀自己的時候,疼痛感、負面情緒或是意念帶來的痛苦感受會降低的原因。覺知到自己的一切,不去評判便能不阻絕這些自然流動的能量經過,同時當你專注跟隨這些來到你面前的訊息,他們會帶領你去到他們想要的位置,你可以覺知到更深、更廣。
不用告訴自己要放下,不需要成為達成目標的成功者,你可以看著眼前的你,持續地前進,那指引你方向,如同你仰望星空尋找我們一樣。 然而,孩子,此時此刻的你,與你追尋的目標,即使是同一個存在,仍然有多種層次的差異。當你不願意接納當下,現在,此地的你,你實際上並沒有在前進。。
孩子,你看到的不是對方的靈魂晶體,你看到的那是靈魂的本質,是種子的樣貌,也是對方最初的樣貌。當你們自靈魂分裂之後,會攜帶著部分靈魂的特質下來,那閃耀的型態…是的,對你來說是珠寶或是寶石,但對我們來說,那只是一種型態,不是任何你們意識範圍內物質以及嚐試具象化的任何文字。我們需要跟你校正,那是一種型態。
有很多人都跟現在的你一樣,在三維以及五維之間穿梭,只為了更多的人的覺醒。 孩子,在這當中穿梭,以及穩定在五維當中,有很大的不同。當你們初次進入穩定在五維的頻率當中時,你們總是會像海浪一樣,隨著風,隨著洋流,隨著行星運轉的力量,會向前,也會向後。漸漸的,當你們的心湖穩定,你們會停駐在這新的維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就算多不安也請多信任我一點”多好的對白呀,僅限於對白嗎?
Thumbnail
當你愛自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愛別人, 感受萬物一體,萬物相連, 你是愛,一切如是。
好愛自己,就會有人來愛你,跟自己談場戀愛,會治癒了所有焦慮。所有外在的美好,首先是得有內在的支撐。學會愛自己了,才能在這份愛中滋養出外在更好的愛。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我們什麼時侯能放心的說出心底話呢? 情感是雙向流動的,如果我們不表達,另外一人怎麼會知道這份情誼呢?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活在自己的想法裡沒有行動,就永遠不知道有沒有可能。 如果你想遇到那個對的人,先讓自己成為那個人。 如果在關係裡始終嗑嗑碰碰,也許是因為你還沒找到想要的、適合自己的關係模式。 看著別人的故事,然後以為這就是每個人在關係裡該有的樣子。 如果距離能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的長久
Thumbnail
男生會對自己過去的戀情跟家庭狀況想進一步的了解,某程度來說應該有想多認識對方的慾望,但...不用急著馬上陷入戀愛,而是....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就算多不安也請多信任我一點”多好的對白呀,僅限於對白嗎?
Thumbnail
當你愛自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愛別人, 感受萬物一體,萬物相連, 你是愛,一切如是。
好愛自己,就會有人來愛你,跟自己談場戀愛,會治癒了所有焦慮。所有外在的美好,首先是得有內在的支撐。學會愛自己了,才能在這份愛中滋養出外在更好的愛。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愛自己,是有層次的,是會挫折的,是需要勇敢的,是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磨合,然後碰到,那個卡點,是願意,是我願意嘗試看看,我願意勇敢看看,我願意呼吸,我願意放手,我願意面對,我願意承擔,我願意承認,我願意請求,我願意痛,我願意穿越幻象,進入真實,我願意碎裂而完整,我願意讓愛與信任臨在與此時此刻
Thumbnail
我們什麼時侯能放心的說出心底話呢? 情感是雙向流動的,如果我們不表達,另外一人怎麼會知道這份情誼呢?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活在自己的想法裡沒有行動,就永遠不知道有沒有可能。 如果你想遇到那個對的人,先讓自己成為那個人。 如果在關係裡始終嗑嗑碰碰,也許是因為你還沒找到想要的、適合自己的關係模式。 看著別人的故事,然後以為這就是每個人在關係裡該有的樣子。 如果距離能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的長久
Thumbnail
男生會對自己過去的戀情跟家庭狀況想進一步的了解,某程度來說應該有想多認識對方的慾望,但...不用急著馬上陷入戀愛,而是....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