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7、高屏二快、屏南快何時動工?高雄、屏東道路建設進度更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說到高雄跟屏東的重大交通建設,除了許多正在興建、或是規劃中的捷運路線,再來一定就是道路建設,畢竟道路是一座城市的交通基礎。尤其之前說過的國道7號、高屏二快,目前進行進度到哪裡?還有沒有其他同樣值得注意的建設計畫呢?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z-8CjtIpC34


國7

首先先來看之前提到的兩條路線,分別是國道7號跟高屏二快,先從比較多人關注的國道7號看起。國7的規劃路線,主要是從高雄市仁武區,也就是國道10號仁武交流道開始,往南行經鳥松、鳳山、大寮、小港區,最後沿著臨海工業區東側,止於南星路,全長約23公里,總共設置5處交流道、跟2處的系統交流道。


主線設計速率為100,大坪頂交流道以南路段為80,南星路端點路段為60,車道則是主線雙向4車道,鳥松到仁武路段雙向6車道,總建設經費來到1357.9億元,跟先前相比暫時沒有太大變化。

raw-image


國道7號對高雄這麼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從現有高雄路網來看,就只有南北向的國1,東西向的台88,而國1是許多短途車流,必須經過的通勤幹道,讓國1在尖峰時段,部分路段真的塞到不行,另外的台1跟台17,則是在進入高雄中心區域之後,因為交叉路口變多加上路幅變窄,導致一些路段道路服務水準降低。


因此希望國7的興建,能減輕目前國1楠梓以南路段的塞車情況,讓國7分擔國1部分車流、減少回堵,當然也是提供現在與未來完工的貨櫃中心與工業區,重型車輛直接駛入國道的新選擇,降低市區道路塞車的可能性。如果從高公局以2051年基準點做的評估,在沒有國道7號的情況下,國1、台88等路線交通狀況,有一大段路會變成紅色,有國7之後能舒緩部分道路的車流,可以看到國1跟台17的預估車流,是有滿明顯的下降。

raw-image


目前國7的整體進度,雖然環評已經在2022年通過、2023年行政院則是核定計畫,不過直到現在還沒正式進入施工階段,而是在都市計畫變更、地上物查估等等作業,而且從會議舉辦時間來看,一直到2025年2月底,都有說明會召開,這可能跟國7之前出現的路線選定爭議有關。


路線選定爭議簡單來說,主要是經過優化後的路線走法,跟先前通過並不一樣,導致部分地主、業者跟農民,在說明會上不斷有反對聲浪出現,認為應該要按照先前核定的路線走,同時質疑執行單位違反程序,不過從現階段的結果來看,是沒有看到改回原路線的跡象。


而最重要的後續進度,是希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用地取得、2026年正式動工、2030年完工通車,整體時程跟先前相比暫時是沒有改變,可以說是讓期待國7盡快來到的人,終於能稍微能看到一點正式動工與完工通車的景象,尤其國7早在2010年,就已經進入綜規跟環評。以上就是國道7號的整體近況,最後剛好高公局有釋出各交流道,完工後的模擬圖,就來看看未來完成後跟現在的變化對比。


高屏二快

再來第二條,是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簡稱高屏二快,整條路線主要是從高雄市高鐵路與台1線路口附近、開始往東延伸,在跨越國道1號後,沿著後勁溪及獅龍溪流域而建,接下來依序穿過國道10號、國道7號、大樹區丘陵地形、並且避開軍方營區範圍,同時在台29線附近設置交流道,最終穿過高屏溪進入屏東縣,跟國道3號銜接。

raw-image


主線全長約22.6公里,以橋樑段的18.9公里最多,最少是隧道的770公尺,基本是設計雙向4車道,交流道則是預計設置共8處,當中系統交流道總共有3個,分別銜接國1、國10與國7、國3,其實用地圖就看的蠻清楚的,現有的國1、國3、台88,以及台1與台17,再加上未來加入的國7、高屏二快,整個路網覆蓋範圍會大幅提升,尤其高屏二快的興建,主要是希望解決目前高雄往來屏東,台88跟台1線的塞車問題,根據統計,從屏東市到高雄尖峰時段的行車時間,已經來到約為45至60分鐘。

