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酸了啦!為什麼太多生長素有反效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身為第一個發現的植物激素,生長素(auxin)的作用機制直到近年來才愈來愈清楚;我們現在知道,當植物細胞感應到生長素後,活化的生長素受器TIR1/AFB會活化TMK激酶,另外也會造成SAUR的基因表現量上升。


接著TMK會去磷酸化細胞膜上的質子幫浦(H⁺-ATPase),讓它活化;而SAUR則會去抑制一個負責抑制質子幫浦的磷酸酶。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質子幫浦活化,然後細胞壁空間變酸,活化胞壁擴張蛋白(expansin),然後植物細胞就可以開始拉長了。這就是所謂的「酸生長」(acid growth)機制。


但是,這個「酸生長」機制還有一塊拼圖沒有解開。那塊拼圖就是:為什麼高濃度的生長素反而會抑制植物生長?


這個現象,被稱為生長素的「雙相效應(biphasic effect)」。最近有研究團隊用了一些聰明的方法,證實了生長素的雙相效應其實是一種「過猶不及」的反應。


首先,他們發現,無論生長素的劑量高低,都可以讓SAUR表現量上升,從而促使質子幫浦活化。


既然不管生長素量多量少,都會促使質子幫浦活化,那麼,會不會是高量的生長素造成細胞壁空間太酸,對植物的生長造成抑制呢?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研究團隊將兩天大在黑暗中生長的阿拉伯芥幼苗,浸泡在不同pH值的培養液中(pH範圍:3.0、4.4、5.3、5.8、9.8),再用影像紀錄下胚軸的生長變化。


結果他們發現,當培養液pH值為5.3時,下胚軸生長最快;但是若pH降至4.4及以下時,生長速率開始下降,而pH 3.0時生長被嚴重抑制。所以,的確存在一個最佳pH範圍(約pH 5.3);這個pH值是酸性的,符合「酸生長理論(acid growth theory)」。


好,所以現在知道太酸的確會對生長有抑制的效用,那麼在活體植物中,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變化呢?於是研究團隊使用pH敏感螢光染料HPTS與apo-pHusion螢光標記,來測量細胞壁空間pH變化。

 

他們給植物施加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並記錄細胞壁空間pH變化與生長速率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低濃度生長素(0.5 µM IAA)可適度降低pH並促進生長;但是高濃度生長素(5 µM IAA)使細胞壁空間pH進一步下降,而且下胚軸生長抑制也出現了。


為了確定這不是因為外加生長素導致的效果,研究團隊使用了一個內生生長素過量的突變株yuc1D進行測試,結果yuc1D突變株也表現出細胞壁空間pH降低且生長受抑制的特徵。


所以,生長素過量會導致細胞壁空間過度酸化,進而抑制下胚軸生長。


那麼,從生長素到細胞壁空間過度酸化,中間還有許多步驟,是不是如我們想的,就是走「酸生長機制」呢?


首先,研究團隊想透過操控質子幫浦活性來改變細胞壁空間pH,看看會不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影響。他們使用了質子幫浦抑制劑PS-1、質子幫浦活化劑蘑菇毒素福西可辛(FC,Fusicoccin)、以及質子幫浦的天然抑制因子PP2C-D1,來測試對細胞壁空間pH以及植物生長的影響。


結果發現,質子幫浦抑制劑PS-1可以逆轉高濃度生長素導致的生長抑制;而質子幫浦活化劑FC則會進一步降低細胞壁空間pH,並導致高濃度生長素的生長抑制,但低濃度生長素則可促進生長;天然抑制因子PP2C-D1 高度表現植株在高劑量生長素下仍能生長,因為PP2C-D1抑制質子幫浦活性,使細胞壁空間pH不至於過低。


所以,過度刺激質子幫浦(FC處理或高生長素)導致細胞壁空間pH過低,抑制生長;而抑制質子幫浦(PS-1或PP2C-D1高度表現)可以拯救高量生長素產生的生長抑制效應。


最後,研究團隊建構了不同程度表現SAUR蛋白的轉殖植物,並觀察不同程度表現SAUR蛋白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結果發現,中等程度表現SAUR蛋白可促進生長,但高度表現反而抑制生長,且與細胞壁空間pH值變化相關。


到這裡已經可以下結論:不論是刺激或抑制質子幫浦,都會對細胞壁空間的pH值造成影響,進一步影響植物的生長。


如果細胞壁空間的pH值那麼重要,那提高培養基pH,是否可以逆轉高量生長素造成的生長抑制效果呢?於是研究團隊決定來測試,在高pH環境(pH 8.8)測試高量生長素是否仍然有抑制生長的效果。


