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生物藥物與糖尿病產業領導者 —— 諾和諾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週是醫療產業分析的第四堂課,主題是生物藥物與糖尿病產業領導者 —— 諾和諾德 (Novo Nordisk)。這週有趣的點是,老師說胰島素是一個存在60年的東西,他最喜歡這種存在很久,然後又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取代它,只要一提到胰島素市場的賺錢方法、獨特經濟模式和持久的定價能力,老師的眼睛就會亮了起來

這次內容很多分成糖尿病的胰島素市場、GLP-1、併購、估值…部分,不過,由於社群篇幅關係,只打算整理前面的部分。

我把課堂一小部分的內容整理成圖卡筆記放上來,而剩下Novo Nordisk 企業策略的部分,就偷懶地直接引用了Novo Nordisk 的投資者簡報內容囉。

...

化學藥物與生物藥的主要區別

化學藥物 (Chemical drugs)
  • 來源:主要是透過化學合成的方式製造。
  • 複雜性:化學藥物的分子結構通常相對簡單且小。
  • 製造過程:主要使用化學合成法在工廠中生產,製程相對標準化。
  • 進入門檻:入門檻相對較低,因為其生產更像是一個化工廠。
  • 特性:通常具有明確且穩定的化學結構。
生物藥 (Biologic drugs)
  • 來源:從生物來源 (如細胞、基因、微生物) 生產出來的。例如,第一個GLP-1 的受體促效劑,是仿效北美大蜥蜴唾液中的成分組合研製而成。
  • 複雜性:分子結構則非常複雜且大,例如蛋白質。
  • 製造過程:製程非常複雜,涉及細胞培養、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由於其製程的複雜性,生物藥的製造通常包含許多專有技術,且最終產品的特性可能不完全相同,即使分子結構相似。這也是生物相似性藥品 (biosimilar) 是一種生物藥物的原因,因為它們本質上不完全相同。
  • 進入門檻:進入門檻則高出許多,因為研發、製造和法規審查都更為複雜。
  • 特性:由於其生物來源和複雜的生產過程,可能存在批次間的差異,而且對儲存和處理條件更為敏感。
raw-image


...

深耕單一治療領域

諾和諾德專注於單一治療領域,特別是糖尿病後來擴展到肥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專注核心競爭力與市場領導地位:諾和諾德的策略是深根一個領域,把它做到市場最大,然後盡可能的在這個市場維持它的 Market Leadership。諾和諾德選擇深入了解並掌握特定疾病領域的知識和技術,以建立並鞏固其市場領導地位。
  • 與現有產品線的協同作用:諾和諾德在擴展到新的治療領域時,會選擇與其現有產品線有協同效應的領域,例如從糖尿病和肥胖 (代謝疾病) 擴展到也可能由代謝科醫生照護的 MASH (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炎) 和 CKD (慢性腎臟疾病)。這種策略可以讓他們利用現有的銷售團隊和基礎設施,而不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團隊。
  • 投資策略的差異化:諾和諾德對不同的治療領域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對於糖尿病和肥胖,這是他們的核心業務,他們會進行全面且深入的投資,包括研發和併購。而對於其他領域,例如 AD/PD (阿茲海默病/帕金森病),他們的做法更為機會主義,傾向於尋找有潛力的標的進行收購,而不是自己投入大量的早期研發。
  • 併購策略的選擇:與其他大型藥廠透過併購來擴大產品組合不同,諾和諾德傾向於利用併購來獲取新的技術平台或增強現有的業務。例如,他們在 2018 年收購 Ziylo 就是為了推進血糖反應胰島素技術。這表明他們更專注於技術的領先,而非簡單地擴充產品線。
raw-image


...

