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富豪遇上僧侣 by 朱利安·赫姆森 读后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这是我在阅读《我可能错了》之后的另一部与泰国僧侣相关的书。这两本书同样取材于真实经历,并且在许多情境上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僧侣所传授的教导和寓言故事。然而,即便如此,读者仍能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

本书讲述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虽然坐拥千万财富、豪宅名车,却在个人生活中并不幸福。他与前妻、女儿的关系紧张,是个工作狂,沉迷于无尽的名利追逐,却始终感到空虚和不满足。在一次度假安排下,他踏上了泰国森林寺庙的三周修行之旅。从最初的抗拒到逐渐接纳、学习、领悟、放下,他慢慢学会如何摆脱物质的束缚,体验到真正的幸福、正念、成功、教育与生命的意义。

尽管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大致能猜到它的主题以及想要引导我们的方向,但在某些章节中,我仍然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和感悟。


关键启示:满足、渴望与嫉妒

书中指出,满足是一种内在的决定,而非取决于他人、财物或外在因素。无止境的渴望只会带来无止境的痛苦。我们可以选择简单的快乐与满足,而不是陷入与他人的比较之中,让自己因嫉妒而受苦。这一点让我深有感触。在过去两年里,经历了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变化后,我逐渐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渴望,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不再与他人比较,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喜好和生活。当一切回归简单,满足也随之而来。


人生的意义:活在当下

书中借由孩子们嬉戏的画面,展现他们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人生意义,并专注于当下。孩子们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束缚,而社会却按照既定的标准塑造他们,让他们渐渐失去最珍贵的东西——自由、无忧无虑和纯粹的快乐。作为一名父亲,我对此感同身受。曾经,我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然而,当他们步入学龄,我对他们的期待也随之增加,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直到我发现,孩子脸上的笑容逐渐减少,我才意识到,我们正在偏离人生的真正意义。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孩子的健康与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当我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欢笑时,我也能由衷地感受到喜悦。


其他核心概念:正念、感恩、无常

书中还提到了正念、感恩和无常。虽然未深入探讨,但透过寓言故事,读者依然能够有所体会。我用了大约 1-2 天就读完了此书,它的语言简练易懂。但更重要的是,每个章节结束后,我都会停下来,静静地体会书中所传达的智慧。


适合谁阅读?

无论你是创业家、上班族,还是正在寻找人生意义与满足感的人,我相信这本书都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对心灵成长、个人成长、正念修行、人生智慧等话题感兴趣,这本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

內容總結
当富豪遇上僧侣
4
/5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大家好, 我是马克先生。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沙龙。我将在这儿写一些我的人生点滴与感触,也会不定期分享各类的书籍读后感。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马克的人生书语 的其他內容
邁入40歲,感受到職業生涯瓶頸?科技業高壓下,流體智力下降,感到迷惘與焦慮?本文分享《重啟人生》的啟發,如何透過理解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的轉變,重新定義成功,簡化生活,建立深厚人際關係,開啟人生下半場的精彩篇章。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離職前的兩個月空窗期裡的心路歷程,從對忙碌的依賴到重新定義自我價值,以及如何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我,最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孩子的生日願望只是一包薯片,卻讓爸爸重新思考幸福的真諦。文章描述了親子間溫馨的互動,以及對簡單快樂的感悟。
一位半導體工程師在職場20年後選擇辭去高薪工作,追求人生新方向的故事。文章闡述了作者重新審視人生價值觀的過程,以及如何從一首歌中獲得啟發,鼓勵讀者勇敢追逐夢想,別讓舒適圈禁錮人生。
邁入40歲,感受到職業生涯瓶頸?科技業高壓下,流體智力下降,感到迷惘與焦慮?本文分享《重啟人生》的啟發,如何透過理解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的轉變,重新定義成功,簡化生活,建立深厚人際關係,開啟人生下半場的精彩篇章。
本文描述了作者在離職前的兩個月空窗期裡的心路歷程,從對忙碌的依賴到重新定義自我價值,以及如何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我,最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孩子的生日願望只是一包薯片,卻讓爸爸重新思考幸福的真諦。文章描述了親子間溫馨的互動,以及對簡單快樂的感悟。
一位半導體工程師在職場20年後選擇辭去高薪工作,追求人生新方向的故事。文章闡述了作者重新審視人生價值觀的過程,以及如何從一首歌中獲得啟發,鼓勵讀者勇敢追逐夢想,別讓舒適圈禁錮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忙碌工作之餘,如何找到平衡生活的文章。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忙碌的工作日中,和太太一起去菩薩寺走走放鬆,然後回來忙碌的準備工作的故事。文章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智慧。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他一直以為修行是要讓他體悟什麼很高的人生哲理,直到最近他才體會到,原來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感受到「 愛 」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瑞典籍作者從成功的商界生涯轉變為成為森林僧人的故事。透過作者的經歷,探討了成功與快樂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控制與不確定性的分析。文章以作者的生命經驗啟發讀者,希望透過他的生命故事,能將正能量和智慧散播下去。文章強調放下控制,並以當下的智慧面對不確定性。同時也提倡尊重他人,與人為善。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忙碌工作之餘,如何找到平衡生活的文章。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忙碌的工作日中,和太太一起去菩薩寺走走放鬆,然後回來忙碌的準備工作的故事。文章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和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智慧。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他一直以為修行是要讓他體悟什麼很高的人生哲理,直到最近他才體會到,原來他所需要的其實是感受到「 愛 」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簡單一句話,卻蘊藏了絕頂智慧。  榮獲多項獎項的書籍《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納提科在26歲事業有成之際,選擇拋下一切,到泰國森林展開17年的出家生活。對他來說,「成功和快樂,是兩回事」(p.15),能夠在年紀輕時得到跨國大企業財務長一職是成功的,但他並不快樂,也踏上了朝向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瑞典籍作者從成功的商界生涯轉變為成為森林僧人的故事。透過作者的經歷,探討了成功與快樂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控制與不確定性的分析。文章以作者的生命經驗啟發讀者,希望透過他的生命故事,能將正能量和智慧散播下去。文章強調放下控制,並以當下的智慧面對不確定性。同時也提倡尊重他人,與人為善。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