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們的主食之一,而且在二戰以前,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主食。
台灣人本來是吃秈稻(在來米)的,因為日本的影響,讓台灣人開始種稉稻(蓬萊米)!首先來看看,現在台灣種的稻子的種類吧!依照農業部的分類,可以分為稉稻(蓬萊米)、硬秈稻(在來米)、秈糯稻(長糯)、稉糯稻(圓糯)、軟秈稻(長秈)五大類,另外還有一些零星的,被列入「其他」。
圖片作者:老葉
可以看到,2023年有將近92%的米是蓬萊米,而在來米只剩下0.7%。真的是滄海桑田啊!
當然,隨著社會發展,台灣人米越吃越少,所以農田的面積也跟著變少。這可以從農糧署的資料看出變化:
圖片作者:老葉
柱狀圖是產量,折線圖是種植面積。
然後,台灣哪幾個產區是主要水稻產區呢?
最大的產區是彰化(橘色)、雲林(綠色)、嘉義(藍色)。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到,大部分時候是彰化產量最高,但也有幾年雲林的產量超過彰化。
作者:老葉
接著我們來看不同種類的米在哪裡產得多。
首先,當然是蓬萊米(稉稻)。
台灣稉稻五大區。作者:老葉
2023年,稉稻產量最大的是雲林,其次是彰化、台中、嘉義、桃園。
接著,我們來看在來米。
在來米五大產區。作者:老葉
在來米五大產區,第一名是屏東!其次是嘉義縣、雲林、嘉義市、彰化。從這裡可以看到,彰化種不多在來米呢。
接著,是
長秈稻三大區。作者:老葉
長秈稻產最多的是彰化,其次是宜蘭、台南。
接著,是圓糯米。
圓糯米三大區。圖片作者:老葉
圓糯米產量最大的是雲林,其次是花蓮與嘉義。
最後,是長糯米。
長糯米三大區。圖片作者:老葉
長糯米最大產區是彰化,其次是台南、雲林。
所以,總整理可以看出:
稉稻 :雲林、彰化、台中、嘉義、桃園。
在來米:屏東、嘉義縣、雲林、嘉義市、彰化。
長秈稻:彰化、宜蘭、台南。
圓糯米:雲林、花蓮、嘉義。
長糯米:彰化、台南、雲林。
可以看到,彰化與雲林各拿了兩個冠軍,而屏東也拿了一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