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看動物界母愛:犧牲是天性,還是無法選擇的宿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去年讀書會夥伴們介紹了這本書《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用力的活,燦爛的死》,書中介紹了昆蟲、海洋生物百百種,導讀完後又驚又喜的,驚訝之處在於這些生物們有著如此辛苦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慶幸自己身為人類,尤其是現代社會不像過去傳統思維,必須以繁衍、傳宗接代為首要目標。


這篇我想介紹關於動物媽媽們讓人敬佩、也讓人心疼的一面。


♀️ 動物界的母愛,讓人敬佩、也讓人心疼


當我們談論「母性」,總會聯想到無私的愛、奉獻與犧牲。

但在大自然界,母親的角色不僅僅是愛護子女,更是一場「為了生存的戰爭」,為了繁衍下一代,這些動物媽媽們必須做出更"偉大"的選擇。

這本《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透過不同動物的故事,讓我重新審視「母愛」的意義,我想寫下來,讓拜讀的女性們一起來思考,這樣的犧牲,真的必要嗎?


① 蠼螋:母愛的終極奉獻——把自己變成孩子的第一頓飯

raw-image

圖片來源:新足跡


蠼螋(ㄑㄩㄝˊ ㄙㄡ)也可叫牠『剪刀蟲』,牠是昆蟲界少見具有母愛的物種之一。

因為牠們不只細心照顧卵,甚至等到孩子孵化後,會讓自己的身體成為孩子的第一頓養分——讓小蠼螋啃食自己的身體,直到完全被吃光。這種母愛無疑是極端的,但換個角度想,這是否也是一種「別無選擇的犧牲」?


💡 人類の反思:女人就該「燃燒自己,照亮孩子」嗎?

讀到這段時,我想起小時候和爸爸媽媽吃飯,總是說那個好吃、那個好吃,媽媽都會把魚肉最精華的部份讓給我們小孩子,但剪刀蟲更是偉大,直接把自己奉獻給孩子。在人類社會中,我們雖然不會真的「把自己獻給孩子吃」,但卻常聽到許多母親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與個人生活

當母愛被過度歌頌,身為女性是否還有選擇自己夢想的權力?



② 母蚊:吸血只是為了養育後代,付出的代價卻是生命


我好討厭蚊子,睡覺被干擾就算了、還把腳釘的像紅豆包(很多人都很討厭蚊子吧!),直到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只有母蚊才會吸血,而這不是單純因為牠們肚子餓,而是為了孕育下一代

母蚊原本以花蜜維生,但當牠們準備產卵時,必須吸食血液來獲取足夠的蛋白質,這使得牠們冒險進入人類家中,甚至因此喪命


💡 人類の反思:「生育懲罰」是不是現代社會的母蚊現象?

這樣的付出,讓我想到人類社會中,女性為了家庭與孩子而承受的壓力。

記得在【台灣女性的自由與文化差異:阿拉伯、菲律賓、日本與韓國的生活比較,看見女性的不同命運 】文章中有提到韓國女性的『玻璃天花板』現象,很多女性在生育後面臨職場困境,晉升機會變少、薪水成長停滯,甚至可能被解雇,就像母蚊子一樣,她們為了下一代付出一切,卻承擔了更大的風險。


難道母親就應該比父親承受更多的生育代價?

我們是否可以建立更友善的環境,讓母親不會因為育兒而失去自身的發展?



③ 母鮟鱇魚:靠自己養家撐起一切,還要養廢物丈夫?


深海中的母鮟鱇魚,體型可達 40 公分,而雄魚僅 4 公分,而且一輩子會依附在母鮟鱇魚身上,靠吸食牠們的血液存活

因為雄魚沒有狩獵能力,也無法獨立生存,唯一的價值就是負責繁衍後代。最後,雄魚甚至會與母體融合,變成牠們的一部分(能夠靠射精就擁有下半輩子的耍廢人生,太好命了~~)。


💡 人類の反思:「當媽媽,又當爸爸」,難道女人就該無條件扛起一切嗎?

