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享受民主自由時,是否想過,這一切可能隨時被剝奪?
想像一下,台灣成為極權國家的一部分,孩子上學學習的不是批判思考,而是「習思想」,不再質疑,只懂服從。他們可能在學校接受「忠誠測試」,甚至被鼓勵舉報父母的「不當言論」。這不是虛構,而是中共曾在文革時期施行的現實,現在的中國仍在持續——思想被統一,異見被清除,個人意志被消滅。
這樣的未來,你能接受嗎?我們只要看看中國、香港、新疆的現況,就能明白中共統治的代價:
- 中國:言論審查、社會信用制度、監控無所不在,一句話可能換來牢獄之災。
-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異議者被逮捕,媒體被封鎖,民主運動者流亡他國。
- 新疆:數百萬維吾爾人被關進「再教育營」,強迫勞動、思想改造,文化正在被消滅。
台灣是華人世界最後一片民主自由的土地,但我們的周圍,混世大魔王正虎視眈眈,滲透台灣,試圖改變我們的未來。這不是一般的政黨之爭,而是**「第五縱隊」的滲透行動**——利用台灣內部的代理人,從內部破壞台灣的民主體制,削弱我們的抵抗力,讓台灣慢慢向極權靠攏。
這一場罷免行動,不是政黨對決,而是捍衛台灣價值的戰鬥。如果我們不行動,未來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台灣的未來是自由的,還是被極權吞噬的,決定權就在我們手中。
我們不能後悔,不能猶豫,因為台灣的民主不能倒下!

「第五縱隊」的由來與現代意義
「第五縱隊」(Fifth Column)這個詞最早來自1936年西班牙內戰,當時佛朗哥將軍的親信指揮官莫拉(Emilio Mola)發表了一個著名的聲明。他說,他有四個軍隊縱隊(columns)正向馬德里進攻,但最關鍵的是潛伏在馬德里城內的**「第五縱隊」——一群與他們同一陣線的內部間諜與叛徒,他們將在關鍵時刻裡應外合,協助攻下城市**。
這個概念後來被廣泛用來指潛伏在一個國家內部,暗中為敵對勢力服務,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的組織或個人。
台灣的「第五縱隊」
台灣的民主受到來自外部與內部的雙重威脅,而「第五縱隊」指的就是那些表面上是台灣的一部分,實際上卻在配合中國進行滲透與破壞的勢力。這些勢力可能包括:
- 親共政客:推動對台灣不利的政策,削弱國防、抹黑民主價值,為中國統一鋪路。
- 紅色媒體:散播假訊息、操縱輿論,利用話術讓台灣人對民主失去信心,甚至開始接受極權統治的論述。
- 商業滲透:透過資金影響企業、媒體、學術機構,讓台灣社會的話語權向中國傾斜。
- 情報與地下組織:協助中國蒐集台灣的軍事、經濟、科技情報,甚至進行網路攻擊與間諜活動。
這些「第五縱隊」的目標不是短期內攻下台灣,而是長期滲透、慢性腐蝕,讓台灣內部自我瓦解,最終讓台灣人民自己接受中國統治。
這就是為什麼這場罷免行動,不僅僅是政黨的對決,而是對抗這些內部代理人的關鍵戰役。如果我們不積極防範,「第五縱隊」將成為台灣民主的最大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