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靈文化與女性的枷鎖:身體自主權與墮胎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們聽過「嬰靈」的傳說嗎?

據說,墮胎的嬰兒靈魂無法投胎,會在人間徘徊,甚至纏上母親,帶來厄運。這種說法流傳甚廣,許多宗教儀式甚至將「超渡嬰靈」變成一門生意,利用女性的愧疚與恐懼來牟利。

但我討厭這個傳說,因為它無形中成為了一種對女性的枷鎖。女人不僅要承受身體的痛苦,還要面對社會、宗教與道德的譴責。而男性呢?多數時候,他們甚至不在這場指責風暴的範圍內。


嬰靈文化與台灣的關係

在日本,佛教的「三途川」傳說認為,流產、墮胎或夭折的嬰靈無法順利渡河,因此衍生出「水子供養」的儀式,透過供奉地藏菩薩來超渡這些亡靈。

1970 年代,這個概念傳入台灣,「水子」一詞被改為「嬰靈」。到了 1980 年代,台灣通過《優生保健法》,使得墮胎在特定條件下合法化。然而,這也讓部分宗教團體開始透過媒體、報章雜誌,甚至公車廣告來大肆宣傳超渡法會。他們將墮胎描繪為「因淫邪而殺生」,並藉此放大女性的罪惡感,讓超渡嬰靈成為部分墮胎婦女的情緒宣洩管道。

但,這真的有必要嗎?



墮胎,為何需要配偶(生父)同意?

雖然台灣已經合法化墮胎,但有一點我始終無法認同——為什麼墮胎需要「配偶」(生父)同意?

我可以理解,當一對夫妻在合意性交後懷孕,女方若決定墮胎,身為父親應該被告知。但「知道」是一回事,「決定權」是另一回事。男性在這個議題上不該擁有任何「話語權」,因為懷孕的身體是女性的,這是屬於她的自主權。

懷孕期間,女性要承受的生理變化,男性永遠無法體會。請不要說「感同身受」,因為你們沒有這個器官,也不會懷孕,你們無法真正理解那種痛苦。

從懷孕初期的噁心嘔吐、子宮壓迫胃部導致的胃食道逆流,到下肢水腫、腰痠背痛影響睡眠品質,這些不適並不會在生產後結束。產後女性還要面對泌乳問題、身心調適,甚至有些人會罹患產後憂鬱症。

或許有人會反駁:「墮胎手術風險更高,對女性身體的傷害更大。」但如果這名女性是意外懷孕呢?幸好,『優生保健法』中還算符合人性的條款規定,已成年的未婚女性可以自行決定墮胎與否。

但若她已婚,卻遇上不願簽字的渣男老公怎麼辦?當她無力扶養孩子時,只能尋求非合法的墮胎管道,不僅承受更大的身體風險,還可能因為「嬰靈傳說」的影響,陷入極端的罪惡感,導致身心俱疲。


如果真的有嬰靈,為什麼罪惡感只由女性承擔?

這是我一直不解的地方。如果嬰靈真的存在,那麼,為什麼總是女性遭受煎熬,而男性卻安然無恙?

為什麼社會總是將責任推給女性,讓她們在選擇墮胎時背負沉重的道德壓力?為什麼生育變成了一種「義務」,而非女性本身的選擇?