raw-image


高屏二快的目前進度,是在2024年12月,正式通過二階段環評,可說是往正式動工邁進一大步,畢竟高屏二快跟國7一樣,在規劃階段延出現不少質疑,其中一項就是路線規劃的問題,不過跟國7在核定後的優化路線爭議不太一樣,高屏二快是因為在先前規劃過程中,屏東地區出現不小的路線改動,主要是可行性研究路線,是進入大樹區後直接穿過軍事營區中間,同時經過高屏溪與屏東機場北側,最終銜接到國道3號,跟現在路線走法並不一樣,而且在更早之前,還有出現打算用地下道、穿過屏東機場聯絡道路下方,最終一樣連到國道3號的方案。


那單純從效益來看,當然是越靠近屏東市區越好,但因為屏東機場是國軍相當重要的軍事基地,導致穿過機場下方的路線,遭到當時國防部堅決反對。之後又因為考量鄰近軍事營區、需要距離飲用水取水口,還有水庫蓄水範圍一定距離等等原因,讓整條高屏二快的路線規劃,改到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而這幾階段的改動,也成為部分在地人認為,整條高屏二快路線效益越改越差的主張,認為就算興建完成,也沒什麼人會想開這條道路。不過根據運輸預測需求,交通部認為還是能紓解一部分車流,因此繼續推動這項建設計畫。

raw-image


總而言之,高屏二快在2024年底通過環評後,現在則是在設計跟用地取得等等流程,工期大約為4.5年,同時先前有新聞報導,希望能在明年中開工,而完工時程則是暫定2032年完成,比國7約晚2年時間通車,總建設經費跟先前比起來則是增加不少,來到將近千億元,看來現在不少交通建設,幾乎隨隨便便都是千億等級的大工程了。


新台17二期

講完兩條曾經提過的計畫,接下來就進入新路線,不過高屏地區的道路建設真的很多,這邊先來看我自己比較關注的新台17二期。


原因是因為左營是高雄,很早就發展起來的區域,先前隨著捷運紅線、高鐵左營站和高雄國家體育場等等的建設完成啟用後,左營跟市中心的連結就越來越緊密,也是通往楠梓、橋頭、仁武的樞紐。現在則有中油高雄煉油廠,轉型成楠梓產業園區與材料研發專區的重大改變,尤其還有台積電在這裡設廠,在公布的時候可說是一項重磅消息,對於左營跟楠梓、甚至是整個高雄都市發展,相當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一堆縣市政府,想盡辦法要爭取台積電設廠,或是各種產業人士,極力透過各種管道,想確定台積電究竟會在哪邊設廠的主因。

raw-image


不過在優點的背後,就是缺點了,像是設廠,會對於交通會帶來不小影響,實際數據則是預估到2031年,會增加約1萬9千人的相關就業人口,而在園區附近現有聯外道路,主要依靠台17線左楠路、翠華路往返下,再加上未來有這麼多人進出園區,勢必會增加不小的交通量,所以誕生新台17線興建計畫,路線是從北邊橋頭區跟楠梓區交界附近的典昌路開始,沿著左營海軍基地外圍一路向南,一直到南門圓環為止,全長來到7.3公里,希望整條道路完成後,能成為原本台17線的分流替代道路,也就是往返園區或是往東西方向的走台17線,只是過境往返市中心的,就能走新台17線,讓兩邊車流不會擠在一起,預計可以紓解原台17線30%~50%交通量,所以新台17線也能說是園區的相關計畫中,相當重要的一項交通建設。

raw-image


不過這條道路的執行,並不是這麼順利,尤其從整個路線規劃來看,其中又以德民路為界,分成南北兩段,北段已經在2022年6月完工通車,南段則是部分路段正在興建當中。而南段比北段進度慢的原因,主要就是得跟軍方一同討論的緣故,畢竟新台17線會經過軍事營區,加上這裡是相當重要的基地,必須考慮到國防需求,所以花了不少時間討論,過程中的修改也非常多,包括道路拓寬修改、調整路型、營區設施遷移、有沒有建築需要拆除遷移等等,所以目前南段路線分成三個部分,其中又以南段1期進度最快,已經在2023年10月開工,南段2期則是在不久前的2024年12月開工,3期則是還沒聽到開工消息,不過這段路長度比較短,需要時間比較少,全線則是預計2026年底通車。

