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十一〕流光歲月–臺大法學院圖書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位於徐州路的臺大法學院圖書館於 1963 年完工,建築座東朝西。為了減少西曬陽光的影響,特別使用嵌陶瓷花磚作為遮陽設計。這些花磚呈碧綠色,縫隙則為粉金色,寓意「金碧輝煌」,與紅牆白柱、深簷重影相互輝映,不僅清新雅致,更展現莊重的儀式感,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作品。

由於圖書館的對面與兩側皆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因此王大閎在設計時,特別顧慮到如何與周圍環境形成對話。就像化工館與臺大中軸線上的校舍相互呼應一樣,這座建築同樣展現了與周邊空間的關聯性與協調性。

甫落成時的台大法學院圖書館(圖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及保存學會)

甫落成時的台大法學院圖書館(圖片來源:王大閎建築研究及保存學會)


中國建築現代化
王大閎在他漫長的創作生涯中,一直關心傳統與現代的關係,特別是中國建築的現代化這個問題。這對他們那一代的建築師來說,是一個刻在DNA裡的課題。畢竟,出生在中國,卻無法回去,心中滿是無法抑制的鄉愁。而那個年代,國族主義其實是一種非常高漲的情緒,跟生活是深刻綁在一起的。

因此,建築師們總在思考,如何透過設計把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

此外,每一個建築師心裡都有一個夢,就是設計大型公共建築物。可是王大閎對國父紀念館這個案子其實是很失落的。雖然,國父紀念館依然被視為近代宮殿式建築中相對超越性的作品。這讓他更堅持去思考「什麼才是中國的現代建築?」

他曾經寫過一句話:「白日燃燭」,意思是即使在白天,還要點燃蠟燭,象徵他對現代中國建築的執著與追尋。

原臺大法學院,現改為臺大國際政經學院

原臺大法學院,現改為臺大國際政經學院

入口的警衛室,日治時期為事務所,造型精巧十分有特色。右方不遠處即可見到圖書館

入口的警衛室,日治時期為事務所,造型精巧十分有特色。右方不遠處即可見到圖書館


臺大法學院圖書館清晰的三段式構造建築

臺大法學院圖書館清晰的三段式構造建築


臺大法學院圖書館的設計邏輯

法學院圖書館除了周圍是古典主義建築外,王大閎還想參考宮殿作為設計藍本。但問題是,他不能直接照搬傳統宮殿屋頂進來,例如加上琉璃瓦等等。因此,如何結合中國宮殿的空間概念、現代主義的設計邏輯,以及機能主義的平面配置,便是這棟建築的重要課題

看它的平面圖,可以發現王大閎特別喜歡60×6090×90 這兩種梁的尺寸,這些數字都是三的倍數,符合他偏好的比例系統。

建築入口與圖書館內部之間有階梯,這種抬高的設計,能夠形成強烈的儀式感,也加強了建築的中軸線感受。進入建築後,可以看到一套模組化的系統,柱子的落點經過精確計算,每個方塊單元的大小基本一致。
蔣雅君副教授表示,王大閎會以這種方式來劃分空間,其手法是受到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註1]的影響。

密斯在設計巴塞隆納德國館[※註2]等建築時,會先在方格紙上畫滿格線,然後在上面確定比例,接著放入他的空間布局。那個時代的建築師們,有個共通喜好,就是把所有空間塞進一個「盒子」裡,直到結構主義出現,這種設計才逐漸被打破。

在這個方正的框架下,王大閎如果想要做一個「宮殿式建築的轉換」,又要符合內部的機能需求,他該怎麼辦呢?

實際上,這棟建築的後段是藏書空間,二樓則是閱讀區。對藏書空間來說,必須避免陽光直射,但建築前段是流通櫃台與樓梯區,這裡則需要光線,也就是他可以大展身手的「演出空間」了!
王大閎巧妙地讓光線進入室內,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從建築的立面可以清楚看出這些功能安排。

入口挑高的區域,使用了鏤空花磚,陽光透過花磚洞孔所落下的陰影,會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窗櫺的光影變化,帶來一種集體記憶的共鳴。

