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未來的讀者,翻到這篇育兒日記,沒錯,這就是第一篇。標題雖然是Daily59,但這才是我正式開始記錄的第一天。
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開始寫呢?因為我覺得,是時候重新練習寫作了,持續寫作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現在有題材了,那選日不如撞日吧!
孩子已經 59 天大了,現在帶小孩也算是有點心得。我最大的感受是——當爸媽之後,才發現時間被切割得零零碎碎。
晚上本來應該是一段可以專心做自己的時間,但因為要照顧小孩,他總會突如其來地哭鬧,你會不斷被打斷。導致的結果就是,時間被切成一段段的五到十分鐘。剛坐下來,他哭了,要去安撫;好不容易哄好了,他又尿布濕了,得換尿布。這樣的一直重複再重複。
所以,最近沒辦法專心做一件完整的事情,只能利用這些零碎的時間拼湊完成。既然如此,那我就用這些零碎的時間來寫文章,順便鍛鍊文筆,記錄一下自己的育兒心得和想法。我覺得,這不僅是小孩的成長紀錄,也是我自己的學習與成長紀錄。
正在寫這篇日記的時候,我兒子又把奶嘴吐了出來。他睜著一雙大眼睛,四處張望,彷彿在探索這個世界,完全忘了嘴裡原本還叼著個東西。
我們都知道,嬰兒會因為不安而吸奶嘴來獲得安撫。但他常常吸著吸著,突然因為四周的事物而入迷,奶嘴就這樣從嘴裡掉下來。等他回過神來,發現自己沒在吃奶嘴,就開始哭,這時候就得趕快幫他把奶嘴放回去。他又開始吸,然後又開始探索世界,然後又不小心掉了……如此不斷輪迴。
如果沒有小孩,可能會覺得這樣很麻煩,但因為我是他的爸爸,帶著滿滿的濾鏡看著他,真的覺得他可愛極了。
其實,我最近看了一些育兒書,書裡說即使嬰兒還不會說話,也可以開始和他對話。雖然他現在才兩個月大,還不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他其實聽得很清楚。幼兒的語言學習,就像我們學外語一樣,是靠不斷地聆聽來習得語感的。
這讓我想到,為什麼很多人在國內學英文很久,進步卻不快?可是一旦身處全英文環境,語言能力就像開了外掛一樣迅速提升。因為環境讓他們不斷接收語言訊息,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語感。嬰兒學習語言也是如此,儘管現在聽不懂,但只要我們持續跟他說話,他就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習得語言。
當我對著他說話,他會認真地看著我,彷彿在專心聆聽。我知道,父母一定都很期待孩子開口說話的那一刻,但光是看到他這樣專注地聽,就已經讓我覺得很滿足了。
書中還提到,如果想訓練孩子「睡過夜」,可以為他建立一套睡前儀式。現在,我的睡前儀式就是念故事書給他聽。
老實說,光是要單純對著嬰兒講話,有時候真的很難一直劈哩啪啦講個不停。但如果是讀故事,就能讓對話變得更自然。
拿著一本故事書,用各種語氣抑揚頓挫講給他聽,他就會睜著大眼睛看著我。我不知道到底是他聽得很開心,還是我講得很開心,但這樣的時光本身就很美好。我希望有一天,他能真正理解這些故事,但在那之前,就讓我們每天一起沉浸在這場睡前故事裡吧。
這是我念給他的第一本故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