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與自己的身體在一起,
常常可能都會不知不覺太習慣身體的存在,
實際上身體擁有超乎我們想像的訊息與潛能,
讓我們可以透過 #身體姿勢 去多了解自己、
甚至可以在關係中透過姿勢來幫助自己在關係中更自在、更自信;
這次很開心到花蓮的慈濟科大帶領「人際型不型,管理好印象工作坊」,
上半場的活動,
透過暖身活動讓成員先練習透過身體的動作介紹自己,
喚起對身體的感覺,
在生活中大多數我們都是用說話的方式來向對方打招呼,
運用的是頭腦與認知,
「那如果用一個 #身體動作代表自己 ,你會想用什麼樣的動作呢?」
讓自己跳脫語言,
以身體動作來表達並介紹自己,
對成員來說都是新鮮但是越做越熟練的狀態,
就像暖機一樣將專注力放回身體當中。
接下來透過傳接球的三個階段,
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在與別人 #互動時的習慣方式 ,
有的成員會特別熱情,但是對方沒有注意到的話,可能就會漏掉他的傳球,
如果對方在自己的狀態裡或是他不習慣用這樣的方式與人互動,
那就會沒辦法好好接住他的訊息;
或者是傳球的人一直都是用很熱情的方式去接近喜歡的人,
但這個方式到底是不是適合他的?
這樣的互動方式是真的樂在其中?
還是想維持一個他人對自己的好形象?
都是成員們在互動後想到且可以重新思考的分享~
將互動的訊息變為具體的球,
對於抽象且看不見的關係訊息就能活生生且動態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讓我們更進一步去感受自己在關係中的習慣模樣,
再次去感受:
「我喜不喜歡這樣的互動方式?」
「有沒有想要調整的地方?」
以及「對方對我這樣的互動方式感受如何?」
再次於下次互動當中重新做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適合自己。
而後透過人際互動探索牌卡,
和成員們聊聊抽到的情境卡會如何回應?
聽聽成員們的回應方式,
同時選擇最合適的回應方式,
每位成員都發現,
其實每個回應方式都帶著自己的判斷、解讀以及過往的經驗,
後來甚至還有成員自己發想了新的玩法!自己選擇想要跟大家討論的人際情境!
主要是因為自己特別不擅長面對這樣的處境,
也希望這樣比較複雜且矛盾的狀態,可以透過與大家聊聊,
鬆開自己單一的想法與價值觀!
在這個環節中,大家一起透過牌卡相互分享、
坦承自己的人際互動煩惱還有不曉得正不正確的互動方式,
以及自己內心的小劇場、與自己的相處方式等等,
歷程真的非常珍貴且美好,
我在這段歷程裡也自然自在的分享了一些想法與經驗,
就像是一場彼此信任且真誠的煩惱相談時光。
上半場就在如此的流動又自在的氛圍當中圓滿結束。
下半場的身體探索內容分享,
可以接續著看【身體姿勢蘊藏的關係與自我】工作坊帶領分享(下)】喔!
與亮慈心理師聊聊自己:
🔹與亮慈心理師預約實體/視訊生涯諮商:方煦心理諮商所、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與亮慈心理師預約職涯會談:FarHugs遠距抱抱諮詢
🔹邀請亮慈心理師主題演講/課程/工作坊:預約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