raw-image


另外新台17線的終點南門圓環,因為現在有多達6個交會路口,部分在地居民認為行車路線太複雜,如果外地人第一次走,很難直覺反應到底要走哪條路,只能說這個南門圓環,真的長得...很不像圓環,根本是台灣特有種,不過在新台17線準備動工的狀況下,高雄市政府是決定把這裡改成十字路口,同時也會把南門四周變成廣場,並且開闢一小塊停車場,希望讓這個路口的動線變單純外,也多出一小塊保存文史古蹟的綠地,前後對比則是長這個樣子。

raw-image


屏南快速公路

最後一項建設,要來看到位於屏東的屏南快速公路,簡稱屏南快,是許多屏東在地,或是經常去恆春墾丁的人,非常期盼的一條道路,尤其高屏二快在屏東市北側、台88停在潮州北側,國3則是停在林邊西側,要往墾丁的話沒得選,只能走台1跟台26,沿路要等不少紅綠燈,加上目前道路系統,遇到假日會因為車潮湧現,導致服務水準降低,甚至連續假日的台1線,還有機會出現旅行速率低於30的情形,另外則是考量醫療後送、串聯東西部路網等等的期望下,誕生了屏南快的興建計畫。


不過目前因為還沒有看到新的相關報告書,所以屏南快的路線規劃,只能先參考之前可行性研究釋出的內容。主要是從國3跟台88的竹田系統開始,沿路經過潮州、萬巒、新埤、枋寮,幾乎避開現有大部分存在的聚落,再來為了避免破壞海岸沿線景觀,預計從加祿堂營區東側,進入丘陵地區,沿路經過南世、內獅、枋山、楓港,一直到台9線附近,後續就一路沿著台26線東側、接到車城,全線長度來到65.5公里,經費暫估為1546億元。

raw-image


不過一段路線究竟要怎麼走,一定會有很多種不同方案,畢竟這個跟遊戲不一樣,不是動一動滑鼠,就能蓋一座跨海大橋、跨海隧道,這裡有建築擋住?沒關係,拆掉!現實不行。而屏南快最主要的方案不同,我自己是把焦點放在,究竟要不要把道路蓋到墾丁國家公園附近,也就是剛剛提到,屏南快的目前路線,是只有停在車城,剩下要往恆春的車流,就只能依靠原有的台26線繼續往南,而這條路線在可行性研究中,是標示成C1-1,而另一條繼續從車城、沿著台26線西側往南,最後接到恆春南側的方案,則是稱作C1,整體路線長度來到74.61公里,比前一方案長將近10公里,造價則是多了220億元左右,來到約1763億元。


那會選擇停在車城、也就是C1-1方案的原因,交通部是給出希望避免衝擊國家公園生態,同時C1路線的益本比<1,也就是代表這條路線,不具經濟效益可行性,因此捨棄了C1的路線方案。不過也有人認為,是因為發現C1路線,不具經濟可行性的情況下,又希望屏南快最終能夠推動,所以只好把路線效益差的路段縮短,最終才出現C1-1的方案,讓整條屏南快得以推動。

raw-image


不過其實從先前的其他計劃來看,在更早以前是有出現要把國道3號、南延到恆春半島的構想,當時路線也是從國3竹田系統交流道開始,往南經萬巒、新埤、枋寮、枋山、最後停在楓港,全長50公里,設置6處交流道,根據2013年當時的預估,建設經費是來到552.32億元,當時造價好便宜,但整條路線益本比只有0.93,不具經濟效益,而且從預估數據來看,認為就算沒有增設國3南延,原本路線還能滿足需求,所以國3南延計畫最終只能暫擱、變成長期計畫,換成先推動短期跟中期改善計畫,直到這幾年才有屏南快的出現。

raw-image


總而言之,目前屏南快在2024年,由行政院核定可行性研究,象徵屏南快整體進度向前邁進一大步,正式進入綜規跟環評,目前似乎是預估到今年年中,可能會有期中報告出現,同時環評也會接著跟上。不過相關的規畫程序還在進行,未來路線有可能會再度修改,而且似乎屏南快必須得進入二階段環評,所以要看到確定動工的那天,還要很長一段時間了。