胰島素市場三巨頭的寡占平衡

Novo Nordisk、Eli Lilly 和 Sanofi 這三間公司之所以能在胰島素市場維持一種平衡的狀態,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因素:

寡占市場的特性

胰島素市場是一個寡占市場,由這三家公司控制了全球超過 90% 的市場份額。在寡占市場中,主要企業通常會意識到彼此的行動會互相影響,因此傾向於避免激烈的價格戰或其他可能損害整個行業利潤的競爭行為。

互相制衡的生物相似藥競爭

這三家公司彼此之間也存在生物相似藥的競爭。例如,Eli Lilly 有 Sanofi Lantus 的生物相似藥,而 Sanofi 則有 Trurapi 的Novo Nordisk 的Insulin aspart 的生物相似藥。這種情況形成了一種「恐怖平衡」。即使彼此是競爭對手,但由於大家在對方的領地都有「把柄」(生物相似藥),因此都不希望輕易大幅降價,因為擔心會引來對方的競爭,最終導致兩敗俱傷。

進入門檻高

胰島素市場的進入門檻非常高,包括

  • 嚴格的法規障礙:開發和批准新的胰島素產品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進行臨床試驗。
  • 複雜的生產製造和規模經濟:胰島素的生產過程複雜且資本密集,現有的大廠已經建立了難以匹敵的規模經濟優勢。
  • 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原研發藥廠透過專利和商業機密保護其技術和製程。
  • 與醫療保健提供者的獨家合約:這些大廠與藥品福利管理機構 (PBMs) 和保險公司建立了排他性的合約關係,使得新進入者難以獲得市場份額。
醫生和患者的轉換成本高

由於胰島素的使用通常是高度個人化的,並且需要醫生和患者共同調整治療方案,因此患者和醫生對於更換胰島素品牌存在較高的轉換成本。這也降低了新進入者透過價格競爭快速搶佔市場的可能性。

生物相似藥的挑戰

儘管生物相似藥的出現帶來了一些競爭,但由於監管上的挑戰、科學和製造的複雜性、專利和市場獨占、以及原研發藥廠的市場策略和產業阻力,生物相似藥在胰島素市場的滲透速度相對緩慢,未能對現有的三巨頭造成顛覆性的衝擊。

raw-image


...

糖尿病市場的規模與動態

兩種主要的糖尿病類型
  • 第一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胰臟中生產胰島素的 β 細胞,導致很少或沒有胰島素產生。這約佔所有糖尿病病例的 5-10%。患者需要終生胰島素治療。
  • 第二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是胰島素阻抗,身體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通常最終會導致胰島素缺乏。這約佔全球糖尿病病例的 90-95%。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改變 (飲食、運動、減重)、口服藥物,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血糖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控制,則需要胰島素治療。
龐大且持續成長的患者基數
  • 國際糖尿病聯盟 (IDF) 在 2021 年的報告指出,10.5% 的成年人口(20-79 歲)患有糖尿病,且將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這種疾病。
  • IDF 預計,到 2045 年,每八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 (約7億8千3百萬人) 將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病例快速增長的原因
  • 這主要歸因於都市化、人口老齡化、身體活動減少以及全球肥胖率上升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長最為顯著。
胰島素業務的吸引力
  •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控制得當,患者的預期壽命相對較長。
  • 胰島素市場存在很高的進入門檻,尤其是在製造方面。
  • 患者和醫療提供者之間存在很高的轉換成本。
  • 有限的顛覆性技術出現。
  • 有利的競爭格局,只有 2-3 家全球主要參與者。

諾和諾德是糖尿病治療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龐大且持續增長的糖尿病市場為諾和諾德提供了持續的商機。這也是一個結構性增長的市場,幾乎看不到任何可以逆轉這種趨勢。

raw-image


...

最後挑其中一個問題和一大堆同學的搶答

Q:你認為諾和諾德加速向其他治療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是否有意義?如果有的話,最適合的區域是哪裡?

A:諾和諾德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機加速其在其他治療領域的多元化。儘管諾和諾德在糖尿病和肥胖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這兩個市場仍在持續增長,但過度依賴單一或少數幾個治療領域也存在潛在的風險,例如政策變動的影響,正如胰島素價格受到政府干預的案例*。

諾和諾德過去更傾向於深耕現有領域並透過併購來獲取新技術或增強現有業務。他們在擴展到新領域時,也會優先考慮與現有產品線具有協同效應的領域,以便能夠利用現有的銷售團隊和基礎設施。

