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前篇連載|讀者投稿 |長篇系列《我拼了全家,最後換來一場空》,建議合併閱讀。
------
讀者投稿👇👇👇
那天凌晨三點,她傳訊息給我。
「我真的快撐不下去了。妳可以幫我寫一篇嗎?寫給那些像我一樣,還不敢說出『我想離婚』的人。」
她的訊息像是一個裂縫,讓我想起她曾經說過的那段日子:凌晨一點半起床搬貨、孩子發燒自己扛、流產後戴著手套默默搬貨的那個她。那不是故事,那是她活過的真實人生。她不是沒有努力過,是努力到耗盡。那是一種靜靜熬著、別人看不到的崩潰。
這一次,她不是要我安慰她,而是請我「寫下來」——代她說,說給那些還在撐、還在自我懷疑、還不敢開口的人聽。
她說,她曾經以為愛一個人就是全力以赴,把自己融進對方的生活裡。 她說,她曾經試圖用懷孕、用忍讓、用進入對方家庭來換一個穩定的家。 她說,她曾經為了對方辭掉工作、凌晨起床、進入他的事業體系,成為幫手、也成為無聲的工具人。
「我真的不是沒撐過,我是撐太久了。」她這麼說。
我聽她講了很多細節,有些我記得,有些我只能想像。她形容他:「外表高大、看起來老實,講話慢吞吞的,剛認識時讓人覺得有安全感,後來才發現,那不是穩重,是什麼都不想面對。」
她說那個男人出過軌、送過別人車子、幫外人開過檳榔攤,在她懷孕的時候做這些事,卻從未主動坦白。她是從旁人口中拼湊出真相的。她曾經問他:「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他沒有否認。她當時甚至願意放他走,只說:「我們可以離婚,我不會用孩子綁住你。」
但婆婆說:「不要離婚啦,孩子還小,再忍一忍吧。」於是她忍了。不是因為她不痛,而是因為整個世界都在勸她:「再撐一下。」
她告訴我:「我曾經以為原諒可以換來珍惜,後來才知道,有些人學會的不是悔改,而是隱藏得更好。」
她不是一開始就想離婚的。她說:「我一直都想讓這個家完整,所以我努力做一個好太太、好媳婦、好媽媽。只是,做到最後,我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
她告訴我,有段時間她每天在三個地點輪轉:凌晨兩點起床去市場出貨,中午回娘家顧小女兒,晚上再回婆家照顧大女兒。日復一日,她成了毫無喘息的機器人。
她說:「我不是在生活,我只是在『撐』。我不敢生病、不敢累、不敢情緒崩潰。我每天都在提醒自己不能倒,因為一倒,這個家就沒人撐了。」
但她不是沒倒過,只是倒下時無人知曉。她曾流產、曾在輔導室外聽著女兒哭,自己卻沒有眼淚。她說:「我連難過都擠不出來,因為我還有貨要搬、孩子要顧、家要守。」
筆者曾看過一句話:「人們離開婚姻,不是因為一場爭執,而是因為在關係裡迷失了自己。」她正是如此。
她不是被打敗的,而是耗盡了。她說:「他說我變了,說我現在不溫柔了、不體貼了。但我真的不是變了,是我終於不想再委屈自己了。」
我問她:「那最後,是什麼讓妳決定要離開?」
她說:「我站在車上照後鏡,看見自己眼神的空洞,忽然有點怕。我怕自己哪天就這樣消失了,沒有人會發現。」
那一刻,她知道,她要走了。
她沒有摔門、沒有大吼、沒有戲劇化的場面。她只是收拾好自己,把孩子帶走,回到娘家。她說:「我不是在逃避,是終於誠實面對自己。」
她不是沒愛過、不是沒努力過,但這段婚姻給她的,只有一種感覺——「再努力下去,我會連靈魂都不見。」
我寫這篇文章,不是勸讀者離婚,也不是要妳立刻做決定。
我只是想代她說一句話:「妳不是撐不下去,只是妳不該一個人一直撐下去。」
如果妳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念頭是:「今天又要過一樣的苦日子」,那不是婚姻,那是困境。她說:「我曾經以為女人為家而活就是幸福;現在我知道,女人為自己而活,才是自由。」
她請我寫下來,也許是為了自己的一種交代;但更可能,是想告訴妳——「不是走到離婚,才叫失敗;走到連自己都不剩了,那才是真的輸。」
這篇文章,是她交給我的託付。
如果妳也正在拉扯,請記得: 妳不是自私,妳只是在救自己。
這一次,她不再拼全家了。 她只想拼一個完整的自己。
我們下篇文章見。
持續創作不易,歡迎看看其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