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追逐虛假光環,卻不願意踏實磨練? 》——從包裝到抄襲的心理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當能力還沒跟上野心,會發生什麼事?

在這個網路和社群發達的時代,數據、流量、按讚數似乎讓「被看見」不知不覺演變得比「真正有實力」更重要,於是許多人選擇了抄捷徑、患上社群病。

剛開始,他們靠包裝與話術吸引關注,讓人以為他們很有料。
但是在面對真正的挑戰時,他們才發現,自己的能力遠遠撐不起這份關注。
於是,開始從小模仿變成小抄襲,再從小抄襲演變成大抄襲,甚至完全拷貝別人的內容,讓自己「看起來」更厲害。

這樣的心態,最終讓人走上不歸路,因為當外在的形象已經超越內在的實力,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靠掩飾、偷取、複製,來維持虛假的光環。

▪️這類型的人,內心經歷了什麼心理變化?

1. 創造「成功幻覺」,試圖彌補內在的不安

這些人一開始,可能真的有抱負,但是當他們發現:「靠真正的努力很難快速出頭」,於是他們選擇製造成功的假象。

他們會精心營造「我很專業」的形象,讓外界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在社群上,他們會拼命曝光自己,想讓人相信「我很厲害」,但私底下,他們可能連最基本的功夫都還沒訓練紮實。

這是一種「內在匱乏感」的補償行為,因為他們害怕,真正的自己其實沒那麼強。

2. 面對現實壓力,開始「借力」維持形象

當他們開始被更多人看見,壓力也隨之而來,他們發現,自己其實沒有足夠的知識或實力來應對外界的期待,他們開始心虛,害怕被識破,於是選擇「借用」別人的內容,來撐住自己的影響力,剛開始可能只是參考,後來就變成了直接挪用,最後演變成抄襲。

這時候,他們已經陷入了一種「必須維持虛假成功」的困境,無法輕易回頭。

3. 抄襲變成習慣,讓自己停滯不前

當一個人習慣了不勞而獲,他的學習能力也會開始退化,因為「直接拿來用」比「花時間研究」簡單太多了,「複製現成的東西」比「從零思考」更省事,久而久之,他們失去了真正成長的能力,變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影子。

最終,他們只能不斷尋找新的「參考對象」,讓自己看起來依然厲害,但內心卻早已空洞。

▪️這類行為為什麼會變成一種社群病?

1. 「速成文化」讓人不願意沉澱

現在的社群環境,給人一種錯覺:「只要有曝光,就能成功」。

許多人覺得,只要掌握行銷技巧,就能變成專家,大家習慣快節奏,沒耐心真正學習,反而更在意「怎麼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強」,結果,很多人寧願花時間經營人設,而不是耐心磨練專業。

2. 追求關注,而不是追求實力

當一個人開始享受「被看見」的感覺,注意力會轉移到「維持熱度」,而不是「提升能力」。

為了發更多內容,他們開始抄襲,因為這樣可以省下思考時間,為了維持影響力,他們學會包裝,讓人覺得他們很專業,但是真正需要輸出深度時,他們卻無能為力,只能繼續複製別人的東西。

3. 抄襲變成一種「無痛捷徑」,讓人不再願意學習

當一個人習慣了抄襲,他們會開始說服自己:「反正大家都在參考,這沒什麼。」

一開始是小範圍借鑑,後來變成大範圍複製,從改寫幾句話,到直接整篇搬運,甚至拿別人的作品當成自己的,最終,他們會失去自己的原創力,因為他們的思考模式已經變成「拿現成的」了。

▪️如何避免掉入這種心態?

1. 認清「包裝與實力」的本質差異

短期的熱度不等於長期的價值,社群上的人氣,不代表真實世界的能力。當你開始關心「怎麼讓自己變厲害」,而不是「怎麼讓自己看起來很厲害」,才是真正的起點。

2. 願意慢下來,打好基礎

耐心學習,比焦慮趕進度更重要,與其每天想著「怎麼讓自己更有影響力」,不如問自己「怎麼讓自己更有內涵」。

3. 別讓「捷徑」毀了自己的成長

一旦開始習慣抄襲,你的學習能力就會停滯,當你習慣了不勞而獲,最終會變成一個沒有自己想法的人。

▪️結語:真正的價值,來自內在的底蘊,而不是外在的包裝。

在這個速度很快的時代,太多人把「成功」誤以為是「看起來成功」,但熱度終究會消失,真正的價值,來自你內在的實力。當你真的變強了,就算沒有社群上的名氣,你依然能創造影響力。

避免讓焦慮驅動你走捷徑,因為那條路的盡頭,什麼都沒有。

🔺歡迎訂閱理性與感性兼具的【 微光貓宇宙電子報 】✨
談的是人生策略、自我成長、內在力量
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個人議題上活用潛意識的力量
https://muiqueen.ck.page/48d0f287b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中的貓 | Claire Hsiao
12會員
19內容數
只是一隻 微光中的貓☾˖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抒發一下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越來越感受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演算法和流量競爭。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有多少網路工作者被瀏覽數及追蹤數等數據所掌控? 又有多少人會以網路流量為評斷依據,判斷究竟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有沒有價值」? 在面對一項人事物時,不少人都容易簡單粗略地以「外在價值」來做評斷, 但價值其實不僅僅存在於外在、可量化的,更多的是隱藏在內、難以量化的深度價值。
Thumbnail
在網紅時代,為了吸引觀眾,一些網紅創作內容低質化、散佈假新聞、忽略個人隱私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為瞭解決這些亂象,建議加強內容品質和監管,提高觀眾的媒體素養,並規範網紅的行為。
Thumbnail
在網紅時代,為了吸引觀眾,一些網紅創作內容低質化、散佈假新聞、忽略個人隱私等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為瞭解決這些亂象,建議加強內容品質和監管,提高觀眾的媒體素養,並規範網紅的行為。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會新聞上看到許多網紅自導自演的荒謬事件,一切都只為了「流量」,因為在社群軟體當道的現在,「流量」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不僅可以變現,還能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讓成名變得不再遙不可及。 然而,我們若是覺得自導自演的手段已經很令人難以想像,在《底層網紅》這本書所描述的各種因應網路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