在入口兩側的樓梯旁,外牆覆蓋著花磚,當你走進建築時,透過花磚投射的光影變化,會營造出一種特別動人的空間感受。

在入口兩側的樓梯旁,外牆覆蓋著花磚,當你走進建築時,透過花磚投射的光影變化,會營造出一種特別動人的空間感受。


王大閎在許多作品中都喜歡運用這種花磚牆,包含1962年落成的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入口就有一面。其實,這種花磚在戰後相當流行,許多國中小學都能看到。有人研究指出,它的圖案風格可能參考了殷商時期銅器上的紋路,將那些抽象的小點點轉化為建築裝飾元素。

raw-image
raw-image
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相同的鏤空花磚

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相同的鏤空花磚


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的花磚牆

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的花磚牆

★延伸閱讀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二〕挑戰現代中國風–第一學生活動中


中國宮殿的轉譯與現代建築

中國宮殿建築(例如紫禁城的太和殿)通常有很多開間,而法學院圖書館的正立面也設計了五開間,柱子的存在感很強烈。當然,王先生不會直接用紅色柱子,而是在封閉的牆面鋪上磚,強調主體,並在兩側形成不同的儀式性空間。這其實跟國父紀念館的正殿的設計邏輯是一樣的。

此外,王大閎的設計也回應了周圍的古典主義建築。例如,他採用了三段式構造:下方是基座(臺基),中間是主體建築(屋身),上方則是屋頂結構。這樣的做法不僅符合傳統建築比例,也解決了地下室採光的問題——刻意抬高的建築,從窗戶引入自然光,提升地下層的舒適度。

王大閎骨子裡是現代主義者,所以在結構邏輯上非常嚴謹。例如,主結構的柱子直接落地,而次要構造物則不會讓結構從上到下完全連接,這讓建築的層次感更清晰,也讓比例更加優美。他還利用出挑的梁體,強調結構與柱子的銜接處,這種手法在他的設計中經常出現。

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他始終遵循「三段式的原則、主要結構、次要構造、構件的主從關係」這種嚴謹的邏輯,使得他的作品備受讚譽。


三段式原則,明確切分出基臺、屋身和屋頂。刻意抬高建築,引入自然光,提升地下室的舒適度

三段式原則,明確切分出基臺、屋身和屋頂。刻意抬高建築,引入自然光,提升地下室的舒適度


明確的主結構、次結構關係

明確的主結構、次結構關係

仿木構的出挑,強調結構與柱子的銜接關係

仿木構的出挑,強調結構與柱子的銜接關係


從木構思維到現代材料的轉化

要轉化中國傳統建築,王大閎最常參考的對象就是木構。王先生的設計,常常能看到木結構語彙的影子,只是他改用鋼筋混凝土來表現。例如,他不會讓梁與柱的寬度相同,而是刻意強調「卡榫感」,讓視覺上更接近傳統木構造。

在扶手設計上,他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希望它看起來像竹子或木頭,這與當時許多建築師的想法一致,例如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註3],也曾用鋼筋混凝土來詮釋傳統建築。

他的設計邏輯是,柱子是柱子,扶手是扶手,兩者不能混淆,因此他在扶手與柱子之間設計了一段「脖子」,將這兩個構件視覺上分開。這些細節展現了他對建築語彙轉換的敏感度與細膩度。


五角形的扶手

五角形的扶手

扶手的折斷處理

扶手的折斷處理

扶手與支柱之間的「脖子」設計

扶手與支柱之間的「脖子」設計

更多細節...

raw-image


◎感謝蔣雅君副教授專業導覽解說

※註1: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德語: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德國建築師,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代表人物,自1930年至1933年在德意志國德紹與柏林時期的包浩斯建築學校為最後一任校長。[連結]
※註2:巴塞羅那世博會德國館:1929年巴塞隆納世界博覽會德國館,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由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設計,它也是世界博覽會的德國展區開幕式的舉辦場所。[連結]

※註3:丹下健三(日語:丹下 健三/たんげ けんぞう Tange Kenzō;1913—2005),日本建築師。1987年第9屆普利茲克獎得主。畢業於東京大學。為戰後日本經濟騰飛時期活躍起來的代表建築師。[連結]