因此,如果諾和諾德如果要加速多元化方展,可以考慮這些方向: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諾和諾德在 2020 年收購了專注於心血管治療的 Corvidia Therapeutics,顯示他們對這個領域有一定的興趣。由於糖尿病和肥胖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很高的共病率,這是一個具有協同效應的領域。他們的銷售團隊也可以與相關的醫生建立了聯繫 (醫院裡心血管、代謝科都很相近)。

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炎 (MASH):這是一種與代謝功能障礙相關的肝臟疾病,與肥胖和糖尿病密切相關。由於代謝科的醫生也可能會照護 MASH 患者,諾和諾德可以將在代謝疾病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現有的銷售網絡應用於 MASH 的治療。

慢性腎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CKD 也常常與糖尿病和高血壓等代謝疾病共存,通常在與醫生溝通時,針對同一領域的醫生進行推廣更有效率。諾和諾德可以利用其在代謝疾病的理解來探索 CKD 的治療方案。


Appreciate Vincent Yu for good teaching!

#醫療產業分析 #Lesson4 #NVO

avatar-img
233會員
55內容數
https://fb.com/InvestYourLif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vest Your Lifes 的其他內容
週日又到了醫療產業分析的課程分享,這週進行到了第三堂課,主題是製藥業的大藥廠公司 —— 輝瑞 (Pfizer)。這週有趣的點是,下雨加上天氣寒冷,但這並未影響校外旁聽者的熱情,甚至參與旁聽加入的「神秘群組」人數愈來愈多,相較之下,在校生的大學生出席率卻有所下降。
這週是醫療產業分析的第二堂課,主題為 「市場規模估算框架與技術」 (Framework and Technique for Market Size Estimation)。課程內容逐漸深入,除了掌握金融市場知識與企業運作模式,分析師還需要具備產業研究能力。
這週跑去大學上醫療產業分析的課程,真的讓人眼界大開。據說校外生比在校生還多,第一堂課時小教室直接被擠爆,第二堂課系主任才臨時喬換到大教室,光是這點就能看出這門課的吸引力。 授課老師的產業經驗相當豐富,講解時幾乎不需多加思索,就能迅速點出許多企業的管理模式、成長估值、競爭策略等,完全不拖泥帶水。可能
週日又到了醫療產業分析的課程分享,這週進行到了第三堂課,主題是製藥業的大藥廠公司 —— 輝瑞 (Pfizer)。這週有趣的點是,下雨加上天氣寒冷,但這並未影響校外旁聽者的熱情,甚至參與旁聽加入的「神秘群組」人數愈來愈多,相較之下,在校生的大學生出席率卻有所下降。
這週是醫療產業分析的第二堂課,主題為 「市場規模估算框架與技術」 (Framework and Technique for Market Size Estimation)。課程內容逐漸深入,除了掌握金融市場知識與企業運作模式,分析師還需要具備產業研究能力。
這週跑去大學上醫療產業分析的課程,真的讓人眼界大開。據說校外生比在校生還多,第一堂課時小教室直接被擠爆,第二堂課系主任才臨時喬換到大教室,光是這點就能看出這門課的吸引力。 授課老師的產業經驗相當豐富,講解時幾乎不需多加思索,就能迅速點出許多企業的管理模式、成長估值、競爭策略等,完全不拖泥帶水。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當動物慢性胰臟炎或是被獸醫師宣判胰酵素分泌不足時,很多時候會請家長們去尋找胰酵素的保健食品使用。 但…明明波可自己說不喜歡開保健食品阿?為什麼又會需要吃這個呢?
一、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重磅上市,看好惠升的未来增长  8月6日中午,四环医药集团(00460.HK)发布公告,宣布其附属公司惠升生物研发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惠优加®)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是继原研诺和诺德后国产首个获批上市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生物类似药。  作为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四環醫藥(0460.HK)宣佈,其孵化的專注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治療領域的企業——惠升生物研發的德穀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惠優加®)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標誌著國產德穀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生物類似藥的首度亮相。 胰島素雙製劑的研發與生產,以其獨特的技術難度,曾使得原研藥在國內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名作者對於補充營養和保持身材的兩款產品的使用經驗,文章中提到了「苗靶凍」和「NMN+NADH液態膠囊」的特點和使用方式。
Thumbnail
