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阻止二戰嗎?導讀《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文內容摘要自「熬夜的便當」YT 影片並使用 Gemini 整理:



本集討論到的作品: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李察.奧弗里,2024)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陳力航,2021)

《在東亞跨界流離的人生:老兵的臺灣史》(林玉茹等,2025)

《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汪宏倫等,2014)



大家好,我是便當,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 — —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作者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是英國著名的二戰歷史學家,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新審視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或許你會覺得,關於二戰的書籍、電影已經多不勝數,為何還要再看這本書?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試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二戰為何會發生?它有何特別之處?以及,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示?除了牢記和平的珍貴,我們還能從這段歷史中探討什麼更深層的意義?

戰爭的起源:空間與種族

許多人認為,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苛制裁,是納粹崛起的導火線。然而,這個解釋並未完整回答所有問題。為何納粹德國要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戰爭?為何要對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為何日本、義大利也要加入戰局?

作者指出,在二戰爆發前,有兩個核心概念驅動著這些國家 — — 「空間」與「種族」。德國地理學家拉策爾在19世紀末提出的「生存空間」理論,認為人類為了生存,會自然地遷移、擴張,征服他人。這個概念受到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影響,認為「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為種族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

希特勒採納了「生存空間」的觀念,對外擴張領土,對內則推行種族滅絕政策。然而,這種思想並非德國獨有,許多西方國家也曾抱持類似的觀念,認為有權殖民統治其他種族,擴張帝國版圖。

一戰時期殖民地領土示意圖,來自維基百科

一戰時期殖民地領土示意圖,來自維基百科


帝國主義浪潮對領土的競爭

作者將二戰的起源追溯到一戰之前,西方國家在工業革命後,透過殖民主義將社會達爾文主義散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一種國際秩序,各國競相擴張殖民地。亞洲的清朝和日本也受到這股浪潮的影響,被迫開放門戶,走上現代化道路。

現代化後的日本,透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台灣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捲入帝國主義的浪潮,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戰爭的爆發:一戰與經濟大蕭條

空間與種族的概念,驅動著各國捍衛自身利益。然而,這種競爭關係也潛藏著暴力的隱憂。一戰後,國際局勢重新洗牌,戰敗的德國付出慘痛代價,戰勝的日本、義大利卻未得到應有的報酬,埋下了不滿的種子。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加劇了各國的矛盾。西方國家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對殖民地較少的國家不利。日本、義大利、德國的內部政治風向開始轉向擴張領土、爭奪資源。

1931年的滿洲事變,是第一個警訊。日本關東軍擅自入侵中國東北,揭示了一場新的帝國主義正在成形。

二戰的特點:殘酷與總體動員

二戰在短時間內爆發,又迅速結束,暴露了人性的殘酷。空間與種族的概念,加上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戰爭規模空前。軸心國為了動員民眾,灌輸「正義之戰」、「種族共同體」等觀念,合理化戰爭行為。

種族主義使得戰爭失去人道底線,各種暴行層出不窮,例如日軍的屠殺、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蘇聯的卡廷大屠殺等。此外,二戰的總體動員,使得平民也成為戰爭的受害者,空襲、強暴、戰俘虐待等事件頻傳。

戰後的反思與殖民地的獨立

二戰後,紐倫堡審判、聯合國的成立,標誌著人類對戰爭罪行和國際秩序的反思。然而,種族主義的遺毒並未迅速消散,東南亞、非洲等地的殖民地紛紛掀起獨立戰爭,殖民主義體系逐漸瓦解。

台灣的二戰記憶

對許多國家來說,二戰是一段犧牲慘重的歷史。但對台灣而言,二戰的意義更加複雜,因為台灣同時擁有受日本殖民統治和被日本侵擾的雙重記憶。這兩種記憶在當時是對立的,造成了台灣獨特的歷史記憶。

例如,許多台灣人誤以為當年空襲台灣的是日軍,實際上是美軍。又或者,官方紀念儀式中,只見忠烈祠,不見台籍日本兵的紀念活動。直到近年,在民間團體的努力下,才逐漸出現紀念台籍日本兵的場館和紀念碑。

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班與唐攝

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班與唐攝


超越民族對立,擁抱多元歷史

台灣的二戰記憶,考驗著我們如何讓兩種創傷同時存在。這並不容易,因為當時中國和台灣是敵對陣營,使得紀念碑的意義更加複雜。

身為未經歷二戰的後代,我認為我們應該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態看待這段歷史,超越民族對立,用更寬廣的角度去反思戰爭的本質。

二戰已經過去80年,我們沒有必要再被種族和國族的觀念所束縛。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應該共同努力,避免歷史重演。

二戰史觀不應侷限於單一國家角度,而應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如何避免人類再次發生抹滅人性的暴行。這才是我們反思二戰最重要的意義。

希望今天的介紹,能讓大家對二戰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歡迎大家去看這本《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穫。

