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 小里程碑- 美術館展出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得8月的時候,跟家人去藝文中心散步,剛好看到了書法和國畫的展覽。

我隨口跟老爸說「我也好想要有機會展出自己的畫喔!」當然內心想著的,是跟著大部隊的聯展,只是有點不得其門而入🤔


後來 9-12月,我為自己打造了成人版的秋令營,報名了一堆文化局的研習班,水彩、國畫、插花和肚皮舞…拼命程度多少有點想塞滿時間的意味。

或許一切都有注定!一個月前我才發現:每逢年底的研習班是有聯合展覽的,就是現在,就是此刻,我眼神亮了起來。


特地去訂做了畫框、仔細的選展出作品,再慎重恭敬的封起來。掛上美術館的白牆,才發現原來畫作小小的🌝 這次展出兩幅,今天先分享「輕水彩速寫課」的作品集。剛好有練習到新年元素,過年的春聯、紅包感覺也可以來大畫特畫。


哇,接下來有好多值得期待的事情阿!真好!



avatar-img
24會員
62內容數
過去是個完美主義的急驚風工作狂。一次情緒大爆炸,開始了心理諮商的內在探索。2023 離開了職場,踏上一個人的歐洲旅行。目前 Gap Year 持續中,嘗試透過文字、烘焙與繪畫激活右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恭喜Kuma大~🎉
Kuma-avatar-img
1
Ku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2
1
跳鼠飛行日記 🧡
1
Let me Pen-avatar-img
2025/03/19
太為你高興了。每一小步都很重要,因為它是你後來的養份。而且有那麼一天跟孫輩們有東西可以「想當年」了…笑
Ku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2
1
Let me Pen 謝謝鼓勵!感覺真的是小小的一部,內心滿足感卻很溫暖也大 🙌
1
Kuma 寫日記 的其他內容
開始嘗試用畫筆把旅行的時刻抓下來。用杯蘋果汁,敬 2023 出發的歐洲大旅行 🥂 這張圖難產了好久,總畫不出黑色山脈的深遠和滿地的碎石。中途甚至宣告我對它沒感情了,轉身去畫其他張。所幸最終繞了個圈,揣摩著梵谷的精神,改成了抽象的雪地和的草地漩渦。
想送朋友個禮物,便決定畫他家裡的四隻貓。看著第一張的完成圖,你有猜到我畫畫的順序嗎? (每畫一張貓,繪畫技能都提升了些)
第一次嘗試一層層厚疊壓克力,用 12 小時完成一幅畫。 我指著雲朵問畫畫老師,為什麼我越看發現越多顏色和線條呢?總感覺畫不完還有好多細節! 老師笑笑地回答:「那就是進步了🙌🏻」 用了五堂課琢磨:打底 > 加深樹木 > 厚疊麥田 > 厚疊天空 > 最後修飾 往下滑,跟我一起慢慢完成這張
第一張的梵谷,選了我最喜歡的 <星空>,充滿張力的線條與濃烈色彩,我摩拳擦掌,等不及想跳進這個漩渦 老師說第一步是:鉛筆打草稿,我說 - 不!我想直接徒手畫🤩 竟開啟了 2.5hr 梵谷の心流狀態,超級爽快 第二堂課,再用了一些時間補上橘黃色調 才發現,咦~竟然比較喜歡還沒上
畫完抽象畫,下一幅挑戰了「人像」。剛好堂哥要結婚了,想畫一張當作禮物!
回台灣後第一次進到畫室,劈頭就說想要畫抽象畫👨🏻‍🎨 拿了白色顏料、石英砂、刮刀,放任雙手像個孩子般扭出想要的造型。再用壓克力顏料隨意上色。紅色版多用了油性蠟筆加深線條。藍色作品舒服、自在、輕巧迴旋 / 紅色卻顯得混亂和衝撞。 喜歡藍色多一些,但或許紅色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開始嘗試用畫筆把旅行的時刻抓下來。用杯蘋果汁,敬 2023 出發的歐洲大旅行 🥂 這張圖難產了好久,總畫不出黑色山脈的深遠和滿地的碎石。中途甚至宣告我對它沒感情了,轉身去畫其他張。所幸最終繞了個圈,揣摩著梵谷的精神,改成了抽象的雪地和的草地漩渦。
想送朋友個禮物,便決定畫他家裡的四隻貓。看著第一張的完成圖,你有猜到我畫畫的順序嗎? (每畫一張貓,繪畫技能都提升了些)
第一次嘗試一層層厚疊壓克力,用 12 小時完成一幅畫。 我指著雲朵問畫畫老師,為什麼我越看發現越多顏色和線條呢?總感覺畫不完還有好多細節! 老師笑笑地回答:「那就是進步了🙌🏻」 用了五堂課琢磨:打底 > 加深樹木 > 厚疊麥田 > 厚疊天空 > 最後修飾 往下滑,跟我一起慢慢完成這張
第一張的梵谷,選了我最喜歡的 <星空>,充滿張力的線條與濃烈色彩,我摩拳擦掌,等不及想跳進這個漩渦 老師說第一步是:鉛筆打草稿,我說 - 不!我想直接徒手畫🤩 竟開啟了 2.5hr 梵谷の心流狀態,超級爽快 第二堂課,再用了一些時間補上橘黃色調 才發現,咦~竟然比較喜歡還沒上
畫完抽象畫,下一幅挑戰了「人像」。剛好堂哥要結婚了,想畫一張當作禮物!