#達邦蛋白 第一階段我們都做到了 現在就是如昨天說的,讓市場去預期第二季~第三季的想像產品營收 很快的馬上就表態,運氣很好 而我們只需要繼續享受過程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 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 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常見糖尿病用藥!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
Thumbnail
重要的大方向5年線已經碰到,現在就是看市場共鳴能不能挑戰10年線 近期新聞也開始在說癌藥原料藥缺乏,其實就跟當初的黴漿菌題材一樣 我們操作的松瑞藥也只是提前預備一個題材機會,買的位置就不會是風險高的地方 多數投資人根本不懂原料藥是那些,只是"共鳴一個題材方向去尋找標的" 精準醫療市場根據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禮來和諾和諾德的新藥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也達到了減重的效果,這對於產業來說是一個新的藍海。另外,ABVC集團也有一款瘦身保健品DFN,具有輔助癌症治療的功效。另外,臺灣也有兩家公司專注在新藥的研發和銷售。張子文博士創立的免疫工坊也成功開發了超長效型藥品GLP-1,準備進軍糖尿病及減肥藥物市場。
Thumbnail
之前曾經在Nutrilite/紐崔萊買過一堆保健食品,至於有沒有用?過敏症狀確實有改善,但因為我也同時吃了皮膚科醫生開給我的類固醇,所以我也不知道這算是誰的業績?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當動物慢性胰臟炎或是被獸醫師宣判胰酵素分泌不足時,很多時候會請家長們去尋找胰酵素的保健食品使用。 但…明明波可自己說不喜歡開保健食品阿?為什麼又會需要吃這個呢?
一、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重磅上市,看好惠升的未来增长  8月6日中午,四环医药集团(00460.HK)发布公告,宣布其附属公司惠升生物研发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惠优加®)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是继原研诺和诺德后国产首个获批上市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生物类似药。  作为
近日,港股上市公司四環醫藥(0460.HK)宣佈,其孵化的專注於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治療領域的企業——惠升生物研發的德穀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商品名:惠優加®)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標誌著國產德穀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生物類似藥的首度亮相。 胰島素雙製劑的研發與生產,以其獨特的技術難度,曾使得原研藥在國內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名作者對於補充營養和保持身材的兩款產品的使用經驗,文章中提到了「苗靶凍」和「NMN+NADH液態膠囊」的特點和使用方式。
Thumbnail
#達邦蛋白 第一階段我們都做到了 現在就是如昨天說的,讓市場去預期第二季~第三季的想像產品營收 很快的馬上就表態,運氣很好 而我們只需要繼續享受過程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 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 相關知識》 本週主題:常見糖尿病用藥! 如果想瞭解更多或者覺得今天的內容很實用的話,請幫我按讚分享!或是到Youtube以及Podcast:【我是運科竹】的頻道來進行訂閱喔! ===
Thumbnail
重要的大方向5年線已經碰到,現在就是看市場共鳴能不能挑戰10年線 近期新聞也開始在說癌藥原料藥缺乏,其實就跟當初的黴漿菌題材一樣 我們操作的松瑞藥也只是提前預備一個題材機會,買的位置就不會是風險高的地方 多數投資人根本不懂原料藥是那些,只是"共鳴一個題材方向去尋找標的" 精準醫療市場根據
Thumbnail
糖尿病是高齡長輩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良,導致葡萄糖無法正常吸收利用,讓血液及尿中的糖分累積過高。 根據研究,亞洲人糖尿病的比例比歐美高很多,而在台灣又尤其盛行,且常伴隨三高等危險因子,是現代人不能忽視的慢性疾病之一。
Thumbnail
禮來和諾和諾德的新藥在治療糖尿病的同時也達到了減重的效果,這對於產業來說是一個新的藍海。另外,ABVC集團也有一款瘦身保健品DFN,具有輔助癌症治療的功效。另外,臺灣也有兩家公司專注在新藥的研發和銷售。張子文博士創立的免疫工坊也成功開發了超長效型藥品GLP-1,準備進軍糖尿病及減肥藥物市場。
Thumbnail
之前曾經在Nutrilite/紐崔萊買過一堆保健食品,至於有沒有用?過敏症狀確實有改善,但因為我也同時吃了皮膚科醫生開給我的類固醇,所以我也不知道這算是誰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