結果~超讚的!他們發現,當培養基pH提高到8.8時,高濃度生長素的抑制效應幾乎完全消失,低濃度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效果變得更明顯。這些實驗結果證明了:高劑量生長素的生長抑制效應來自於細胞壁空間過度酸化,而非其他因子。


總而言之,生長素透過刺激質子幫浦來啟動細胞壁空間酸化;而適度酸化(pH ≈ 5.3)促進細胞擴張,但當pH降至4.4以下,生長反而受抑制。這也是為什麼高濃度生長素會抑制植物生長的原因。


這些發現確立了過度酸化如何導致生長抑制的機制,也解釋了生長素雙相效應的生理基礎。


所以,為什麼太多生長素,植物反而不長?一句話:太酸了啦!


參考文獻:


Wang, J., Jin, D., Deng, Z., Zheng, L., Guo, P., Ji, Y., Song, Z., Zeng, H. Y., Kinoshita, T., Liao, Z., Chen, H., Deng, X. W., & Wei, N. (2025). The apoplastic pH is a key determinant in the hypocotyl growth response to auxin dosage and light. Nature Plants.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5-01910-4


avatar-img
160會員
43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大家都有這種經驗:明明已經吃得很飽了,但是看到甜點,還是會想再吃!有些人就會自嘲自己有「第二個胃」。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第二個胃」的感覺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第二個胃」並不是錯覺!它是真真實實的...感覺!
水稻是對低溫極為敏感的作物。在穗分化至抽穗階段時如果氣溫驟降,就會產生寒害。稉稻比秈稻更耐寒,這使得稉稻可以適應高緯度與高海拔地區的環境。 最近有個研究,透過篩選抽穗階段耐寒的基因,找到了稉稻的耐寒基因喔!
看到這個題目,有些讀者應該會想:嗄?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了,為什麼還要增產呢? 事實上,雖然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其實C4植物也還可以再「ㄠ」一下喔!
植物會需要幫忙癒合傷口?為什麼要幫忙植物癒合傷口? 雖然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但通常僅限於頂端分生組織;其他部分則不一定有那麼厲害。 但是,有傷口不癒合,可能會導致病菌入侵,影響植物的健康與產量。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有方法可以幫忙植物癒合傷口喔! 秘密就在「椰果」裡!
鋅(Zn)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雖然植物需要得不多,但仍是少不了。 植物有許多基因負責鋅的吸收與運輸,最近有個研究針對了其中的ZIP家族作了深入的分析。 結果發現:缺少鋅竟然還會影響到其他養分的平衡!這真的太驚人了!
人類吃東西會沾醬,動物也會沾醬嗎? 過去曾發現日本獼猴會拿番薯去泡海水,不過那只是觀察並沒有做實驗確認。 有些鳥也會把硬的食物拿去泡水讓它變軟,不過泡水跟沾醬還是兩回事。 最近有研究發現,戈芬氏鳳頭鸚鵡真的會沾醬喔!
大家都有這種經驗:明明已經吃得很飽了,但是看到甜點,還是會想再吃!有些人就會自嘲自己有「第二個胃」。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第二個胃」的感覺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第二個胃」並不是錯覺!它是真真實實的...感覺!
水稻是對低溫極為敏感的作物。在穗分化至抽穗階段時如果氣溫驟降,就會產生寒害。稉稻比秈稻更耐寒,這使得稉稻可以適應高緯度與高海拔地區的環境。 最近有個研究,透過篩選抽穗階段耐寒的基因,找到了稉稻的耐寒基因喔!
看到這個題目,有些讀者應該會想:嗄?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了,為什麼還要增產呢? 事實上,雖然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其實C4植物也還可以再「ㄠ」一下喔!
植物會需要幫忙癒合傷口?為什麼要幫忙植物癒合傷口? 雖然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但通常僅限於頂端分生組織;其他部分則不一定有那麼厲害。 但是,有傷口不癒合,可能會導致病菌入侵,影響植物的健康與產量。 最近有研究團隊發現,有方法可以幫忙植物癒合傷口喔! 秘密就在「椰果」裡!
鋅(Zn)是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雖然植物需要得不多,但仍是少不了。 植物有許多基因負責鋅的吸收與運輸,最近有個研究針對了其中的ZIP家族作了深入的分析。 結果發現:缺少鋅竟然還會影響到其他養分的平衡!這真的太驚人了!