其他路線

除了上面提到的4條路線,高雄其餘也很重要的道路路網,還有非常多,像是台61南延,雖然現在正在施作位在台南的曾文溪橋,但接續往南延伸到高雄的路段,目前還在規劃中。最近是在2024年底,有出現台南路段的曾文溪橋到四草大橋,已經有共識的新聞,而漁光島附近因為涉及管制跟商港法問題,還在協調中,只能說要看到台61真正進入高雄,還要很長一段時間。


再來是台39線南延到仁武地區,整條路線也不短,基本上就是把高鐵橋下空間變成道路,近期是有優先路段動工的消息,範圍是從岡山交流道附近的市道186線,沿著高鐵橋下往南,到橋科1-2號道路,算是配合橋頭科學園區所出現的配套建設。

raw-image


以及很多人關注的旗津第二過港隧道,畢竟現在熟悉、也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隧道,從1984年通車到現在,已經40多年,即將到達原本設定的50年年限,所以交通部除了啟動第一隧道延壽計畫,讓年限延長到2049年,也進行第二隧道興建評估,不過因為興建工期需要10年,所以第二過港隧道最晚2039年,就得開始興建,欸好像還有將近14年的時間,可以慢慢評估第二過港隧道的其他問題,尤其之前決定走漁港路、不跟輕軌共構,也花不少時間討論。


最後則是台27甲線新威大橋,延伸至國道10號里港交流道工程,名字露露長,不過這個順序很重要,因為有些...痾說好大喜功可能有點太過,就是形容比較浮誇的人,可能會說這個是國道10號延伸,但行政院在2024年8月,把這條路線編號為台27甲線,所以其實是省道不是國道。


那這條路線的興建原因,是因為鄰近區域要往返高雄市中心,幾乎都得利用國道10號,但國10只停在旗尾,所以其他地區還得走部分路段不太寬敞的台28,就連運送農產品的大型貨車、遊覽車也是,同時也考量醫療後送跟觀光等等目的,就有不少地方民眾希望改善當地對外交通,後續才出現這條道路的新建計畫。進度來看,目前整個路段的兩個標案都已經開工,全線通車是有看到第一標的2027年,以及第二標2030年預估時間,工程經費是202億元左右。


