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online常遇問題之30歲女性的人生感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在是2025年的地球,地區算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城市。身為一個活了30歲的女性,分析自己在30年的人生意義,究竟在做什麼?這問題不就是一出世一直都在問,「活着為了什麼?」的想法,到現在我有了一點點的理解。我認為地球就是一隻遊戲,自己是創建的主角,旁邊的人都是npc,環境可以自由創作,至於任務就是自己活着的意義。這個世界一開始就有社會框架,即遊戲內容,好讓你順利融入這個世界。之後的人生任務就要自己摸索再完成。當然出世的地域和性別,的確困難度會有所不同。所以我一直想,在這30年,作為「這個角色」究竟做了些什麼?

【原生家庭問題】一出世,我的背景是一名女孩,單親家庭長大。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30年的原生家庭問題,這會長達一整個人生的考驗。我想今時今日的人應該對這個「原生家庭」問題也不陌生,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我,也是前幾年剛好有人說着「原生家庭問題的影響」,原來自己不知不覺變成了局中人,變成逃避家人,拒絕溝通的小孩。長大後,強烈建議大家要學會獨立,能搬出來住、留學和嘗試新事物,就勇敢去做去學,對自己精神情緒會很好,思想意識提升,有助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家人的關係也會變好。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愈來愈大。

【新手教學】當我長大了,很自然就要去上學學習,學校就是社會的縮小版,問題就更多了。「階級觀念」、「權威性地位」、「人濟關係問題」等等⋯一大堆的。當時的我學習沒有很好,但心裡只有一個問題,我學習的課目,除了認知這個世界事件和規則之外,其餘的根本對我沒有用,什麼微積分,什麼中西歷史,那讀完的意義是什麼呢?當我3歲開始讀3年幼稚園,6年小學,6年中學,4年大學,2年專課,額外再加其他課程証書。然後呢?那就20歲了,還是個什麼都不會小孩。結論是學校不會教你如何賺錢,不會教你如何做人,只會輸入這個世界的認知,我形容為在地球上的「新手教學說明」,所以一旦讀完20年後,人們再不更新知識,那之後的世界將會慢慢被淘汰。離開新手教學的學校,就要靠自己實力更新軟件智識。

【摸索自己的工作】然後就要挑戰進入社會,10年裡在這社會大家會想要得到些什麼呢?金錢?地位?權力?我想大多數人起初工作都沒想太多,隨便找了一份工作,能賺到錢,學習工作的經驗就好,隨著時間的流逝,才發覺自己為什麼在這裡工作呢?我在做什麼東西呢?還是自己想要些什麼物質的東西?但也沒有。然後慢慢覺得工作就是用時間換錢,能為持生活就好。工作習慣了,一但沒工作,心就會定不下來,沒有安定感。但心裡就是不想工作,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迷惘着。現在我建議要進入社會的人,這是很重要的人生攻略喔!首先要設好自己想要做的職業,定立目標,尋找想要做的職業資料的資格,一步一步地做。要讀的課程去讀去考,要用的金錢去存好存滿。那還有人一定在想,我已經在社會中了,但迷惘着,會迷惘就是因為對現狀不滿意,身體頭腦都有抗拒着,需要改變現狀。我認為人生的黃金時間是在30-45歲之間,所以還是有時間可以改變的。勇敢踏出第一步吧!只要是有心去做,用一生時間去達成也是大有人在的。

我自己也和大多數人一樣,隨波逐流,工作好一陣子,身體精神累壞了,不斷重複思考,疑惑迷惘着。轉折點在疫情的時候,我沒有再去工作,起初也會感到不安,但隨著時間開始習慣,其實不用上班也可以,自己情緒和身體也愈來愈好。那陣子,自己找回自己的興趣愛好,喜愛打遊戲,就打了足足3年,讓自己玩到厭為止。喜愛畫畫,就瘋狂地畫,貼上網絡上。然後又有一天想拍攝影片,自己從零學起拍片,剪接等等⋯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作品,一篇又一篇累積着,創作的靈感來源愈來愈多,動力的來源就是自己想去創造,想去分享。停一停,望一望,在這個社會中,會不知不覺丟掉了自己,提醒自己,記得要停下來找回當初的自己。

