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得多就變厲害?看看你正在哪個階段?】

【學得多就變厲害?看看你正在哪個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是否也有「知識焦慮症」,很多人都知道學習很重要,也透過很多書籍與課程進行學習,但學習的關鍵不是學了多少,而是能不能真正內化,變成自己的能力。


就像以前當學生時,老師講的當下都覺得我很會,但實戰時卻發現無法靈活應用;因為學習其實有「三個階段」,如果沒能順利突破,學再多也算是「表面知識」,難以發揮真正價值。


【第一階段:學會了,只代表你知道了 (5%)】

這是最初的學習方式,也就是從老師、書籍、課程、文章等地方獲取新知識。

這個階段的關鍵特徵是:「朕知道了,但不表示朕會做。」


像是我看了一本溝通技巧的書,學到了「傾聽比說話更重要」,當下覺得很有道理,但等等與同事討論工作時,幾分鐘後又開始忍不住去插嘴,這就只是「知道」的程度,還沒到「會去做」的程度。


我們很常停留在這個階段,以為學了新知識就能變好,結果發現遇到狀況時,還是回到原有的習慣方式,表示這個知識並沒有真正進入行動中。


【第二階段:動手做,才能真的開始得到價值(40%)】

學到的東西如果只是停留在腦中,沒有實際去運用,那它其實很容易就被遺忘。就像練習面試回覆時,在心中演練時都覺得自己很可以,結果真的被問到時,

還是會感覺到腦袋混亂。


這個階段的核心,就是透過持續的練習,把學到的東西轉化成真正的能力。


☆為什麼大多數人卡在第二階段?

●學了之後不思考,只是了解 → 停在第一階段

●學了之後有練習,但沒去思考如何應用到不同領域 → 卡在第二階段


☆ 如何知道自己卡在這個階段?

●知道某個理論,但遇到問題時,還是不知道怎麼解決。

●覺得自己學了很多,但實際工作時,還是感覺沒什麼進步。


☆ 那就要開始執行!

● 試著跟別人說明你所學到的知識,確認自己真的有懂

● 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不要怕犯錯或是被笑,從錯誤中進行刻意練習才能夠學得最快


【第三階段:創意+延伸+整合,變成自己的東西(55%)】

到了這個階段,學習不再只是「學會」,而是開始「整合」,「因為不只是學某個知識,而是把它與其他領域結合,創造出新的價值。」


小時候我很熱愛那些可以合體的機器人,因為他們既是個體,也是全體的一環。長大後我有天突然腦袋撞到,也想來嘗試專案合體,先透過專案設計出幾個大專案進行改善,後來等到長官們發現這些專案竟然可以合體時,那種驚訝的表情我還依稀記得,這也是別人所無法取代的經驗及力量。


因為我已不再只是重複別人的方法,而是能夠靈活運用,甚至走出自己的路去創造新的價值。


【我是真的學會了,還是只是停留在知道而已?】

學習新知識的過程,重點並不僅僅只是在學到當下的內容,而是如何透過自己的思考、實踐、延伸及整合,讓這些知識轉化為屬於自己的價值。不要只是囤積知識,而是讓知識成為你的能力。


☆ 別只是學,試著思考、應用、教導!

☆ 別只是做,試著複盤、延伸、整合!

☆ 真正的專家,就是那些能夠靈活運用知識的人!

