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32-《黃子佼》事件:當沉默成為共犯

有緣人32-《黃子佼》事件:當沉默成為共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

我是三寶爸,孩子都還年幼。當我看到黃子佼事件時,內心不只是震驚,更多的是作為父親的焦慮——如果這個世界對加害者寬容,對受害者苛責,那麼我的孩子未來會生活在怎樣的環境?


這篇文章來自一位國中同學的親身經歷,以及黃子佼事件帶出的社會現象。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沉默背後的痛苦,並提醒我們:當沉默成為共犯,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這次,我們不能再假裝看不見。


這篇文章不只是評論個案,而是探討更深層的問題——當社會選擇質疑受害者、為加害者開脫,究竟是在保護誰? 我希望這次,我們不再選擇沉默。

------

1. 那些無法言說的故事


他是我求學時的同學,家境不錯,父親是地方上的知名人士,母親則對紀律要求嚴格。在別人眼中,他的成長環境是安穩的,甚至讓人羨慕的。


但有一天,他深夜傳訊息來,只寫了一句話:「你知道嗎?有些事情,真的會跟一個人一輩子。」


我回了一個問號,他過了很久才說:


「我讀書的時候,被生物老師騷擾過。」


語氣平靜,像是在陳述一件與自己無關的往事,可文字裡的重量,卻讓我感覺到一陣窒息。


那是下課後的某一天,老師說要載他一程,結果車子開進了學校附近的小巷。老師的手搭上他的肩,語氣溫和地說:「聽話一點,老師是為你好。」


他沒有喊,沒有動,只是睜大眼睛看著後視鏡裡的自己。他的身體僵住了,他的世界彷彿停滯了。


後來呢?


後來什麼都沒有發生——不,準確來說,「沒有發生」的,才是最可怕的。


他沒有對任何人說,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會相信他。老師是模範教師,是家長口中的好榜樣,是學校的資優班導師。沒有人會覺得這樣一個人會做出這樣的事。


他選擇了沉默,卻因此陷入長年的憂鬱與焦慮。他開始習慣在人群裡縮起肩膀,開始害怕夜晚,開始在每個路燈下,看到當年的自己。


而那個老師呢?


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他依然教書,依然得到學生們的尊敬,甚至依然帶著某些學生兜風回家。——這個世界最殘忍的地方,就是當一個人選擇傷害時,竟然能如此輕易地繼續他的生活。(多年後他告訴我時,已罹患憂鬱症......)


2. 黃子佼的事件,不只是他個人的事


2024年,黃子佼因持有不當影像,被法院判刑。


他在道歉影片裡低頭、啜泣,貌似說自己「年輕時不懂事」,說自己「被環境影響」,但更多的人開始問——


這些影像從何而來?為什麼會流通?這個世界,究竟是誰允許這一切發生的?


這件事,從來不只是他一個人的罪責。

  • 供應端 —— 那些影像是怎麼被拍攝、被販售、被流通的?
  • 消費端 —— 有多少人下載過、觀看過,甚至以此為樂?
  • 沉默的人 —— 當這些事情發生時,誰選擇了閉上眼睛,誰選擇了裝作無事發生?


很多人看到這類新聞,第一個反應是:「怎麼可能?」但當受害者站出來時,社會卻又開始質疑:「怎麼這麼多年才說?」、「是不是有別的目的?」


原來,不相信,才是這個社會最常見的選擇。


3.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繼續逍遙無事?


黃子佼事件爆發後,我看到一則留言寫著:「現在網路這麼發達,還會有人願意去做這種事嗎?」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種可怕的天真。


這類事情從來沒有消失,甚至從未減少。它只是換了方式,換了載體,換了更隱密的運作模式。——而讓這一切得以持續的,是沉默,是冷漠,是那些「這不關我的事」的想法。


這就是「共犯結構」:

  • 第一層:直接參與的人 —— 拍攝、販賣、散播這些影像的人,他們是市場的供應者。
  • 第二層:默許的人 —— 他們或許沒有親手拍攝,但選擇下載、觀看,讓市場持續存在。
  • 第三層:淡化問題的人 —— 他們會說:「時代不同了,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他已經道歉了,還要怎麼樣?」、「這麼多年才說,可信嗎?」


這些話,對加害者來說是護航,對受害者來說,卻是另一場傷害。


因為他們終於鼓起勇氣站出來,卻發現,這個世界最先質疑的,是他們自己。


4. 這一次,我們不應該再選擇沉默


黃子佼事件,不只是娛樂圈的醜聞,它該成為一個社會的警鐘。因為這樣的事情,不只發生在名人身上,也發生在校園、職場、甚至家族之中。


我們該問的是——

  • 當受害者開口時,我們是選擇相信,還是選擇質疑?
  • 當社會開始為加害者開脫時,我們是否有意識到,這代表什麼?
  • 我們是否能夠做些什麼,讓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


有多少人看著這類新聞,心想:「這應該離我很遠吧?」


但它,從來不遠。


它在我們成長的校園裡,在我們的職場裡,在我們的社群裡,只是受害者不說,而旁觀者不問。


「沉默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它只會讓問題繼續存在。」


下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類問題背後的「結構性保護」——當事情被揭露,為何仍然有人選擇淡化,甚至為加害者找理由?這些內容,將在恆星計畫中深入探討。


星際日誌 28-《黃子佼》事件:當社會為加害者護航,我們究竟在維護什麼?


如果你願意看見更多這些被忽略的真相,請記住——這篇文章,我們一起守住它的價值。


avatar-img
‹思›語室
368會員
530內容數
脆上累積超過 「1億」次閱讀、300萬次互動,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思›語室 的其他內容
社會對家長的不友善,本質上是對任何「不符合主流需求的人」的不友善。今天是爸媽,明天可能是年長者、行動不便者,甚至是職場上的你我。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種噩夢(包含我也是,三寶家庭這個是常態)
帶孩子出門是戰爭,但孩子生病時,才是家長的真正地獄模式。
在路人的道德審判下,爸媽努力控場,但無論你做得再好,總有人認為你沒把孩子「管好」。
本篇獻給所有曾經帶孩子出門,卻被陌生人指指點點的爸媽。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個從未公開過的故事,關於低潮、迷茫、放棄與重生,如果你現在也正在某個低谷,希望它能帶給你一些力量。
社會對家長的不友善,本質上是對任何「不符合主流需求的人」的不友善。今天是爸媽,明天可能是年長者、行動不便者,甚至是職場上的你我。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種噩夢(包含我也是,三寶家庭這個是常態)
帶孩子出門是戰爭,但孩子生病時,才是家長的真正地獄模式。
在路人的道德審判下,爸媽努力控場,但無論你做得再好,總有人認為你沒把孩子「管好」。
本篇獻給所有曾經帶孩子出門,卻被陌生人指指點點的爸媽。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個從未公開過的故事,關於低潮、迷茫、放棄與重生,如果你現在也正在某個低谷,希望它能帶給你一些力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