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酸了啦!為什麼太多生長素有反效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身為第一個發現的植物激素,生長素(auxin)的作用機制直到近年來才愈來愈清楚;我們現在知道,當植物細胞感應到生長素後,活化的生長素受器TIR1/AFB會活化TMK激酶,另外也會造成SAUR的基因表現量上升。


接著TMK會去磷酸化細胞膜上的質子幫浦(H⁺-ATPase),讓它活化;而SAUR則會去抑制一個負責抑制質子幫浦的磷酸酶。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質子幫浦活化,然後細胞壁空間變酸,活化胞壁擴張蛋白(expansin),然後植物細胞就可以開始拉長了。這就是所謂的「酸生長」(acid growth)機制。


但是,這個「酸生長」機制還有一塊拼圖沒有解開。那塊拼圖就是:為什麼高濃度的生長素反而會抑制植物生長?


這個現象,被稱為生長素的「雙相效應(biphasic effect)」。最近有研究團隊用了一些聰明的方法,證實了生長素的雙相效應其實是一種「過猶不及」的反應。


首先,他們發現,無論生長素的劑量高低,都可以讓SAUR表現量上升,從而促使質子幫浦活化。


既然不管生長素量多量少,都會促使質子幫浦活化,那麼,會不會是高量的生長素造成細胞壁空間太酸,對植物的生長造成抑制呢?


為了證明這個想法,研究團隊將兩天大在黑暗中生長的阿拉伯芥幼苗,浸泡在不同pH值的培養液中(pH範圍:3.0、4.4、5.3、5.8、9.8),再用影像紀錄下胚軸的生長變化。


結果他們發現,當培養液pH值為5.3時,下胚軸生長最快;但是若pH降至4.4及以下時,生長速率開始下降,而pH 3.0時生長被嚴重抑制。所以,的確存在一個最佳pH範圍(約pH 5.3);這個pH值是酸性的,符合「酸生長理論(acid growth theory)」。


好,所以現在知道太酸的確會對生長有抑制的效用,那麼在活體植物中,是否也存在著這樣的變化呢?於是研究團隊使用pH敏感螢光染料HPTS與apo-pHusion螢光標記,來測量細胞壁空間pH變化。

 

他們給植物施加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並記錄細胞壁空間pH變化與生長速率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低濃度生長素(0.5 µM IAA)可適度降低pH並促進生長;但是高濃度生長素(5 µM IAA)使細胞壁空間pH進一步下降,而且下胚軸生長抑制也出現了。


為了確定這不是因為外加生長素導致的效果,研究團隊使用了一個內生生長素過量的突變株yuc1D進行測試,結果yuc1D突變株也表現出細胞壁空間pH降低且生長受抑制的特徵。


所以,生長素過量會導致細胞壁空間過度酸化,進而抑制下胚軸生長。


那麼,從生長素到細胞壁空間過度酸化,中間還有許多步驟,是不是如我們想的,就是走「酸生長機制」呢?


首先,研究團隊想透過操控質子幫浦活性來改變細胞壁空間pH,看看會不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影響。他們使用了質子幫浦抑制劑PS-1、質子幫浦活化劑蘑菇毒素福西可辛(FC,Fusicoccin)、以及質子幫浦的天然抑制因子PP2C-D1,來測試對細胞壁空間pH以及植物生長的影響。


結果發現,質子幫浦抑制劑PS-1可以逆轉高濃度生長素導致的生長抑制;而質子幫浦活化劑FC則會進一步降低細胞壁空間pH,並導致高濃度生長素的生長抑制,但低濃度生長素則可促進生長;天然抑制因子PP2C-D1 高度表現植株在高劑量生長素下仍能生長,因為PP2C-D1抑制質子幫浦活性,使細胞壁空間pH不至於過低。


所以,過度刺激質子幫浦(FC處理或高生長素)導致細胞壁空間pH過低,抑制生長;而抑制質子幫浦(PS-1或PP2C-D1高度表現)可以拯救高量生長素產生的生長抑制效應。


最後,研究團隊建構了不同程度表現SAUR蛋白的轉殖植物,並觀察不同程度表現SAUR蛋白對植物生長的影響。結果發現,中等程度表現SAUR蛋白可促進生長,但高度表現反而抑制生長,且與細胞壁空間pH值變化相關。