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外,國共內戰殞身原日本軍、前國軍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班與唐攝

高雄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外,國共內戰殞身原日本軍、前國軍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班與唐攝



若喜歡以上的分享,別忘了拍手鼓勵,或者追蹤我的 podcast、YouTube 頻道「熬夜的便當(Ben & Don)」!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benanddon

◢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熬夜的便當/id1743465948

◢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0wHqcJ23d1Uwp8PmtJTjm3

◢ KKbox: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PY5_iYWYS3BeBVLCAb

◢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bendon

我是歷史小說作家,便當(Ben & Don,aka. 班與唐),一九九三年生,著有歷史小說《食肉的土丘》、《安雅之地》,合著《文學關鍵詞100》等。寫小說之餘經營YouTube頻道「熬夜的便當(BenD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熬夜的便當(BenDon 班與唐)的沙龍
62會員
58內容數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13
在《進擊的巨人》中,艾倫所代表的,就是這種被極端化的積極自由。他為了保護帕拉迪島人的「自由」,選擇摧毀整個世界。他相信只有先消滅潛在威脅,才能創造絕對的安全感與自主空間。這種邏輯聽起來就像「為了和平先發動戰爭」,是一種扭曲的自由實踐。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4/09
最近的大港開唱,引發了一場關於「音樂與政治」之間關聯的熱烈討論。起因是藝人楊舒雅在台上的一段發言:「音樂是政治、政治是音樂、女人是政治、身體是政治、身份是政治。」這番話瞬間在網路上掀起爭議。許多人質疑:為什麼什麼都要扯到政治?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2025/03/30
在國際關係的學術界,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以其「攻勢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並且以「悲觀」的視角解析世界局勢。他的著作《大幻象》正是一部批判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我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因為八旗出版社前總編輯富察曾在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聊過此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便當,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 — —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作者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是英國著名的二戰歷史學家,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新審視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便當,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 — —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作者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是英國著名的二戰歷史學家,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新審視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只要談到二戰戰史,就絕不會錯過李德哈特。 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 )當過記者,走過兩次世界大戰,和各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交往甚篤,他的作品往往交錯著個人經驗、檔案、口述。
Thumbnail
紀錄片《烹煮歷史》是一部以戰爭為主但卻著眼在軍中伙食的有趣紀錄片。電影敘述六場不同的戰爭,從俄羅斯談到法國,尋找這些曾經吃過或幫軍中料理過的伙房兵、女廚師、甚至是獨裁者的大廚,在戰火之下的美味歷史,既好吃也殘酷,不管是哪場戰爭,食物超越輸贏,記憶不只美味還有硝煙的味道,吃的是記憶還是千萬條人命。
Thumbnail
紀錄片《烹煮歷史》是一部以戰爭為主但卻著眼在軍中伙食的有趣紀錄片。電影敘述六場不同的戰爭,從俄羅斯談到法國,尋找這些曾經吃過或幫軍中料理過的伙房兵、女廚師、甚至是獨裁者的大廚,在戰火之下的美味歷史,既好吃也殘酷,不管是哪場戰爭,食物超越輸贏,記憶不只美味還有硝煙的味道,吃的是記憶還是千萬條人命。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為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於1928年開始連載的半自傳小說,並三度搬上大螢幕。然而現實的埃里希最後倖存下來,並將對戰爭的省思寫成小說,電影則以悲劇收場。   本片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法國
Thumbnail
  《西線無戰事》為德裔美籍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於1928年開始連載的半自傳小說,並三度搬上大螢幕。然而現實的埃里希最後倖存下來,並將對戰爭的省思寫成小說,電影則以悲劇收場。   本片背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在法國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大败德军,那么其中,究竟是东线的苏联军队功劳大还是西线的盟军功劳大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队在东线与纳粹德国的殊死搏斗首当其冲。苏联红军给德国军队造成了绝对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在斯大
Thumbnail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大败德军,那么其中,究竟是东线的苏联军队功劳大还是西线的盟军功劳大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军队在东线与纳粹德国的殊死搏斗首当其冲。苏联红军给德国军队造成了绝对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在斯大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跟各位談論有二戰頭號戰犯之稱的「阿道夫·希特勒」,內容嘗試以他所牽引出的納粹美學、納粹精神...等來分析「圖符之於歷史意義與影響的延伸探討」,試著討論除了他對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之外,還有對世人帶來的其他影響...。
Thumbnail
  朋友们,新年快乐。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期间,还有比斯大林格勒更激烈更惨的战争吗?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勒热夫战役。勒热夫战役是1942年激烈程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一场战争。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就是苏联当年发起的天王星行动(斯大林格勒
Thumbnail
  朋友们,新年快乐。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在二战期间,还有比斯大林格勒更激烈更惨的战争吗?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勒热夫战役。勒热夫战役是1942年激烈程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一场战争。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就是苏联当年发起的天王星行动(斯大林格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