最後的貴族:王大閎與臺大校園建築展
2024.12.20-2025.3.24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二樓

raw-image


avatar-img
38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乙二-avatar-img
2025/03/16
kiki chen-avatar-img
2
真是個簡約中看細節的作品,剛正且莊嚴,非常精彩。 我也蠻喜歡如這花磚般的採光磚。我在設計前自宅時,用方孔空心磚作為女兒房間與玄關的隔間,藉以借用女兒房豐盛的光線作為幽暗玄關的採光。當然方孔磚背後有打上一片噴砂玻璃,確保了女兒房間內的視覺隱私。
kiki chen-avatar-img
2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6
乙二 哇,感謝分享,方孔空心磚搭配噴砂玻璃,不僅讓光線流動,還兼顧了隱私,真的很有巧思,又好有質感!
Claydee-avatar-img
2025/03/17
kiki chen-avatar-img
1
再看還是很喜歡折斷的扶手。法圖花磚的顏色跟老師特別講解的活大花磚青銅質感好像有點不一樣嗎?岔題想說,一眼看到60×60 和 90×90,還以為要挑絲巾了(喂)
kiki chen-avatar-img
1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8
1
Claydee 對啊,這花磚顏色真的差蠻多的,質感也似乎略微不同,活動中心的感覺真的有青銅器亮亮的質感,法圖的比較霧,感覺像被塗了一層漆。或許從館內側看會不會比較準。 不過,這圖書館是不是暫時封閉了?我來過幾次都大門深鎖.... 斷扶手真是他的特色,我也好喜歡啊!對了,我有聽徐明松老師說,他們復刻了一批王大閎自已設計的家具(除了北美館建國南路自宅那些之外的),預計9/6起展出(一樣在洞洞館)真是非常期待!
1
創文者雪源-avatar-img
2025/03/16
kiki chen-avatar-img
1
不錯~雖然沒有實地去過,卻能介紹的令人如身歷情境
kiki chen-avatar-img
1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6
創文者雪源 謝謝你的閱讀與讚美!有機會一定要實地走訪,親自感受大師作品的魅力!
Kiki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保健中心位於椰林大道靠近端點的右側,最初王大閎曾計畫在此興建教師活動中心,但計畫取消後,1966年改建為保健中心。這棟建築的設計與女九舍幾乎同步進行,然而風格卻截然不同——女九舍的梁柱與表面浮雕感,在保健中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分割的設計,而清水磚則被磁磚取代,使建築整體更具流線感。
浮洲位於湳仔溝和大漢溪兩河流域,土壤肥沃,早期居民以種植蔬菜、竹筍等維生,逢年過節村民祭天酬神,都是到「歡圓宮」去祭拜。後來因火車鐵軌橫跨大觀路,民眾到歡園宮祭拜得翻越鐵路,導致意外頻傳,為方便鐵路另一端居民祭祀,地方士紳在1958年間籌款,於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處另建新廟
從三度拆除又改建的臺鐵浮州站起走,沿著鐵路旁步道,來到大觀路二段174巷,號誌燈前方左轉後,旋即步入狹小的214弄。藏身在巷底的「歡圓宮」,是歡仔園地區的第一間土地公廟。 歡圓宮起建於1821年~1850年間,是番仔園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也是浮洲地區的信仰中心
提到板橋,大家通常會想到新北耶誕城、林家花園或湳雅夜市,很少人會聯想到「浮洲」這個偏遠的郊區吧? 板橋的浮洲,是大漢溪與湳仔溪沖刷形成的沖積地,是一座會浮動的沙洲,所以稱「浮洲」。 那麼,為什麼沙洲會浮動呢?這就涉及到河川學的原理了。 搭乘久違的火車來到臺鐵「浮洲」站...
來到新店渡渡口。新店人力擺渡是昔日新店與灣潭、直潭、屈尺等地的連絡船,人稱「經營之神」的企業家王永慶,小時候家就在直潭,每天得翻山越嶺,搭船到新店上小學。 新店溪畔曾有九個渡口,如今只剩下「新店渡」,也是全臺唯一的人力擺渡。 古老的渡船,辛勞的擺渡人,一趟百年輕舟橫渡,綠波蕩漾在青山環繞之間
走在車水馬龍的基隆路上,左側矗立著一棟充滿未來感的建築物,竟然是王大閎建築師的作品。這一棟狹長與基隆路軸線平行的建築物,最明顯的特徵便是一整面水平延伸的遮陽板。 這是王大閎相當特別的一件作品,在形式上表現意圖非常強烈,採用了現代主義的水平線條設計,這在王大閎的作品中非常少見...