avatar-img
興哥的職涯心得分享室
17會員
186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以去年整年來看,我有PO出200多篇文章,內容包含個人分享、工作經驗、學習心得等,而遇到最多次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一開始光想梗就快想破頭,但後來有理出一些想法,雖然還是有卡關狀況,但不至於會造成中斷。 【1. 寫文章不是求多變,而是求「優化」】 一開始寫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怎麼做,常常會這
會想要寫文章通常有很多原因,想要提高個人曝光度、想要經營副業、想要分享自己的感想跟觀點,起初我們總是充滿著動力及熱情,覺得自己能夠因此迎來自己的高峰。但寫了幾個月後發現按讚的人不多、也沒人留言,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人在乎我?」最後索性就不寫了。 但其實我們在報導中看到那些「瞬間爆紅
網路上看到這個測驗覺得很新奇,測驗結果可以用唱的,就想說也來試看看。 最後的測驗結果是一隻數字鳥,對於這個答案不感到意外,但除了歌詞寫得很用心有感以外,竟然還能夠唱給你聽,然後一聽還停不下來,旋律會一直在腦中盤繞,104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心理測驗,真的是很讓人印象深刻,有興趣的夥伴也可以去試看看。
「欸,你怎麼最近又變胖了?該不會是過年時放縱餐吃太多吧,哈哈哈!」 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對方說的時候臉帶笑容語氣輕鬆,但聽到的人卻一點都笑不出來,甚至開始懷疑:「這算是玩笑,還是找碴?」 開玩笑是一件很容易緩和氣氛的事,但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從「讓人開心」變成「讓人不舒服」。到底幽
職場上的夥伴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遇過,那種每天像拼命三郎一樣努力追求卓越的人。面對每個挑戰都全力以赴,甚至多次突破了過往公認的困難,達到新的高度與成果,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就標竿。 但奇怪的是,這樣優秀的人卻可能也會在某一天,毫無預警地大崩潰,甚至是從此淡出職場。 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一個如此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明明是嘔心瀝血做出來的完整報告,卻被長官在台上嫌到一文不值,提出的問題也都無法妥善回答,當下心理除了感到洩氣外,也搞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後來被刁過很多次,每次都在血淚中學習成長後,終於悟出了幾個重點,也整理出來提醒自己不要走回頭路。 1. 既然報告給老闆,先搞清楚
以去年整年來看,我有PO出200多篇文章,內容包含個人分享、工作經驗、學習心得等,而遇到最多次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寫什麼,一開始光想梗就快想破頭,但後來有理出一些想法,雖然還是有卡關狀況,但不至於會造成中斷。 【1. 寫文章不是求多變,而是求「優化」】 一開始寫的時候因為不知道怎麼做,常常會這
會想要寫文章通常有很多原因,想要提高個人曝光度、想要經營副業、想要分享自己的感想跟觀點,起初我們總是充滿著動力及熱情,覺得自己能夠因此迎來自己的高峰。但寫了幾個月後發現按讚的人不多、也沒人留言,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人在乎我?」最後索性就不寫了。 但其實我們在報導中看到那些「瞬間爆紅
網路上看到這個測驗覺得很新奇,測驗結果可以用唱的,就想說也來試看看。 最後的測驗結果是一隻數字鳥,對於這個答案不感到意外,但除了歌詞寫得很用心有感以外,竟然還能夠唱給你聽,然後一聽還停不下來,旋律會一直在腦中盤繞,104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心理測驗,真的是很讓人印象深刻,有興趣的夥伴也可以去試看看。
「欸,你怎麼最近又變胖了?該不會是過年時放縱餐吃太多吧,哈哈哈!」 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對方說的時候臉帶笑容語氣輕鬆,但聽到的人卻一點都笑不出來,甚至開始懷疑:「這算是玩笑,還是找碴?」 開玩笑是一件很容易緩和氣氛的事,但如果拿捏不好,很容易從「讓人開心」變成「讓人不舒服」。到底幽
職場上的夥伴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會遇過,那種每天像拼命三郎一樣努力追求卓越的人。面對每個挑戰都全力以赴,甚至多次突破了過往公認的困難,達到新的高度與成果,成為大家眼中的成就標竿。 但奇怪的是,這樣優秀的人卻可能也會在某一天,毫無預警地大崩潰,甚至是從此淡出職場。 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麼一個如此
還記得剛出社會時,明明是嘔心瀝血做出來的完整報告,卻被長官在台上嫌到一文不值,提出的問題也都無法妥善回答,當下心理除了感到洩氣外,也搞不懂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後來被刁過很多次,每次都在血淚中學習成長後,終於悟出了幾個重點,也整理出來提醒自己不要走回頭路。 1. 既然報告給老闆,先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