這讓我想到現代社會中,也有部分女性在「一肩扛起所有責任」,為家庭與伴侶付出一切的案例,像是單親職業婦女,或是遇到沒有責任感的丈夫…

這些女性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負責經濟支出、家務、甚至要「照顧」伴侶。這樣的模式是愛是不會長久的,需要重新定義家庭責任,讓女性不再是唯一的「支撐者」



④ 章魚:一生只愛一次,最後為孩子犧牲生命


許多海洋生物透過產出大量魚卵來提高存活率,但章魚母親選擇了「用生命來保護孩子」。母章魚會在岩石縫隙中產卵,然後一個月不進食,日夜守護,直到孩子孵化為止最後因為體力耗盡而死


💡 人類の反思:「為孩子犧牲一切」應該是母愛的唯一定義嗎?

在傳統價值觀中,「偉大的母親」往往和「犧牲自己」畫上等號。

舉例來說我的媽媽在結婚生下我後,就離開了職場,一心一意扶養我們長大,我常問我媽,如果人生重來一次,還會選擇生小孩嗎?我常在想母愛應該只有這一種方式嗎?女性是否可以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能愛自己?

如果社會對母親的期待不再是「無私奉獻」,那能不能讓更多女性在成為母親的同時,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



⑤ 人面蜘蛛:母親的宿命,等待餌食上門,卻吸引小白臉


雌性的人面蜘蛛一旦當了母親,就會在秋末冬初產卵,會用枯葉包裹保護肚子裡的孩子。但牠們無法活過冬天,只能在嚴苛的環境中等待獵物上門,甚至,如果你在蜘蛛網上看到其他的小蜘蛛,那些都是雄性的小白臉,來分一杯羹的。


💡 人類の反思:「等一個人長大」,但女人有多少青春可以等?

常在不健康的關係裡看見女生單方面的「等待」,像是有聖母情節般地,等待伴侶長大、等待家庭變好、等待孩子獨立,但最終卻發現自己的青春與機會早已消逝。這種耐心與堅持,就像女性在家庭與職場之間「等待機會」的處境。

我們應該停止無謂的等待,主動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拿回選擇權



🤰 總結:母愛是一種選擇,而不該是枷鎖與宿命!

raw-image

《全世界最感人的生物學》讓我看見動物界母親們驚人的奉獻,但也提醒著我們反思:「母性光輝」的本質,真的應該與犧牲畫上等號嗎?


在大自然中,這些動物媽媽們別無選擇,只能遵循演化的本能…但,幸運的是我們身而為人,在人類社會中(或是台灣現代社會),女性擁有了選擇權,不再是「無私奉獻」成為唯一的期待


我們可以是母親,但我們不應該被母親的角色定義人生。


透過這本書,我看見了大自然的殘酷與美麗,也希望全天下的女性能夠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並不是只有「付出」,每位女性也值得擁有「成就自我」的機會


共勉之!


🌟🌟🌟下集預告


接下來下一篇文章要來聊聊去年讀書會中,夥伴們分享的好書【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不靠靈巧也能創造億萬業績的祕密】,裡面有許多值得學習的觀點,讓妳在職場中無往不利的秘訣敬請期待!


如果有什麼想探索的主題,也歡迎留言給我,我會盡所能分享給你

 

