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有一天,當醫生宣佈你的生命所剩不多時,最後的那些日子,你會想怎麼過?

 

有一天,醫生就向這本《我可能錯了》的作者宣布這個壞消息。作者是一位從小家境優渥的瑞典人,年紀輕輕就成為一位成功的經濟學家。他在 26 歲那年因受到內心指引,選擇放棄即將成為跨國大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ㄧ職,拋下一切到泰國、英國、瑞士的森林寺院修行十七年。後來他還俗回到瑞典,親身經歷人生中的狂風暴雨,不但要適應現代社會,還要跟憂鬱症和漸凍症搏鬥。


在作者還俗返回瑞典後,因為不適應現代的生活而引發憂鬱症,過了十八個月後,才重建曙光。他的僧人朋友鼓勵他走出去,向外開始授課和演說,與大家分享他當十七年森林僧人所學到的信念。因此他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才走出憂鬱症的黑暗。在一個電視台上的訪問,主持人在節目尾聲問他,是否有特別渴望的事?他說他期待談戀愛。二星期後,他就遇到命中註定的另一半。


後來當他們決定結婚時,他在婚戒上刻上一句,連珠寶商都打趣著說,那是他聽過最不浪漫的一句話:「這也會過去」。佛陀談「無常」,因為沒什麼是恆久不變的,這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如果當下是痛苦,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它會過去。如果當下是快樂,就好好享受當下,因為它也會過去。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寫照。


作者在婚戒上刻下「這也會過去」提醒彼此,時間有限,所以珍貴。我們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珍惜每一次機會、每一個相處時光,每一位在我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因為不論好壞,都會過去。


十年前,因為前夫外遇,我決定離婚,因此被迫賣掉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家。長期以來故作堅強的我,這事件變成打趴我的最後一根稻草,引發憂鬱症,從此我就像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隧道中。我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對未來感到絕望,痛不欲生的我,自殺曾出現在我的選項。


好在當時的室友不曾對我說過,會造成二次傷害的話語。她只是時不時會問我吃飯沒?她要出門買菜、看電影、散步時會邀我一起、或者提醒我要起床走動走動。現在再回頭看這一段走得很辛苦的路,我很感謝當時幾位好友,都用不同的方式幫助我和抓住我。


我也很慶幸我沒有放棄自己,想盡辦法每天往前走一步。頭幾年的我,花很多時間和金錢對外尋求幫助:一開始看精神科、吃抗憂鬱症的藥,但後來因為不同的抗憂鬱症藥物有產生不同的副作用 (感覺情緒麻木、不是一直睡,就是很累卻睡不著、有自殺傾向、水腫很厲害、變很胖),後來為了停藥而尋求其他療法 (中醫、整脊、自然療法、催眠、頌缽音療、芳療、花精、能量療法、各種運動等等),真的是想盡各種辦法,好不容易才慢慢看到那個黑暗隧道,盡頭的那一點的光。


現在回頭看,十年,也這樣過去了。比起那時的我,現在,我很平靜且感恩。因為自己走過來了,現在較能夠理解正受配偶外遇之痛、離婚之苦、或是憂鬱症之擾的人,他們的心情。我能給予一些建議和安慰,鼓勵和支持,來幫助他們慢慢走向更好的未來。


另一方面,我也走到開始要經歷周遭親友離別的年紀。2022年小姑姑離世,2023年大姑丈離世,二姑丈因胃癌動手術、二叔因胰臟癌可能只剩不到半年的生命、我的親身母親也被診斷乳癌二期。


而本書作者也於2022年去世。我對死亡看得很開,不論是對親友的離去或是我自己的生命,也許因為我一直認真過著我想要的生活,也一直不斷提醒自己,珍惜每個當下,接受每一件事的發生,到生命終點時,只要我對得起自己就夠了。


作者提醒我們必須看清:成功與快樂是二件事。人生本就充滿不確定,如何才能安然的信任、坦然面對未知、如何能過上更自由、更有意義的生活,學習與生命共舞,不再一味以控制或抗拒的方式應對,跳脫被恐懼支配。 因為,這一生擔心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發生過,而大多數已經發生的事,我們永遠無法預料。


作者從他還俗到過世只有短短十四年,從他被醫生判定漸凍症後只剩不到五年的生命,面對所剩生命不多的事實,這本書成為他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個禮物。透過自身經歷的人生逆境所轉化的體會與心得,與讀者分享如何面對未知的明天、生命的低潮、對自我的不滿、以及在死亡跟前難以忽視的不安及恐懼。


作者的故事值得我們借鏡,透過學習別人的經歷,來提醒自己,如果能夠早一點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也許就能早一點開始活的淡然自在,並且早一點成為我們在這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


那就不虛此行了。

 


謝謝你與我一起共享這本 《我可能錯了》。

也衷心希望每個人都從自己開始,走進為你敞開的每扇大門。

我們下次見。

 

歡迎您分享本篇文章,請記得標明出處。All right reserv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莎姐的矽谷茶棧
16會員
19內容數
以前很愛看書的我,終於發現自己很久沒看書了。2024年設定一個每月讀二本書和寫二篇讀後心得的目標,重新學習寫作,後經友人推薦來方格子開房間。我的部落格從2000年左右開始寫,從PC Home電子報、無名小站、Blogger、到現在的WordPress,單純記錄日常生活點滴。www.SabrinaHuang.com
莎姐的矽谷茶棧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7/15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6/28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她面對生活挑戰時展現的勇氣和堅持。從成長過程到面對職場、婚姻和人生挫折,作者通過自己的經歷,表達了對生活的勇敢面對。文章中也提到了一個即將舉行的女力營活動,將由多位女性領域專家分享相關主題。
Thumbnail
2024/06/28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她面對生活挑戰時展現的勇氣和堅持。從成長過程到面對職場、婚姻和人生挫折,作者通過自己的經歷,表達了對生活的勇敢面對。文章中也提到了一個即將舉行的女力營活動,將由多位女性領域專家分享相關主題。
Thumbnail
2024/06/15
矽谷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擁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裔、膚色、語言和文化的地方。本文介紹了矽谷的多元性,並探討了工作、生活和社交圈的影響。鑑於矽谷的特殊性,本文還提到了一些當地的社會問題和生活困境。作者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分享了他在矽谷生活的見聞,讓讀者能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地區。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2024/06/15
矽谷是一個獨特的地方,擁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族裔、膚色、語言和文化的地方。本文介紹了矽谷的多元性,並探討了工作、生活和社交圈的影響。鑑於矽谷的特殊性,本文還提到了一些當地的社會問題和生活困境。作者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分享了他在矽谷生活的見聞,讓讀者能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地區。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這本書透過作者的17年森林僧人生活,分享他對人生智慧的見解,包括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接受可能錯誤及相信這也會過去。這些智慧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也帶給我們啟發。這本書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的心靈寶藏,值得我們一讀。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作者原是經濟學家,為了尋找人生答案,遠赴泰國出家修行17年,體悟到人生智慧,使他能平靜面對漸凍人之苦。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從成功的經濟學家到森林僧人,再到與憂鬱症和漸凍症抗爭的人生故事。透過個人經歷,分享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克服困難、並達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一位經濟學家的森林修行智慧,探索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作者指出重要觀點:覺察念頭、人際關係的思考、內心寧靜的追尋。文章還提到冥想、放下念頭以及如何面對人生起伏等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