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風格

含有「領導風格」共 2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是梅克爾閱讀心得的最後一篇,從梅克爾的領導風格,尤其是她卓越的換位思考能力,我們可以追溯溫暖的家庭氛圍與科學家思維對她的雙重影響,塑造她成為罕見的、能夠平衡人性與理性的領導人。「彎腰、彎腰、再彎腰,但是不要折斷腰了。」方濟各的這句智慧箴言,恰好成了梅克爾的政治生涯最好的註解。
Thumbnail
4/5《自由》
《自由》進入中後段,梅克爾回顧數起重大歷史事件,以及與多位國際政治要角的交鋒與互動,包括:初識歐巴馬、次貸危機、烏俄衝突。此外,書中更提到梅克爾在G20高峰會前,與前教宗方濟各討論氣候變遷議題的經歷,如今讀來尤顯溫暖、感人。而貫穿這些重要時刻的,是梅克爾在內政與外交上,始終不卑不亢、謹守原則的韌性。
Thumbnail
4/5《自由》
更加了解自由的定義了~ 🤭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創文者雪源 嗯嗯!我想是的~~
在梅克爾的親筆自傳中,前德國總理平實回望了自己的成長背景,細膩描繪了身為女性、牧師子女遭遇的挑戰,以及一名前東德人在統一前後的德國社會面對的衝擊。本文將聚焦於她如何將性別與身分的限制,轉換成對人民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力,不只善於溝通,更透過務實的科學家思維,有效化解複雜的社會困境。
Thumbnail
5/5《自由》
一位曾經共事的夥伴準備再次轉職,談起過往第一份工作的主管與影響時,讓我深刻看見職場早期的「習慣養成」,其實很多時候不只關乎個人努力,更來自於環境、風格與制度的「格式化訓練」。這篇文章,記錄我從觀察、理解到陪伴他的過程,也思考作為主管,我們究竟能不能成為那位真正給出解藥的人。
Thumbnail
覺察自己是不是「控制狂型主管」,不是為了自我批判,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帶人,並讓自己和團隊都過得更好。 本文運用10道題目,協助讀者覺察自己是否有微型管理傾向,做出改變。
Thumbnail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市場波瀾。川普究竟是瘋人或是談判高手?從這場關稅攻防戰看來,川普許多看似衝動的決策,其實背後蘊藏著深厚的心理策略。而馬斯克的作風,正好呼應川普這種「不按牌理出牌」卻依然成功的作風。從心理學與書本出發,我們不僅能看見政策背後的算計,更能讀懂權力場上的人性風景。
Thumbnail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4/21
不知道川普到底是瘋還是談判高手,到處都有太多的觀點解讀,我只能說依商業角度來看,他的確把經營國家當成經營公司,所以很多策略維持一貫風格,就是當「國家政策」當成「商業策略」的方式操作時,人民受不受的了了...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Emma Tsai 對啊...商場上重利益,但如果沒有讓人民也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果實,就會變成可怕的帝國企業,只有執政者佔盡利益...
我們常以為「標竿」是很會做事的人,但真正影響我們的人,可能只是某個時刻做了一件打動你的事。在這篇文章中,我整理了三位夥伴的真實故事:一位給你自我對話練習的主管、一位總是拉高標準的學姐、一位能力極強卻溫和指引的主管。他們不是因為厲害而成為標竿,而是因為,他們曾經讓某個我們,想變得更好。
Thumbnail
綜觀商業或國際政治場域的領導人,無不講究「快、狠、準」,或如馬斯克那般強勢高調。但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卻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不靠煽情的演說,不爭鋒出頭,卻能長年穩住歐洲局勢,成為德國最受信任的總理之一。梅克爾的領導力,來自家庭教養中習得的溫柔包容、對語言與溝通的深刻信念,以及對科學與真理的堅持。
Thumbnail
4/5《自由》
本文是《馬斯克傳》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馬斯克就像是普羅米修斯,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篇章,卻無法永遠擺脫風暴的糾纏—這風暴是他自己的,也是全人類的。就個人來說,馬斯克等不到海克力士讓他從日復一日的酷刑之中解脫;就全人類來說,馬斯克的一舉一動,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漣漪。
Thumbnail
5/5馬斯克傳
小愛-avatar-img
2025/04/03
看了妳的推薦後很想閱讀,深入認識一下這個天才狂人!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3
小愛 謝謝您的喜歡!紙本書有點厚,推薦讀電子版~ 無論如何,讀完發現相比媒體上的報導,這本書能帶來更立體、全面的了解~
調查顯示,30.8%的員工表示「不喜歡主管的領導風格」是離職主因,而最受不了的第一名是控制狂型主管。從我過往擔任企業HR時所做的離職面談中的確有這樣跡象;而現在在教練和教學時,也遇過許多傾向高度控管的主管,對於自己的時間分配和團隊狀況都有深刻的無力感。本文探討若自覺是控制型主管,可以如何調整自己。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