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二○○三年,金融海嘯發生之前,黃先生的事業一帆風順,在大公司擔任高階主管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因為大環境的不景氣而被資遣。不過,他沒有沮喪,因為不久之後,他就被另一家公司網羅,準備另謀高就。就在入職的前幾天,他突然遲疑了,他想到家鄉的老母親七十八歲了,不知怎麼的,他內心升起一股回家照顧老母親的念頭。


黃太太支持先生的決定,黃先生沒有後顧之憂,幾天之後就獨自返回屏東照顧獨居十年的母親。回到家的那一刻,黃先生有說不出的感動,年輕時為了前途而離巢,中壯年因心繫母親而歸巢,母親在他一去一返之間沉默的老去。黃先生說,時間無聲也無情,記得上次回來,老母親還記得藥要怎麼吃,下一次返家,她就糊塗了,黃先生非常哀傷,因為老母親沒有等到兒子更多的功成名就,而是等到自己生命的盡頭。


黃先生在屏東照顧老母親的起居,志工身份也沒有拋下,他常常把村裡的老人聚集起來一起照顧,讓出外工作的年輕人能夠安心。黃太太與孩子在高雄工作和讀書,五年後,黃先生終於等到太太退休搬回屏東老家跟他一起盡孝道、一起做志工。夫妻倆把多樣慢性病纏身的老母親照顧得無微不至,老母親沒有失智、沒有失能,每天固定服藥吃飯休息睡覺,身體健康維持得很理想。


黃先生說,因為被資遣所以讓他思考人生的意義,從前以為事業成功就是讓父母有面子,就是報答父母恩,可是事業越成功,回家的時間就越少,父母一年看不到孩子一次,也許他們並不希望孩子如此「成功」,他們只希望能常常看到孩子,聽見孩子的聲音,只是有時連一通電話都是奢侈。自覺對母親做得不夠,黃先生決定放棄另一個高薪的工作邀約,毅然回到老家,他說陪伴母親的這段時光,是自己一輩子最高光的時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黃先生與黃太太不僅照顧自己的老母親,他們走進社區,關心獨居老人,也為老人家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不會孤獨老去。照顧別人的長輩,別人的長輩就來照顧我們的孩子,黃先生說,他跟太太每天都很忙,對孩子總有一份歉疚,但是孩子跟他們說,「你們好好陪伴阿嬤和老人,我們都很好,我們會好好照顧自己來成就你們。」


黃家的孩子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遇到很多貴人,這些貴人有的是路上偶遇的陌生人,一次的因緣際會就成了提攜自己的伯樂善知識。老智者常說,把別人的父母和孩子當成自己的家人來照顧,在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老天爺就會派出強而有力的貴人來照顧我們的家人,那是善的循環,因為樂於付出的人永遠不會匱乏。