人類吃東西會沾醬,動物也會沾醬嗎? 過去曾發現日本獼猴會拿番薯去泡海水,不過那只是觀察並沒有做實驗確認。 有些鳥也會把硬的食物拿去泡水讓它變軟,不過泡水跟沾醬還是兩回事。 最近有研究發現,戈芬氏鳳頭鸚鵡真的會沾醬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夏天到了,試試天然的水果酵素,助你減肥大作戰!鳳梨發酵液可入菜提味,綜合水果酵素隨身包方便攜帶。六種口味任你挑選,安心健康無負擔。更多詳情請至官網或賣場瞭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但正是會讓自己辛苦,才會讓身體的潛能持續被發揮出來。身體一直被使用,自然就很健康,不能保證會很長壽,但持續使用腿腳的結果,就是能夠行走自如,即使到了很大的年紀還是可以做到。說穿了就是環境造成的結果,因為住在山上,所以爬上爬下是必須的,也會怕如果身體有病痛了,就會造成很大
Thumbnail
如題,市面上一堆乳酸菌、益生菌、酵素,每個都標榜改善過敏體質、改善腸道環境、增強抵抗力、有效降低膽固醇、有效改善肥胖問題,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一堆產品怎麼挑?菌種數愈多愈好嗎?如何補充才是正確的?近期又出現了益生元、後生元那又是什麼? 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我想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價錢。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由菊粉和低聚果糖組成的益生元,12週後可提升認知能力 [Nat. Commun., 15, 1859 (2024)]。
Thumbnail
我也買過各種不同的葉黃素營養品,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有些吸收率甚至低到連蔬菜也比不上! 葉黃素營養品的劑量與吸收率若不成正比,這怎麼能讓人信服?且又何必堅持要吃這些營養品
Thumbnail
來聊聊最近買的小東西,以及令我震驚的食物資訊,蔬果植物是造成生病的原因?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植物的逆襲》中提及蔬果中的「凝集素」是造成許多病症的主因。
Thumbnail
這些葉黃素補充品,究竟是如何讓人費盡心思呢?我們被告知它們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含量...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它們的吸收率時,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Thumbnail
酸類保養在近幾年甚為流行,究竟酸類的吸引力何在?隨著市面上的酸類保養品日益多元化,該如何做出選擇?每種功效又有何不同?繼續看下去就知道!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夏天到了,試試天然的水果酵素,助你減肥大作戰!鳳梨發酵液可入菜提味,綜合水果酵素隨身包方便攜帶。六種口味任你挑選,安心健康無負擔。更多詳情請至官網或賣場瞭解。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但正是會讓自己辛苦,才會讓身體的潛能持續被發揮出來。身體一直被使用,自然就很健康,不能保證會很長壽,但持續使用腿腳的結果,就是能夠行走自如,即使到了很大的年紀還是可以做到。說穿了就是環境造成的結果,因為住在山上,所以爬上爬下是必須的,也會怕如果身體有病痛了,就會造成很大
Thumbnail
如題,市面上一堆乳酸菌、益生菌、酵素,每個都標榜改善過敏體質、改善腸道環境、增強抵抗力、有效降低膽固醇、有效改善肥胖問題,這是真的還是假的?一堆產品怎麼挑?菌種數愈多愈好嗎?如何補充才是正確的?近期又出現了益生元、後生元那又是什麼? 面對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我想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價錢。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由菊粉和低聚果糖組成的益生元,12週後可提升認知能力 [Nat. Commun., 15, 1859 (2024)]。
Thumbnail
我也買過各種不同的葉黃素營養品,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有些吸收率甚至低到連蔬菜也比不上! 葉黃素營養品的劑量與吸收率若不成正比,這怎麼能讓人信服?且又何必堅持要吃這些營養品
Thumbnail
來聊聊最近買的小東西,以及令我震驚的食物資訊,蔬果植物是造成生病的原因?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植物的逆襲》中提及蔬果中的「凝集素」是造成許多病症的主因。
Thumbnail
這些葉黃素補充品,究竟是如何讓人費盡心思呢?我們被告知它們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含量...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它們的吸收率時,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Thumbnail
酸類保養在近幾年甚為流行,究竟酸類的吸引力何在?隨著市面上的酸類保養品日益多元化,該如何做出選擇?每種功效又有何不同?繼續看下去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