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藍委,不讓台灣走向極權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們享受民主自由時,是否想過,這一切可能隨時被剝奪?

想像一下,台灣成為極權國家的一部分,孩子上學學習的不是批判思考,而是「習思想」,不再質疑,只懂服從。他們可能在學校接受「忠誠測試」,甚至被鼓勵舉報父母的「不當言論」。這不是虛構,而是中共曾在文革時期施行的現實,現在的中國仍在持續——思想被統一,異見被清除,個人意志被消滅。

這樣的未來,你能接受嗎?

我們只要看看中國、香港、新疆的現況,就能明白中共統治的代價:

  • 中國:言論審查、社會信用制度、監控無所不在,一句話可能換來牢獄之災。
  •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異議者被逮捕,媒體被封鎖,民主運動者流亡他國。
  • 新疆:數百萬維吾爾人被關進「再教育營」,強迫勞動、思想改造,文化正在被消滅。

台灣是華人世界最後一片民主自由的土地,但我們的周圍,混世大魔王正虎視眈眈,滲透台灣,試圖改變我們的未來。這不是一般的政黨之爭,而是**「第五縱隊」的滲透行動**——利用台灣內部的代理人,從內部破壞台灣的民主體制,削弱我們的抵抗力,讓台灣慢慢向極權靠攏。

這一場罷免行動,不是政黨對決,而是捍衛台灣價值的戰鬥。如果我們不行動,未來可能就沒有機會了。台灣的未來是自由的,還是被極權吞噬的,決定權就在我們手中。

我們不能後悔,不能猶豫,因為台灣的民主不能倒下!

raw-image



「第五縱隊」的由來與現代意義

「第五縱隊」(Fifth Column)這個詞最早來自1936年西班牙內戰,當時佛朗哥將軍的親信指揮官莫拉(Emilio Mola)發表了一個著名的聲明。他說,他有四個軍隊縱隊(columns)正向馬德里進攻,但最關鍵的是潛伏在馬德里城內的**「第五縱隊」——一群與他們同一陣線的內部間諜與叛徒,他們將在關鍵時刻裡應外合,協助攻下城市**。

這個概念後來被廣泛用來指潛伏在一個國家內部,暗中為敵對勢力服務,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的組織或個人

台灣的「第五縱隊」

台灣的民主受到來自外部與內部的雙重威脅,而「第五縱隊」指的就是那些表面上是台灣的一部分,實際上卻在配合中國進行滲透與破壞的勢力。這些勢力可能包括:

  1. 親共政客:推動對台灣不利的政策,削弱國防、抹黑民主價值,為中國統一鋪路。
  2. 紅色媒體:散播假訊息、操縱輿論,利用話術讓台灣人對民主失去信心,甚至開始接受極權統治的論述。
  3. 商業滲透:透過資金影響企業、媒體、學術機構,讓台灣社會的話語權向中國傾斜。
  4. 情報與地下組織:協助中國蒐集台灣的軍事、經濟、科技情報,甚至進行網路攻擊與間諜活動。

這些「第五縱隊」的目標不是短期內攻下台灣,而是長期滲透、慢性腐蝕,讓台灣內部自我瓦解,最終讓台灣人民自己接受中國統治

這就是為什麼這場罷免行動,不僅僅是政黨的對決,而是對抗這些內部代理人的關鍵戰役。如果我們不積極防範,「第五縱隊」將成為台灣民主的最大殺手。

avatar-img
41會員
438內容數
真實世界比想像的世界更難以想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世界觀,微觀或宏觀?將一切串聯起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菲的沙發 的其他內容
內心受傷怎麼辦?本文提供一個方法,幫助你平復受傷的心情,找回內心的平靜。
高房價壓垮年輕一代,影響結婚生育意願,政府應介入提供購屋補助及合理社宅,解決貧富差距,創造更公平的社會環境。
過年時大家回顧與計劃,既是迎接新年的契機,也是自我整理的過程。從大掃除到新年計劃,帶來方向感與希望。近年臺灣變化帶來生活便利,新的一年則期待交通改善與社會進步。最重要的是內外兼修,找到自己生活的節奏,活得明白、自在。
當有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行動時,別研究理由,重點是看清他真正想要的結果。
內心受傷怎麼辦?本文提供一個方法,幫助你平復受傷的心情,找回內心的平靜。
高房價壓垮年輕一代,影響結婚生育意願,政府應介入提供購屋補助及合理社宅,解決貧富差距,創造更公平的社會環境。
過年時大家回顧與計劃,既是迎接新年的契機,也是自我整理的過程。從大掃除到新年計劃,帶來方向感與希望。近年臺灣變化帶來生活便利,新的一年則期待交通改善與社會進步。最重要的是內外兼修,找到自己生活的節奏,活得明白、自在。
當有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行動時,別研究理由,重點是看清他真正想要的結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不管個人或國家,其發展階段,或多或少要面對巨大衝擊,面對種種衝擊,如何敘事則是關鍵所在。一旦觀察角度出了問題,難免黃腔走板,甚至自說自話,久而久之,便難以令人信服。 1950年代,台灣正值戒嚴時期,歷史觀點依然籠罩在華夏大一統的陰影下,從早年的反共抗俄、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隨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到中間的時候,正巧碰上台灣的國會改革大事,讀著讀著特別有感,不禁心想,如果各黨派的人在發言前都可以保有「對話」的基本觀念,那國家一定會走向更好的未來。 啊,雖然我覺得生活即政治,但心得還是先不提台灣目前的問題。回到重點.....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不管個人或國家,其發展階段,或多或少要面對巨大衝擊,面對種種衝擊,如何敘事則是關鍵所在。一旦觀察角度出了問題,難免黃腔走板,甚至自說自話,久而久之,便難以令人信服。 1950年代,台灣正值戒嚴時期,歷史觀點依然籠罩在華夏大一統的陰影下,從早年的反共抗俄、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口號隨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