#知足是大富

#付出是大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61會員
2.0K內容數
修養躁動不安的心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7
桂花頂著三十八度的高溫徒步到山上一戶獨居老伯伯的家探視,手上還抱著一箱蔬果,有雞蛋小白菜絲瓜和香蕉。看見老伯伯水槽的髒碗盤順手洗起來,把雞蛋放入冰箱,千叮嚀萬交代之後才離開。那是桂花每個月的行程之一,還有上街頭宣傳捐贈骨髓血液建檔,以及淨化環境,都是桂花的固定勤務。 桂花說會走入慈善是因為小兒
Thumbnail
2025/05/07
桂花頂著三十八度的高溫徒步到山上一戶獨居老伯伯的家探視,手上還抱著一箱蔬果,有雞蛋小白菜絲瓜和香蕉。看見老伯伯水槽的髒碗盤順手洗起來,把雞蛋放入冰箱,千叮嚀萬交代之後才離開。那是桂花每個月的行程之一,還有上街頭宣傳捐贈骨髓血液建檔,以及淨化環境,都是桂花的固定勤務。 桂花說會走入慈善是因為小兒
Thumbnail
2025/05/07
海倫是一位好命的貴婦,童年家境富裕,爸爸是一位成功的雜糧商,海倫從出生到嫁人,生活不愁吃穿。長大後的海倫嫁了上進的好人家,先生經商,家裡總共有四個佣人,各司其職,海倫完全不需要張羅家務,只需要做好她的股票經紀工作就好。海倫說,每天下班回家吃佣人煮的飯後就上樓追劇到晚上十二點,隔天早上吃完早餐直接到辦
Thumbnail
2025/05/07
海倫是一位好命的貴婦,童年家境富裕,爸爸是一位成功的雜糧商,海倫從出生到嫁人,生活不愁吃穿。長大後的海倫嫁了上進的好人家,先生經商,家裡總共有四個佣人,各司其職,海倫完全不需要張羅家務,只需要做好她的股票經紀工作就好。海倫說,每天下班回家吃佣人煮的飯後就上樓追劇到晚上十二點,隔天早上吃完早餐直接到辦
Thumbnail
2025/05/07
阿梅在鄉裡的牛皮工廠做了二十年又四個月,賺到一間房子就不良於行了。那時候兒子女兒常常請假載她求醫,只要有機會好起來,再遠也去看,看了整整一年,還是沒有多大起色。有一天,女兒載她到老人活動中心參加活動,聽到志工說淨化環境的好處,原本就喜歡到處做義工的阿梅,當下就決定要做資源回收。 阿梅一跛一跛推
Thumbnail
2025/05/07
阿梅在鄉裡的牛皮工廠做了二十年又四個月,賺到一間房子就不良於行了。那時候兒子女兒常常請假載她求醫,只要有機會好起來,再遠也去看,看了整整一年,還是沒有多大起色。有一天,女兒載她到老人活動中心參加活動,聽到志工說淨化環境的好處,原本就喜歡到處做義工的阿梅,當下就決定要做資源回收。 阿梅一跛一跛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原以為沒有標到案是失業。 周遭的人都知道我會失業,剛好周遭的人都有工作機會,都紛紛地提供工作給我,像是代課老師或是餐廳的行政助理,很溫暖有被接住的感覺。 但峰迴路轉,經理標到其他案子,而且可以在家工作,剛經理致電給我和我談了一下新案子的內容,之前我有跟她說這一兩年我白天會去上師資培訓的課,有鑑於
Thumbnail
他今年四十,兩個女兒的父親,父母都還健康,妻子也做到主管職,他常心想,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但他心裡那種不高不低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職場上,再往高位去,他怕自己沒那個能耐,但在主管職,不升上去也沒有人會讓你一直坐在現在的位子。 昨天與頂頭上司的例會,主要是談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他實在不
Thumbnail
他今年四十,兩個女兒的父親,父母都還健康,妻子也做到主管職,他常心想,自己真是太幸運了。 但他心裡那種不高不低的感覺始終揮之不去。職場上,再往高位去,他怕自己沒那個能耐,但在主管職,不升上去也沒有人會讓你一直坐在現在的位子。 昨天與頂頭上司的例會,主要是談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他實在不
Thumbnail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因為是家中長女,父親身障,不得不回到工程師身份工作。於去年經歷了一份主管很奇怪的公司工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廢文-2")離開後,在年底應徵上了一家公司的後端工程師工作,在裡面待一直到現在(還會繼續待下去啦XD)。 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也思考了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好久沒回來這裡了。因為是家中長女,父親身障,不得不回到工程師身份工作。於去年經歷了一份主管很奇怪的公司工作(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廢文-2")離開後,在年底應徵上了一家公司的後端工程師工作,在裡面待一直到現在(還會繼續待下去啦XD)。 今天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也思考了現在的狀況以及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黃同慶慶聲若響: 提問: 最近我剛接任一個部門的經理,成員中有位是公司創業期元老級員工,早年對公司相當有貢獻。他的家境相對優渥,對目前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本身不想改變現狀,只希望能準時下班陪伴家人。換言之,他安步當車,也沒出錯,但也沒有意願去改變現狀。
Thumbnail
黃同慶慶聲若響: 提問: 最近我剛接任一個部門的經理,成員中有位是公司創業期元老級員工,早年對公司相當有貢獻。他的家境相對優渥,對目前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本身不想改變現狀,只希望能準時下班陪伴家人。換言之,他安步當車,也沒出錯,但也沒有意願去改變現狀。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有一個人在職場上總是高高在上,身份地位無不受人羨慕和推崇。突然有一天,那個人無預警從雲端掉下來,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好戲,如果那個人是我們,我們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重新站起來,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重新鋪一段未來的路? 有一男子,五十歲那年被公司裁員,原本擔任研發部門資深經理的他,突然被通知隔天不用來上班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