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交出去了!
從過年看到「百億百億海外圓夢計畫」計畫開始構思,到今天交出經歷約莫一個月的時間。中間花費大約 140 小時的研究+撰寫、請 4 位業師看過,先後修正 5 個版本。我想我盡力了!接下來就是聽天命囉。不過,這也是我好久以來第一次主動申請政府企劃並提交計畫書。我希望記錄一下這個過程與學習,有機會幫助未來想申請的學弟妹,少走彎路,提升成功率!

1. 什麼是青年百億百億海外圓夢計畫?
青年百億百億海外圓夢計畫是 2025 由青年局推動的政府計畫,目的是鼓勵台灣青年出國。主要分為兩種途徑:- 築夢工場組:200 名最高 200 萬補助,自己規劃提案
- 海外翱翔組:610 個名額政府組織的海外中短期實習
詳情可以見下文介紹,我申請的是築夢工場組,內容是運用「群眾募資」翻轉一次性援助為永續經營,前往波蘭協助當地烏克蘭婦女社會企業的「Most 波橋計畫」。
本文將專注於青年百億百億海外圓夢計畫來介紹,不過撰寫重點來自於 4 位資深業師的提醒,任何計畫都可以適用以下的企劃轉寫重點。
2. 申請前你一定要知道的 3 件事
1️⃣ 這是一個「有影響力」的計畫,不只是個人學習
百億圓夢計畫的核心不是「個人進修」,而是你的計畫會帶來什麼改變?可以為你個人、以及台灣帶來什麼價值?
- 評審在意的是:「這個計畫對誰有幫助?」
- 影響力如何衡量?如何確保不只是一次性的行動?
我的做法:
- 明確定義 影響對象:烏克蘭婦女、社會企業、台灣支持者
- 具體數據 佐證:募資 100 萬、500 人支持、商品銷售 500 件
✅ 關鍵心法:「讓你的計畫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對社會有長期貢獻。」
2️⃣ 評審想看到「非選你不可」的理由
申請成功的關鍵是:為什麼只有你能做?為什麼必須由台灣來做?
我訪問的一位創業家提醒我:
妳(計畫發起人)扮演的角色(可以貢獻的價值) 及 非你不可的原因為何?
台灣(中間的橋樑)扮演的角色(可以貢獻的價值)及 非台灣不可的原因?
我的做法:
- 我的背景:台大社工 + 倫敦國王學院行銷碩士,兼具人文關懷與市場實戰經驗
- 我的經驗:40+ 募資成功案例,個人專案達標率全台平均 600%
- 我的資源:烏克蘭議題全台關注,我在波蘭有 NGO 夥伴能讓專案落地
✅ 關鍵心法:「評審不會選『最好』的計畫,而是選『最適合執行』的人。」
3️⃣ 「交流、合作」不是重點,具體影響才是關鍵
初期我的企劃寫了很多「促進國際交流、學習社會企業經驗」,但評審的回饋是:「這些內容不夠具體,怎麼落地?」
- 交流 ≠ 影響力,必須有具體的行動產出
- 我修改後,具體寫出合作對象、預計完成的任務、預期產出
- 與 3 個 NGO 合作,完成 5 場深度訪談、1 場社創論壇
- 導入台灣募資模式,幫助當地婦女銷售 500 件產品
✅ 關鍵心法:「企劃書除了 WHY,也需要 HOW」
3. 讓計畫從「想法」變成「可執行專案」的 5 大步驟
📌 第一步:確立計畫的社會影響力
- 你的計畫解決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有多嚴重?
- 案例:「烏克蘭婦女缺乏經濟自主機會,我的計畫讓她們透過市場創造收入,而不是單純依賴捐款。」
📌 第二步:找對人,獲得專家建議
- 業師與評審回饋:
- 「你的個人故事很重要」——評審想知道為什麼這件事對你來說這麼重要?
- 「具體量化影響力」——你的計畫成果如何衡量?
- 「國際可行性」——這計畫真的能在當地運作嗎?
📌 第三步:市場調查與需求驗證
- 不只是「我覺得這很棒」,而是要有數據證明市場真的需要這件事
- 方式:問卷調查、試賣測試、訪談當地 NGO 與婦女,讓計畫有扎實基礎
📌 第四步:撰寫企劃
- 讓評審 1 分鐘內看懂:「計畫價值、影響力、執行步驟」
- 避免常見錯誤:「國際交流」寫太模糊、影響力沒有數據佐證
📌 第五步:製作影片
- 前 10 秒抓住眼球:「台灣人捐 1.8 億給烏克蘭,但這些資金真的讓受助者自立了嗎?」
- 個人故事 + 企劃亮點並重,讓評審相信你不只是會做,而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人!
來自評審們的 3 個建議
🎯 1. 故事很重要。申請圓夢計畫除了冰冷商業數據,更重要的是你的故事讓人買單。
🎯 2. 讓評審 1 分鐘內知道「非選你不可」。不止一位業師提醒我,業師都很忙,如果無法讓他們在 5 頁內有興趣,後面很可能也不會認真看。
🎯 3. 把三個一定要選你的原因放在開頭,確保業師會看到。
💡 總結
從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收創業計畫、第二份工作有幫人寫過計畫,但自己申請政府計畫還是頭一遭。尤其感謝許多朋友跟師長都願意幫我看企劃書,並給我務實的回饋,特別整理起來給更多人參考。
歷時一個半月終於寫完了~接下來的小任務就是調整心態。根據吸引力法則,心想就會事成!不過如果結果不如預期,表示宇宙有其他更好的安排。帶著開放又謙卑的心情期待吧!
那麼就 fingers crossed,祝大家申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