如果硬要比較打工和現時的生活的話,首先是身體比較健康,能睡到自然醒,能慢慢地休閑吃自己喜愛的食物,更多的時間可以到大自然地方走走。其次精神方面,再沒有上司同事的壓力,再不用忍受客人的無理取鬧和情緒。打工的時候,差不多每天都做惡夢,嚴重的時侯,只要外出活動,就會厭惡所有的人類,開始有精神的問題。了解到自己比別人更容易吸收其他人的情緒,現在會非常留意自己的情緒起伏。也學會了做任何事都不要心急,順其自然,慢慢享受其過程。強烈建議大家配合天時地利人和,順境時勇敢大步前進,逆境時休息,維持平衡穩定。多了解自己的性格,留意自己情緒的變化,慢慢摸索自己想做的事吧。

【地球onlin的理財攻略】世界會不斷轉,不斷更版本,所以我的理財方法只可以參考,並不能一條路用到所有世代和地區。我會分成三部份,流動資金+後備資金+投資資金。流動資金就是主動基本收入+被動收入,日常生活會使用。後備資金就是自己設定一定的金額,不會動,緊急時可用。投資資金就是錢生錢的概念,會有一定的風險,例如儲蓄保險(會有通漲的風險)、強積金、外匯差價、股票、虛擬貨幣、金幣、房屋等等⋯穩定自己的經濟也是人生的一大課程,穩定經濟後人生才剛開始呢。

【版本不一樣】舊的地球版本永遠都會存在,和新的世界合併就會有所謂的代溝。永遠最新一代面對的問題就是「傳統」,好聽就叫做「文化」,難聽點就叫做「束縛」。傳統女孩的生活就是結婚生兒育女,傳承下一代,保障自己。直到現今,女性低位提高,社會大眾也沒有對女性很嚴苛,令到女性可以有不同的人生方向,而生兒育女的道路,在那之前可以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追求自己想要的事,所以會愈來愈多人晚婚。我認為沒有好與不好,只有自己想走那條路的決定。任何人生方向都好,只要自己快樂就是最好的人生。

【戀愛遊戲】在這茫茫人海裡,我認為這個是一個找靈魂伴侶的遊戲,簡單點可以說是找「家人」,分為兩部份,尋找現實世界的伴侶還是尋找身心靈的伴侶?在這遊戲之中,會不斷離合,在對方身上學習自己的缺陷。當對方和自己完全成熟時,就會共同創建屬於自己的「家」,然後進階,再去學習共同解決問題。成功的話,是1+1>2的獎勵,失敗的話,有可能是1+1=0或者是負數。這是一個用「愛」來去學習的任務。沒有任何攻略,這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不同的方法。

這是一個2025年地球online的說明書和我30年的生存經驗攻略,只適用於城市地區。鄉村地區及海上地區並不適合此說明。謝謝大家觀看新手說明,歡迎來到地球體驗,祝旅途愉快。