墮胎權不該由他人來決定,更不該成為女性必須獨自承擔的「原罪」。

👉 「子宮的事情,應該由子宮所屬人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ita kokoko
10會員
61內容數
喜歡亂寫東西的宅宅
Anita kokoko的其他內容
2025/03/26
探討現代社會中,女性在兼顧家庭與工作方面的不平等處境,以及「婚育分開」的可能性。文章以自身觀察、朋友案例和藝人吳映潔的例子,闡述媽媽們普遍面臨的困境,並質疑傳統婚姻模式下爸爸的角色與責任。
Thumbnail
2025/03/26
探討現代社會中,女性在兼顧家庭與工作方面的不平等處境,以及「婚育分開」的可能性。文章以自身觀察、朋友案例和藝人吳映潔的例子,闡述媽媽們普遍面臨的困境,並質疑傳統婚姻模式下爸爸的角色與責任。
Thumbnail
2025/03/20
這篇文章探討(G)I-DLE的歌曲《Nxde》如何透過歌詞與MV批判男性凝視,並反思社會對女性身體的錯誤觀感。文章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闡述歌曲中對瑪麗蓮夢露的致敬,以及隊長小娟對歌曲概念的說明,凸顯女性應享有身體自主權以及社會應尊重女性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3/20
這篇文章探討(G)I-DLE的歌曲《Nxde》如何透過歌詞與MV批判男性凝視,並反思社會對女性身體的錯誤觀感。文章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闡述歌曲中對瑪麗蓮夢露的致敬,以及隊長小娟對歌曲概念的說明,凸顯女性應享有身體自主權以及社會應尊重女性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3/04
這輩子第一次知道,原來護照也能拿來考駕照,而這個創下駕訓班傳奇的人,正是我。 說到考照歷程,簡直是一場喜劇
2025/03/04
這輩子第一次知道,原來護照也能拿來考駕照,而這個創下駕訓班傳奇的人,正是我。 說到考照歷程,簡直是一場喜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女人的大腦,會因為看到嬰兒的臉部表情就比較有反應。科學家現在驗證這個假說。這表示演化讓女性適合當嬰兒的照顧者,但也就演變出男女不平等的分工,讓女生被綁在「母職」的「天賦」。
Thumbnail
本來不太敢分享這篇,怕寫得充滿偏見,但想挖掘的也真的是兩種文化中母性的刻板、傳統印象。 以前不覺得母性有什麼好,甚至覺得中華文化提倡的母性背後的意義頗為恐怖,最好不要跟它扯上關係。...
Thumbnail
本來不太敢分享這篇,怕寫得充滿偏見,但想挖掘的也真的是兩種文化中母性的刻板、傳統印象。 以前不覺得母性有什麼好,甚至覺得中華文化提倡的母性背後的意義頗為恐怖,最好不要跟它扯上關係。...
Thumbnail
未婚懷孕拿掉小孩(墮胎、打胎)嬰靈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您知道,墮胎是懺悔亦難滅的大罪業嗎?很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很多男性為什麼事業不順?那也是因為墮胎的緣故。這並不是女方一個人要承擔的罪業,這是男、女雙方的共業。 試想本來一個可以出生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做人
Thumbnail
未婚懷孕拿掉小孩(墮胎、打胎)嬰靈對父母有什麼影響? 您知道,墮胎是懺悔亦難滅的大罪業嗎?很多女生在墮胎、流產後,身體機能出現問題,感情不美;很多男性為什麼事業不順?那也是因為墮胎的緣故。這並不是女方一個人要承擔的罪業,這是男、女雙方的共業。 試想本來一個可以出生在這世界上的生命,做人
Thumbnail
這算是挺應景的過年可讀書籍,講解了各種習俗以及今解,讓迷信一般的習俗,有了現代一點的解釋,加上圖解就更能輕鬆閱讀,從而認識生死、日常、傳統宗教和節令相關的小常識。 出生的習俗有夠多,包含懷孕期、月子期,各種習俗直讓人覺得是個女人真辛苦,光生養一個孩子,還得面對如此之多各種有的沒的習俗,以及從而衍生
Thumbnail
這算是挺應景的過年可讀書籍,講解了各種習俗以及今解,讓迷信一般的習俗,有了現代一點的解釋,加上圖解就更能輕鬆閱讀,從而認識生死、日常、傳統宗教和節令相關的小常識。 出生的習俗有夠多,包含懷孕期、月子期,各種習俗直讓人覺得是個女人真辛苦,光生養一個孩子,還得面對如此之多各種有的沒的習俗,以及從而衍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