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條件》第三講:走向獨立的挑戰

2023/05/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也是台灣共同體在當代社會中所暫時能達到社會型態。以下或許我們可以來檢視看看台灣共同體在當前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1.民主化之後的權力結構問題
一九八O年代的民主化事件是台灣政治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它預示了中國國民黨蔣家政權的衰弱,也為後來民主進步黨在中國民國體制內進行民主選舉鋪平了道路。但由於中國國民黨近乎半世紀的威權專政,許多社會上的權力結構依然偏向中國國民黨及其支持者的核心群體,在許多的公務或有力社會機構當中時常可以窺見舊黨國時代的人物、思想邏輯與協作模式在運作著。這種權力關係使得即使在憲法之下透過民主方式下放的權利,也有可能在這些組織無所不包的運作當中重新被回收到部分舊黨國勢力的口袋當中,並且在獨派視力開始有所成長時也可能會被這些勢力透過各種社會管道滲透、分化、瓦解,往往只能在部分重要時刻才能團結選票暫時壓制住這股勢力,但也往往是表面而難以進入到各個社會體制當中,因此執政者不論是藍或綠都多少要去討好這些舊勢力或者拉攏他們的支持才能維持台灣社會整體的運作。
2.全球化經貿對民族國家的壓抑
台灣在一九九O年代後幾乎可以說是進入到完全民主化的階段,這時又因為美蘇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全球獨霸後開始強化其全球貿易體制,在東亞,中國也因為倒向了自由貿易市場而成為自由貿易體系中最大的代工廠。由於中國廣大、低成本的勞力市場,許多國家企業紛紛投資、進駐中國,台灣同樣也不例外,即便當時由台灣民族出身的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並且致力於打造新的台灣國族認同,也同樣難以抵擋中國市場對本土企業的吸引力,不僅如此,也在這個時期產生了部分本土陣營傾向依附中國政權的現象,直到現今都還是部分藍營人士在選舉當中用來拉攏群眾的話術。不過從二O一四年的太陽話運動來看,即便是全世界正傾向中國的時期,台灣社會內部也有一定實力的人數可以懸崖勒馬,維持住產業向中國傾倒的比例。
3.多元化對台灣共同體的自我消解
多元化是從美國結束冷戰之後,為了配合新的世界局勢分布而提出的相對應的概念,這中間當然也會融入美國特殊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風格,而漸漸成為主流民主國家的政治風尚。台灣社會由於在九零年代也隨著全球化與民主化並進而深深感然了這種政治多元化的性格,但這種性格卻也讓日後本土勢力想要建構自身的國家認同時發生的許多的挫折。原本八零、九零年代正在興起的台語民族文化建構與出頭天的思想,隨著兩千年以後中國勢力崛起,以及大眾民主狂歡節式的散沙心態而漸漸走入瓶頸。許多舊黨國時代的霸權語言、符號,甚至是歷史記憶也因為多元化的邏輯而得不到台灣民族的糾正,同時台灣民族的鬥爭又因為多元民主的聖旨而變得軟弱無力,無法徹底,許多九O年代在主流民主國家留學歸國的學者即便有滿滿愛鄉土的慾望,也因為自身那套依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邏輯而遲遲無法為台灣民族提出真正具有政治實踐力的論述。更不用說這套全球化時代的觀念在全球化行將結束的現在,所以主流國家都在反中之際,仍然被一些惡毒的黨國餘孽,以及不明就理的年輕世代當成替台灣不應仇視中國侵略的開脫之詞。
以上種種都是當前台灣民族在走向獨立時所要面臨的困難,或許會在曖昧不明中漸漸走向自我消解或遺忘,又或者在一次巨大的衝突中得到成長和獨立。但不論未來如何,我們都能確信福爾摩沙愛國者們確實在一次次的戰役當中都存在著,並且也會繼續為了下一次的戰役做好準備,直到靈魂消亡的那一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5會員
107內容數
本沙龍用於發表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課程之講稿、評論與論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