保健中心位於椰林大道靠近端點的右側,最初王大閎曾計畫在此興建教師活動中心,但計畫取消後,1966年改建為保健中心。這棟建築的設計與女九舍幾乎同步進行,然而風格卻截然不同——女九舍的梁柱與表面浮雕感,在保健中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垂直分割的設計,而清水磚則被磁磚取代,使建築整體更具流線感。
浮洲位於湳仔溝和大漢溪兩河流域,土壤肥沃,早期居民以種植蔬菜、竹筍等維生,逢年過節村民祭天酬神,都是到「歡圓宮」去祭拜。後來因火車鐵軌橫跨大觀路,民眾到歡園宮祭拜得翻越鐵路,導致意外頻傳,為方便鐵路另一端居民祭祀,地方士紳在1958年間籌款,於大觀路一段38巷156弄處另建新廟
從三度拆除又改建的臺鐵浮州站起走,沿著鐵路旁步道,來到大觀路二段174巷,號誌燈前方左轉後,旋即步入狹小的214弄。藏身在巷底的「歡圓宮」,是歡仔園地區的第一間土地公廟。 歡圓宮起建於1821年~1850年間,是番仔園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也是浮洲地區的信仰中心
提到板橋,大家通常會想到新北耶誕城、林家花園或湳雅夜市,很少人會聯想到「浮洲」這個偏遠的郊區吧? 板橋的浮洲,是大漢溪與湳仔溪沖刷形成的沖積地,是一座會浮動的沙洲,所以稱「浮洲」。 那麼,為什麼沙洲會浮動呢?這就涉及到河川學的原理了。 搭乘久違的火車來到臺鐵「浮洲」站...
來到新店渡渡口。新店人力擺渡是昔日新店與灣潭、直潭、屈尺等地的連絡船,人稱「經營之神」的企業家王永慶,小時候家就在直潭,每天得翻山越嶺,搭船到新店上小學。 新店溪畔曾有九個渡口,如今只剩下「新店渡」,也是全臺唯一的人力擺渡。 古老的渡船,辛勞的擺渡人,一趟百年輕舟橫渡,綠波蕩漾在青山環繞之間
走在車水馬龍的基隆路上,左側矗立著一棟充滿未來感的建築物,竟然是王大閎建築師的作品。這一棟狹長與基隆路軸線平行的建築物,最明顯的特徵便是一整面水平延伸的遮陽板。 這是王大閎相當特別的一件作品,在形式上表現意圖非常強烈,採用了現代主義的水平線條設計,這在王大閎的作品中非常少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李騰芳古宅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格局是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外庭的三合院是一個兩堂四護龍的建築規模。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到台南,少不了要參訪府前路上的各個小吃與古蹟,距離「林百貨」不遠的「司法博物館 」(舊台南地方法院 ),反映出臺灣經過清代及日本殖民時代歷史發展的痕跡,值得一遊。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開啟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李騰芳古宅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同治三年1864年落成,格局是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外庭的三合院是一個兩堂四護龍的建築規模。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到台南,少不了要參訪府前路上的各個小吃與古蹟,距離「林百貨」不遠的「司法博物館 」(舊台南地方法院 ),反映出臺灣經過清代及日本殖民時代歷史發展的痕跡,值得一遊。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國立故宮博物院自民國十四年十月十日掛牌伊始,即恪遵民主共和制度。播遷來台更遠離了簷牙高琢的桂殿蘭宮,照說早該與普羅大眾聲應氣求。但若干年來執事者貌似賣力在地扎根,台灣社會與故宮總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Thumbnail
臺中聚奎居是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中西合璧古蹟,融合了閩式三合院與巴洛克式洋樓的風格。聚奎居提供旗袍和漢服租借體驗服務,遊客可以在復古場景中留下華美的倩影。本文介紹了聚奎居的特色景點、旅遊心得和營運資訊。
Thumbnail
金錦町位於榕錦時光主區的對面,日治時期多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及台北帝國大學教師及官員居住的地方;是日式「雙拼式丙種官舍」,重建時是以日式建築的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