2025年3月14日至21日 筆名:妤然ya ran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心理學|哲學家|人濟關係|情緒學|社會生活 紀錄我認知的世界,不同時間觀念的自己,個人心情感受的論文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很年輕時,不知為何有天突然這麼想;我只想在人生最輝煌、沒病痛的時候離開 50是個不錯的數字,該體驗的大致上也都差不多收集完成 想想現在離這個數字沒幾年,只是計畫改不上變化,我得告訴自己還不行、因為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的事情等待我要去完成,這之中也許有大半不是自己想要的,年紀越大、成形的比較多的是責任驅
Thumbnail
女人30歲是不是比男人焦慮 詢問同事當時會害怕30 得到的回答是 我都要40了 我笑了 就算膠原蛋白流失 工作依然繼續 長輩擔心的 結婚生子 當自己想要時才覺得困難 生小孩無法像孫悟空 有石頭就好 雖然做了功課 聽取建議 如果他沒排隊選你 你也強求不來 原來無法正常懷孕的比你想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20年前盛行的諾斯特達拉姆司預言在2024年又回來了,一群神經兮兮的人預言地球即將毀滅。在胡蘿蔔日報提供的百貨公司電子看板上,轉播著他們豁出老命般的諄諄教誨。 這群激動的學者口沫橫飛、激情熱烈地討論著地球存亡問題,表情誇張、肢體豐富,把西洋情人節的空氣渲染的恐慌與不安。 不過這一切與我無關。自從
Thumbnail
28歲對我來說好像沒什麼實感,我只知道自己離30歲又更近了一步,雖然現在的我已經沒什麼年齡焦慮了,但對於知道自己的「終點」可能在何處的我來說,我依然希望自己可以更快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三十而立,卻在三十歲這年遠離臺灣,在丹麥找到人生方向的故事。從徬徨無措的學生時期,到七份工作後的職涯探索,作者分享了他如何克服迷茫,最終在電力系統領域找到熱情,並在國際環境中持續學習成長的經驗。文章也談到在臺灣和國外的文化差異,以及作者對人生和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很年輕時,不知為何有天突然這麼想;我只想在人生最輝煌、沒病痛的時候離開 50是個不錯的數字,該體驗的大致上也都差不多收集完成 想想現在離這個數字沒幾年,只是計畫改不上變化,我得告訴自己還不行、因為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的事情等待我要去完成,這之中也許有大半不是自己想要的,年紀越大、成形的比較多的是責任驅
Thumbnail
女人30歲是不是比男人焦慮 詢問同事當時會害怕30 得到的回答是 我都要40了 我笑了 就算膠原蛋白流失 工作依然繼續 長輩擔心的 結婚生子 當自己想要時才覺得困難 生小孩無法像孫悟空 有石頭就好 雖然做了功課 聽取建議 如果他沒排隊選你 你也強求不來 原來無法正常懷孕的比你想
Thumbnail
將歲月時間拉長,人人被當時代的潮流推進,與時俱進,面臨不一樣的環境挑戰。尤其是現代化科技的發展、經濟模式的改變,變化的速度更是迅速,數十年可能就一次翻轉,有些東西新參與了的生活,也有些淡然退場。並非要討論這些演進形成的因與果,而是想回顧這些不同環境下的人們如何過生活?過得如何?這或許是一面鏡子...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20年前盛行的諾斯特達拉姆司預言在2024年又回來了,一群神經兮兮的人預言地球即將毀滅。在胡蘿蔔日報提供的百貨公司電子看板上,轉播著他們豁出老命般的諄諄教誨。 這群激動的學者口沫橫飛、激情熱烈地討論著地球存亡問題,表情誇張、肢體豐富,把西洋情人節的空氣渲染的恐慌與不安。 不過這一切與我無關。自從
Thumbnail
28歲對我來說好像沒什麼實感,我只知道自己離30歲又更近了一步,雖然現在的我已經沒什麼年齡焦慮了,但對於知道自己的「終點」可能在何處的我來說,我依然希望自己可以更快地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Thumbnail
回顧過去的人生歷程,從20歲的嘗試到30歲的衝刺再到40歲的遊刃有餘,作者分享了她的成長心路歷程和對自己的期許。她面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期待,提到了對自己的建議,包括不要太聽父母的話、務實點、多讀書和多寫文章。文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三十而立,卻在三十歲這年遠離臺灣,在丹麥找到人生方向的故事。從徬徨無措的學生時期,到七份工作後的職涯探索,作者分享了他如何克服迷茫,最終在電力系統領域找到熱情,並在國際環境中持續學習成長的經驗。文章也談到在臺灣和國外的文化差異,以及作者對人生和未來的期許。
Thumbnail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