👉本集YouTube傳送門:https://youtu.be/z-8CjtIpC34

avatar-img
台灣解碼中的沙龍
8.4K會員
88內容數
目前專注於全台灣各縣市交通建設、重大工程與區域發展的YouTube頻道,這裡是圖片與稿件的存放區,歡迎到YT觀看最新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解碼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既台北大巨蛋完工營運後,新北市也傳出希望興建新北大巨蛋的呼聲,而這個消息從以前到現在,總算在今年2025年的2月,正式公布了大巨蛋的6個潛力地點,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地點,分別位於哪裡吧!
桃園近期正在進行一項重大工程—桃園鐵路地下化,牽動著整座城市的未來走向。但這個影響程度如此之大的建設,相對的,過程中也出現許多爭議,包括先前的高架化為何消失?改成地下化的理由是什麼?兩邊相比整個工程要增加多少預算?經費缺口要怎麼補?何時能全部動工?以及最重要的,什麼時候能完工通車呢?
淡水有不少交通建設正在進行,包括了淡江大橋、淡北道路、以及淡海輕軌二期的各種建設工程,甚至單純看淡海新市鎮的話,先前也出現焚化爐用地緊鄰住宅區的爭議,還有希望把現有開發面積再度擴大的呼聲。
春節連假出現的龐大車流,對比宜蘭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出現的塞車惡夢,應該只能算是小兒科,而今天的主角台2庚延伸線,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誕生的工程計畫之一。甚至放大一點,也能簡單探討一下,北部地區往返宜蘭的運輸路廊,前前後後有出現哪些計畫、為什麼中止或消失、現在又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中呢。
回顧高鐵2024年的數據,營運人次來到7825萬人次,平均每日運輸21.4萬人次,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年營收更是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而在運量不斷成長之下,高鐵車站周圍的土地,這幾年也出現不少開發案簽約、動工的消息,不過這集不是只專門講高鐵特區喔,而是把車站附近可以關注的開發案,全部都拉進來看一下。
下禮拜就是不少人期待的農曆春節,而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就代表又到了更新各縣市捷運建設的時刻,這集先來看看每年的頭香—台中捷運,在2024年中,各路線有哪些重要的進展吧!
既台北大巨蛋完工營運後,新北市也傳出希望興建新北大巨蛋的呼聲,而這個消息從以前到現在,總算在今年2025年的2月,正式公布了大巨蛋的6個潛力地點,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地點,分別位於哪裡吧!
桃園近期正在進行一項重大工程—桃園鐵路地下化,牽動著整座城市的未來走向。但這個影響程度如此之大的建設,相對的,過程中也出現許多爭議,包括先前的高架化為何消失?改成地下化的理由是什麼?兩邊相比整個工程要增加多少預算?經費缺口要怎麼補?何時能全部動工?以及最重要的,什麼時候能完工通車呢?
淡水有不少交通建設正在進行,包括了淡江大橋、淡北道路、以及淡海輕軌二期的各種建設工程,甚至單純看淡海新市鎮的話,先前也出現焚化爐用地緊鄰住宅區的爭議,還有希望把現有開發面積再度擴大的呼聲。
春節連假出現的龐大車流,對比宜蘭幾乎每個周末,都會出現的塞車惡夢,應該只能算是小兒科,而今天的主角台2庚延伸線,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誕生的工程計畫之一。甚至放大一點,也能簡單探討一下,北部地區往返宜蘭的運輸路廊,前前後後有出現哪些計畫、為什麼中止或消失、現在又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中呢。
回顧高鐵2024年的數據,營運人次來到7825萬人次,平均每日運輸21.4萬人次,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年營收更是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而在運量不斷成長之下,高鐵車站周圍的土地,這幾年也出現不少開發案簽約、動工的消息,不過這集不是只專門講高鐵特區喔,而是把車站附近可以關注的開發案,全部都拉進來看一下。
下禮拜就是不少人期待的農曆春節,而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就代表又到了更新各縣市捷運建設的時刻,這集先來看看每年的頭香—台中捷運,在2024年中,各路線有哪些重要的進展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每次說到桃園,大部分都是以重大建設,像是桃園航空城、桃園機場為主,交通也主要著重在捷運或是車站,道路方面就比較偏少。不過,這集影片主要是來看看桃園市,正在規劃中的多條快速道路,尤其這張願景圖,可以看到不少預計推動的路線,我們就來看看推動進度,以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重點吧!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在這段時間裡,高雄捷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輕軌成環營運,剛好可以來看看整體運量表現如何,以及正在興建或規劃中的各條路線,目前進度到哪裡、何時可以完工通車,最後就是在6月底出現了一條全新的路線—紫線,是打算從哪裡連到哪裡呢?
Thumbnail
現在要往返高雄跟屏東,就只有台1、台88跟台17三條路線可以選擇,而今天的主角,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讓連接兩縣市路線再加一。究竟整條路線有哪些規劃?以及目前二階段環評,有哪些棘手問題需要解決?甚至在看地圖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興建國道1號時只停在高雄,沒有繼續往南延伸到屏東呢?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都發局指出,路竹都市計畫現行計畫人口為3.5萬人、人口達成率已逾95%,隨高雄半導體S廊帶成形及捷運建設,路竹都市計畫必須大幅調整,本次通檢有「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土地開發」、「生活機能」四大重點。 都發局進一步說明,相關內容包括透過「捷運開發區」聯合開發形成科技新城捷運門戶、產業與居住並