到這裡已經可以下結論:不論是刺激或抑制質子幫浦,都會對細胞壁空間的pH值造成影響,進一步影響植物的生長。


如果細胞壁空間的pH值那麼重要,那提高培養基pH,是否可以逆轉高量生長素造成的生長抑制效果呢?於是研究團隊決定來測試,在高pH環境(pH 8.8)測試高量生長素是否仍然有抑制生長的效果。


結果~超讚的!他們發現,當培養基pH提高到8.8時,高濃度生長素的抑制效應幾乎完全消失,低濃度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效果變得更明顯。這些實驗結果證明了:高劑量生長素的生長抑制效應來自於細胞壁空間過度酸化,而非其他因子。


總而言之,生長素透過刺激質子幫浦來啟動細胞壁空間酸化;而適度酸化(pH ≈ 5.3)促進細胞擴張,但當pH降至4.4以下,生長反而受抑制。這也是為什麼高濃度生長素會抑制植物生長的原因。


這些發現確立了過度酸化如何導致生長抑制的機制,也解釋了生長素雙相效應的生理基礎。


所以,為什麼太多生長素,植物反而不長?一句話:太酸了啦!


參考文獻:


Wang, J., Jin, D., Deng, Z., Zheng, L., Guo, P., Ji, Y., Song, Z., Zeng, H. Y., Kinoshita, T., Liao, Z., Chen, H., Deng, X. W., & Wei, N. (2025). The apoplastic pH is a key determinant in the hypocotyl growth response to auxin dosage and light. Nature Plants. 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5-01910-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3會員
617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知道,當植物細胞感應到生長素後,細胞壁空間會因為質子幫浦活化而變酸,於是造成胞壁擴張蛋白活化,細胞就開始生長。 但是,為什麼過量的生長素反而會讓植物不長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原來植物需要「剛剛好」的酸唷!
Thumbnail
我們知道,當植物細胞感應到生長素後,細胞壁空間會因為質子幫浦活化而變酸,於是造成胞壁擴張蛋白活化,細胞就開始生長。 但是,為什麼過量的生長素反而會讓植物不長呢? 最近的研究發現,原來植物需要「剛剛好」的酸唷!
Thumbnail
「一氧化二氫」是所有生物必需的養分。雖然太多也有害處,但是大部分的時候,生物比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夠。 但是植物沒有辦法靠運動來改變自己生活環境;所以,植物只能關氣孔或主動的把根朝著有水的地方生長。 最近有科學家研究玉米找水的能力跟哪些基因有關,結果還蠻有趣的!
Thumbnail
「一氧化二氫」是所有生物必需的養分。雖然太多也有害處,但是大部分的時候,生物比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不夠。 但是植物沒有辦法靠運動來改變自己生活環境;所以,植物只能關氣孔或主動的把根朝著有水的地方生長。 最近有科學家研究玉米找水的能力跟哪些基因有關,結果還蠻有趣的!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Thumbnail
磷是植物生長和發育所需的關鍵營養元素之一。磷的缺乏對植物造成各種影響,植物會通過不同的生理和生化途徑來應對磷的缺乏。磷缺乏使植物根系增長受限,但增加了根系的測根密度和有機物質的釋放,從而增加了根部的整體生長。此外,與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長細菌的共生也能夠幫助植物應對磷缺乏。磷缺乏還導致植物代謝由初級代
Thumbnail
磷是植物生長和發育所需的關鍵營養元素之一。磷的缺乏對植物造成各種影響,植物會通過不同的生理和生化途徑來應對磷的缺乏。磷缺乏使植物根系增長受限,但增加了根系的測根密度和有機物質的釋放,從而增加了根部的整體生長。此外,與菌根真菌和植物促生長細菌的共生也能夠幫助植物應對磷缺乏。磷缺乏還導致植物代謝由初級代
Thumbnail
你知道現在我們可能要兩顆橘子,才有辦法獲得跟1950年代一顆橘子同等的養分嗎? 研究發現,現在的許多的作物養分正在大量流失,美國研究發現現在的作物跟1950年代相比,「鐵含量下降37%,維他命A下降21%,維他命C下降30%。」而高麗菜、番茄、菠菜等作物,從1914-現在,礦物質含量僅剩下10%。
Thumbnail