回台灣後第一次進到畫室,劈頭就說想要畫抽象畫👨🏻‍🎨 拿了白色顏料、石英砂、刮刀,放任雙手像個孩子般扭出想要的造型。再用壓克力顏料隨意上色。紅色版多用了油性蠟筆加深線條。藍色作品舒服、自在、輕巧迴旋 / 紅色卻顯得混亂和衝撞。 喜歡藍色多一些,但或許紅色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啟文前敬告: 本篇文章涉及死亡與安樂死等議題,15 歲以下讀者建議需在成人陪同下閱覽。對此議題敏感的人也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閱讀。
含 AI 應用內容
#生命#展覽#死亡
田中達也的微縮攝影,不只是童趣,而是一場日常物件的顛覆性變革。 他運用日本「見立」概念,將筷子變成跳高竿、刮鬍刀變雪山,創造出全新視角的奇幻世界。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他的視覺傳達、創意思維與高產法則,探索他如何將設計發想課的思維融入日常,透過每天一張作品,將創意變成生活習慣。快來揭開這場微縮藝術的秘密!
啟文前敬告: 本篇文章涉及死亡與安樂死等議題,15 歲以下讀者建議需在成人陪同下閱覽。對此議題敏感的人也請自行斟酌是否繼續閱讀。
含 AI 應用內容
#生命#展覽#死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Tate Modern典藏大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堂堂登場! 位於二樓的《青春印記》,同樣不容錯過喔。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方格子版上發了一則徵稿活動通知,劈頭第一句就說「你曾經看過什麼樣有趣的展覽?」我於是想起五年多前,寫在臉書的參觀普希金博物館特展經過,乃藉此機會與諸讀友分享。不過,本文只作日記式記載,切勿期待鄙人超越能力所及,對名畫作甚麼深入評析。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前陣子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奇美博物館看展的時候,發生了個小插曲 一開始我們買了三張「雙展優惠套票」,也就是特展跟常設展都能一起看 看完特展後,父子三人興致沖沖地要繼續去看常設展(其實是老爸最興奮,因為之前兩個孩子跟姑姑去過很多次了😅) 要進閘門時,老大才發現身上的票不見了!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Tate Modern典藏大展!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堂堂登場! 位於二樓的《青春印記》,同樣不容錯過喔。
Thumbnail
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和透過螢幕跟紙本看圖片不同...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英國國家藝廊IG有一段影片吸引我的目光,一位女士形容她如何愛上藝術。 她說:「我對藝術的喜愛要歸功於我的父親。小時候每個週末我的父親都會帶我去英國國家藝廊,唯一規則就是我們只欣賞一幅畫。我們會站在畫前談論那幅畫,一直談半個小時或者40分鐘,談到最後我們總想對畫作有更多認識。」 奇美博物館引進英國
Thumbnail
方格子版上發了一則徵稿活動通知,劈頭第一句就說「你曾經看過什麼樣有趣的展覽?」我於是想起五年多前,寫在臉書的參觀普希金博物館特展經過,乃藉此機會與諸讀友分享。不過,本文只作日記式記載,切勿期待鄙人超越能力所及,對名畫作甚麼深入評析。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你逛美術館嗎?上一次走進美術館,是什麼時候?看了哪一個展?是為了什麼而走進那座美術館呢?隨著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在美術館或特定作品前拍照、打卡、上傳社群帳號的群眾,變成美術館的另一種風景。藝術的公關操作很成功,全民美術館的目標是否也成功了呢?
Thumbnail
前陣子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去奇美博物館看展的時候,發生了個小插曲 一開始我們買了三張「雙展優惠套票」,也就是特展跟常設展都能一起看 看完特展後,父子三人興致沖沖地要繼續去看常設展(其實是老爸最興奮,因為之前兩個孩子跟姑姑去過很多次了😅) 要進閘門時,老大才發現身上的票不見了!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