Thumbnail
繼上次說完東豐快、以及連接台中與彰化的大肚和美橋後,其實台中跟國道有關的,還有兩個許多人相當關注的工程,一個就是國1接台74線,另一個則是國1后里至大雅路段拓寬計畫。究竟這兩個跟台中息息相關的計畫,規劃了哪些東西?目前進度到哪裡呢? �
Thumbnail
2024.03.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各區建設發展,為紓解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交通壅塞情形,由市府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辦理「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將大肚區華南路延伸至南屯區向上路,全案分為2期施作,其中第1期自遊園路口起206公尺路段,已於1月12日完工,將持續拉近城
台灣建設進程,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如從臺北捷運到新北三鶯線的興建, 進度如何,深受民眾關注。   讓我先抱怨台灣建設龜速!   ▌轉型發展,環境首當其衝 記得民國77年時,臺北捷運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同時也
Thumbnail
市政路延伸工程第2標已於今日正式動工!完成後將有效串聯七期、黎明路、74快速道路、國道、高鐵、台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水湳經貿園區以及中部科學園區等,預計將對台中產業發展開啟嶄新里程碑!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每次說到桃園,大部分都是以重大建設,像是桃園航空城、桃園機場為主,交通也主要著重在捷運或是車站,道路方面就比較偏少。不過,這集影片主要是來看看桃園市,正在規劃中的多條快速道路,尤其這張願景圖,可以看到不少預計推動的路線,我們就來看看推動進度,以及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重點吧!
Thumbnail
高雄車站的東邊,是高雄機務段跟高雄調車場,幅員非常廣闊,似乎介於整個中山博愛到民族路橋間, 到了現在,原本鐵路變成美麗的綠廊,也多了站東重劃區,這些土地或許是未來中高雄發展的重點之一
Thumbnail
在這段時間裡,高雄捷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輕軌成環營運,剛好可以來看看整體運量表現如何,以及正在興建或規劃中的各條路線,目前進度到哪裡、何時可以完工通車,最後就是在6月底出現了一條全新的路線—紫線,是打算從哪裡連到哪裡呢?
Thumbnail
現在要往返高雄跟屏東,就只有台1、台88跟台17三條路線可以選擇,而今天的主角,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讓連接兩縣市路線再加一。究竟整條路線有哪些規劃?以及目前二階段環評,有哪些棘手問題需要解決?甚至在看地圖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興建國道1號時只停在高雄,沒有繼續往南延伸到屏東呢?
Thumbnail
台灣高鐵在2007年正式通車後,從歷年旅客人數來看,除了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下跌,其餘都是穩定的向上成長,更在2023年突破7000萬大關。而人流越多,就代表商機越大,連帶讓車站一同完成的高鐵特區,在近幾年都有許多開發案進駐,所以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全台灣的高鐵特區,目前有哪些重大開發案正在進行中吧!
Thumbnail
都發局指出,路竹都市計畫現行計畫人口為3.5萬人、人口達成率已逾95%,隨高雄半導體S廊帶成形及捷運建設,路竹都市計畫必須大幅調整,本次通檢有「交通建設」、「產業發展」、「土地開發」、「生活機能」四大重點。 都發局進一步說明,相關內容包括透過「捷運開發區」聯合開發形成科技新城捷運門戶、產業與居住並
Thumbnail
繼上次說完東豐快、以及連接台中與彰化的大肚和美橋後,其實台中跟國道有關的,還有兩個許多人相當關注的工程,一個就是國1接台74線,另一個則是國1后里至大雅路段拓寬計畫。究竟這兩個跟台中息息相關的計畫,規劃了哪些東西?目前進度到哪裡呢? �
Thumbnail
2024.03.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各區建設發展,為紓解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交通壅塞情形,由市府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辦理「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將大肚區華南路延伸至南屯區向上路,全案分為2期施作,其中第1期自遊園路口起206公尺路段,已於1月12日完工,將持續拉近城
台灣建設進程,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如從臺北捷運到新北三鶯線的興建, 進度如何,深受民眾關注。   讓我先抱怨台灣建設龜速!   ▌轉型發展,環境首當其衝 記得民國77年時,臺北捷運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同時也
Thumbnail
市政路延伸工程第2標已於今日正式動工!完成後將有效串聯七期、黎明路、74快速道路、國道、高鐵、台中工業區、精密機械園區、水湳經貿園區以及中部科學園區等,預計將對台中產業發展開啟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