加拿大生存日記,現正上映中!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eriene.chen/

🍁加國の日記限動 https://reurl.cc/5D9jo6


後記

🎈 狂賀!✧*。٩(ˊᗜˋ*)و✧*。感謝 方格子 vocus 編輯群 🎈

🎊本篇文章於2025/3/12入選【即時精選】

持續用心寫好文和大家分享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霖感在路上
51會員
57內容數
靈感很狡猾,常不經意就從腦中溜走,還好有霖感可以抓住它。 這裡會有書評、教學、職場、旅遊、音樂、詩,和可能不怎麼美味的心霖雞湯 與你共飲!
霖感在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這是一本探索女性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掌握生育權的主題書。隨著現代女性在職場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面對「是否生育」這個重要決定,尤其是當事業、生活目標或是個人需求未必能與生育計劃同步時,讓妳的「卵子」凍齡、讓時間停佇、保留生育選擇權的選項。
Thumbnail
2025/03/17
這是一本探索女性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掌握生育權的主題書。隨著現代女性在職場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面對「是否生育」這個重要決定,尤其是當事業、生活目標或是個人需求未必能與生育計劃同步時,讓妳的「卵子」凍齡、讓時間停佇、保留生育選擇權的選項。
Thumbnail
2025/03/14
讀完《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不靠靈巧也能創造億萬業績的秘密》後,發現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公關技巧的教科書,更深刻探討女性職場與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女性要如何運用高效的溝通策略來打破性別框架、實現自我價值,並成功地建立人際網絡,進而達成事業上的突破。
Thumbnail
2025/03/14
讀完《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不靠靈巧也能創造億萬業績的秘密》後,發現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公關技巧的教科書,更深刻探討女性職場與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女性要如何運用高效的溝通策略來打破性別框架、實現自我價值,並成功地建立人際網絡,進而達成事業上的突破。
Thumbnail
2025/03/13
在《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中,小川愛莉以高情商和精湛的社交技巧,教會女性如何在職場上建立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從曝光效應到精準的禮物選擇,再到用心經營人脈,這些策略不僅讓她在公關界脫穎而出,也能幫助你在職場、創業或社交場合無往不利。想了解如何提升人脈關係並創造長久影響力嗎?來看看她的成功秘訣
Thumbnail
2025/03/13
在《日本第一女公關的人際溝通術》中,小川愛莉以高情商和精湛的社交技巧,教會女性如何在職場上建立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從曝光效應到精準的禮物選擇,再到用心經營人脈,這些策略不僅讓她在公關界脫穎而出,也能幫助你在職場、創業或社交場合無往不利。想了解如何提升人脈關係並創造長久影響力嗎?來看看她的成功秘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人類對生物資源的不當利用,往往對生物多樣性造成許多影響,那麼我們是否能以繁殖個體填補這些傷害呢?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我的體會與感悟 第一次看著鳥類在我手中死去的時候,很難過。當時祂滿嘴都是螞蟻,身體從有溫度到冰冷。 後來看多了,數量一多,就漸漸麻木了,因爲不可能看到一隻就哭一次,這樣很快就會沒有力氣,還是把那些力氣花在可以做出更多改變的地方可能比較有希望。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 很多人可能會説人都吃不飽了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值得學習的精神嗎?由日本生物學者稻垣榮洋所創作的《生物轉大人的種種不可思議》一書之中,就以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方式,反思人類的生活。提到生物學,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好像很深奧,然而這本書讀起來意外的很輕鬆,而且常常會有讓人讀了點頭如搗蒜的內容,個人覺得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Thumbnail
讚誇?珍惜?破壞? 大自然生態系 自體的生態系 可也保之如常? 道德的生態系 誰將與共維繫?
Thumbnail
讚誇?珍惜?破壞? 大自然生態系 自體的生態系 可也保之如常? 道德的生態系 誰將與共維繫?
Thumbnail
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書籍《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探索了蜜蜂的演化、與花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從授粉行為到蜂群崩壞症候群,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專業知識。閱讀本書可以啟發人們保持彈性多元、因時應變,並意識到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佳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生物學家索爾.漢森的書籍《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探索了蜜蜂的演化、與花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的重要性。從授粉行為到蜂群崩壞症候群,本書提供了深入的專業知識。閱讀本書可以啟發人們保持彈性多元、因時應變,並意識到互利共生是大自然最佳的生存策略。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在大自然現象中的掠奪, 也許在更高意識的角度裡是為了互相平衡。 但在有限生命的眼裡則是弱肉強食,只能你死我活。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你我之所以一直還待在這裡, 是因為看不見其它和萬物可以一起生存的方式。 看動物撕裂護食,甚或犧牲自己保護幼雛, 看看自己,所為和野生動物有哪裡不同嗎? 如果肉身是你!那
Thumbnail
一隻小象受到侵犯時,象群會憤而群起攻之。 一隻胡蜂受到攻擊,所有的蜂都會傾巢而出。 動物和昆蟲為了活著,會不惜一切代價與敵對一方奮死一博 
Thumbnail
一隻小象受到侵犯時,象群會憤而群起攻之。 一隻胡蜂受到攻擊,所有的蜂都會傾巢而出。 動物和昆蟲為了活著,會不惜一切代價與敵對一方奮死一博 
Thumbnail
萬物生命吃剩的,才是人類的。
Thumbnail
萬物生命吃剩的,才是人類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生物課本 講述生物學的觀念的書籍,完全不是我會主動去看的書,但我是被他的封面給騙到了,封面上有好幾種動植物、人類所以我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本在講各種不同動物如何生存之類的內容,但其實不是。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生物課本 講述生物學的觀念的書籍,完全不是我會主動去看的書,但我是被他的封面給騙到了,封面上有好幾種動植物、人類所以我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本在講各種不同動物如何生存之類的內容,但其實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