你知道現在我們可能要兩顆橘子,才有辦法獲得跟1950年代一顆橘子同等的養分嗎? 研究發現,現在的許多的作物養分正在大量流失,美國研究發現現在的作物跟1950年代相比,「鐵含量下降37%,維他命A下降21%,維他命C下降30%。」而高麗菜、番茄、菠菜等作物,從1914-現在,礦物質含量僅剩下10%。
Thumbnail
生物膜在生物體當中是控制物質進出的角色,細胞膜也是生物膜的一種,鈣能夠穩定膜的結構,提高細胞膜的疏水性,並增加細胞膜對鉀、鈉、鎂等離子吸收的選擇性,缺鈣的時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降低。 再加上細胞分裂需要鈣,但鈣會被固定在細胞壁當中,不容易被轉移或再利用,必須適時補充,否則會影響新細胞形成,以及植物對
Thumbnail
生物膜在生物體當中是控制物質進出的角色,細胞膜也是生物膜的一種,鈣能夠穩定膜的結構,提高細胞膜的疏水性,並增加細胞膜對鉀、鈉、鎂等離子吸收的選擇性,缺鈣的時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降低。 再加上細胞分裂需要鈣,但鈣會被固定在細胞壁當中,不容易被轉移或再利用,必須適時補充,否則會影響新細胞形成,以及植物對
Thumbnail
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葉綠素、酶、維他命、植物生長素、生物鹼......等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份,大概佔了植物體重量的0.3%~0.5%。 特別是蛋白質,氮在其中佔的含量大概是16%~18%,而蛋白質在植物生長與發育過程中又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少了蛋白質,新細胞形成就會受到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
Thumbnail
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葉綠素、酶、維他命、植物生長素、生物鹼......等有機化合物的組成份,大概佔了植物體重量的0.3%~0.5%。 特別是蛋白質,氮在其中佔的含量大概是16%~18%,而蛋白質在植物生長與發育過程中又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少了蛋白質,新細胞形成就會受到抑制,植物的生長、發育
Thumbnail
好好種出只有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孕育出來的米,是沒有技術、不具經濟價值、低階的農業。 而現代糧食生產體系正努力轉型為生物科技業,源源不絕的創意、各種意想不到的技術,但堅持不要標示,因為 這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恐慌
Thumbnail
好好種出只有陽光、空氣、水和土壤孕育出來的米,是沒有技術、不具經濟價值、低階的農業。 而現代糧食生產體系正努力轉型為生物科技業,源源不絕的創意、各種意想不到的技術,但堅持不要標示,因為 這會引起市場不必要的恐慌
Thumbnail
無農藥,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就算用農藥的人多少也會同意農藥是必要之惡,如果沒有病蟲害沒人會想去用這種東西。但說到無肥料,那就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人要吃飯,為什麼種菜不施肥呢?這樣是在虐待作物、剝削土地吧?
Thumbnail
無農藥,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就算用農藥的人多少也會同意農藥是必要之惡,如果沒有病蟲害沒人會想去用這種東西。但說到無肥料,那就會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人要吃飯,為什麼種菜不施肥呢?這樣是在虐待作物、剝削土地吧?
Thumbnail
 蔬菜跟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式的問題。站在人類角度,蔬菜跟水果都是促進我們健康的重要食物來源,但是,假如站在植物的立場來看,蔬菜跟水果究竟有什麼不同?  答案是,植物的水果是很願意被動物吃掉的,而蔬菜是牠們很不願意被吃的。  水果裡面有種子,所以植物希望動物能藉由吃牠的果實來幫牠們
Thumbnail
 蔬菜跟水果有什麼不一樣?  這不是腦筋急轉彎式的問題。站在人類角度,蔬菜跟水果都是促進我們健康的重要食物來源,但是,假如站在植物的立場來看,蔬菜跟水果究竟有什麼不同?  答案是,植物的水果是很願意被動物吃掉的,而蔬菜是牠們很不願意被吃的。  水果裡面有種子,所以植物希望動物能藉由吃牠的果實來幫牠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