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錯啊!」—只有自己能為自己的認知 G.A.P.S 負責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欸,你怎麼交的是這個版本?我不是說要最新版嗎?」

「蛤?我用的是你上次寄來的那一份耶……」 「那是草稿啊,我有在群組說要換的!」 「……可是我沒看到訊息啊……我沒錯吧?」

小寧心裡嘀咕,面對主管逐漸皺起的眉頭,她想說:「我真的沒錯,是你們講得不清楚。」

但她沒說出口,因為她也知道,這句話說出來,只會讓氣氛更僵。

她沒有錯,真的。

只是——事情還是出了錯。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會卡在一個心結裡:

「我明明沒有錯,為什麼出問題的是我?」

這時,你可能需要的不是更大聲地捍衛自己,

而是冷靜地打開自己的認知檢查表, 看看你是不是踩到了某個 G.A.P.S 落差點

raw-image

🧠 G.A.P.S 是什麼?


它代表四種常見的認知落差來源:

  • Gap:資訊與經驗落差
  • Ambiguity:語言與觀點模糊
  • Priority:優先順序不同
  • Stance:思考視角不一致

這四個點,不見得是錯,卻經常讓「沒錯的人」變成「結果有責的人」


1️⃣ Gap|資訊落差:你知道的沒那麼多,卻以為已經夠了

那天會議後,小寧收到設計師傳來的簡報檔,她以為這就是最新版,於是直接交給主管審。

結果主管火大:「這根本不是最終版!」

她委屈得快哭出來:「我真的不知道還有更新版啊……」

是的,她不知道。她沒錯。

但問題在於——她也沒問。

在資訊流通不對等的環境裡,「我以為我知道了」是最危險的認知假設。

別人有十張拼圖,你只有五張,卻硬要拼出完整風景,最後怎麼拼都不對。

2️⃣ Ambiguity|語言模糊:你聽到了,但解讀的和說的不一樣


主管在群組打了一句:「這份報告麻煩盡快整理。」

小寧認真處理,在三天後交出一份內容豐富的版本。 結果主管回:「不是說今天早上要的嗎?」

她傻眼:「什麼時候有說今天?」

問題不在她偷懶,而在於——「盡快」是誰的盡快?

你以為的「快」是三天內,對方的「快」是三小時內。

語言模糊,是溝通裡最常見的定時炸彈。

你沒錯,但你也沒問清楚。



3️⃣ Priority|優先順序:你做了,但順序不對


小寧上週收了三個任務,她決定先處理自己最熟悉的簡報排版,留客服回覆到最後。

結果主管開會點名:「怎麼客服問題還沒回?客戶等很久了!」

她一臉委屈:「我不是沒做,我只是先做別的……」

沒錯,她沒有錯,但她的順序和主管的順序不一樣。

你做了 100 分的事,但不是對方眼中那個「最急的事」,還是會被認為「沒跟上節奏」。

4️⃣ Stance|視角不一樣:你從細節出發,對方在談大方向


主管想聽專案總體策略,小寧開始報告社群曝光、素材規格、字體顏色……

五分鐘後,主管打斷:「你這不是策略,是執行細節。」

她頓住:「不是說要報告計畫嗎?」

是的,她沒錯,她只是從自己最熟悉的那一塊開始說。

但主管在看全局,她在講局部。

視角不同,說得再對,也會聽起來不對。


✅ 結語:沒錯,真的不是你的錯,但……


你沒錯,真的。

只是你可能低估了環境的複雜、高估了理解的一致、忽略了差異的存在。

這些都不是罪,但它們都有一個共通點:

只有你能為自己的認知落差負責。


下次當你想說「我沒錯啊!」時,

不妨先停下來問自己四個問題:

  • 我掌握的資訊夠完整嗎?(Gap
  • 我對對方說的詞語,有同樣的定義嗎?(Ambiguity
  • 我的順序,是對方期待的那個順序嗎?(Priority
  • 我站的視角,跟對方在同一個樓層嗎?(Stance

能捍衛自己不是錯,

更成熟的是—— 願意為自己的認知G.A.P.S做一次對焦。

因為在職場上,

不是誰對誰錯決定你的價值,

而是你是否願意「看清楚差在哪裡」

並從那裡,長出下一步的責任與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7會員
398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7
用 ALERT 讓對方警鈴響起! 你講的明明是關鍵,但對方總是一臉無感?因為大腦會自動忽略模糊又沒壓力的訊息。用 ALERT 五原則——抓注意、說清楚、舉例子、講理由、挑時機,幫助對方感受到:「這件事我得處理!」讓每一次提醒不再白說,真的轉化成行動。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2025/04/14
我們常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太快套用舊經驗。真正的理解,不是反應快,而是能停下來想:「我真的弄懂了嗎?」用 GAPS 框架幫自己釐清資訊落差、語意模糊、優先順序與視角不同,你會發現,不夠懂的地方,才是進步的起點。能誠實說「我還不太確定」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從自身的問題中,看到全人類的問題。 就是因為我以整體的角度出發,所以我個人的煩惱也是全體的煩惱。 因為系統的任何一個零件有故障,整個系統都存在崩潰的風險,因為環環相扣就是系統的定義。
Thumbnail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從自身的問題中,看到全人類的問題。 就是因為我以整體的角度出發,所以我個人的煩惱也是全體的煩惱。 因為系統的任何一個零件有故障,整個系統都存在崩潰的風險,因為環環相扣就是系統的定義。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一個很多人都有的決策盲點,在理論上它叫做確認性偏誤又叫肯證偏誤,也就是你對某件事情的看法非常堅定,沒有人能動搖你的信念。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這幾天在跟伙伴討論工作時,看到對方若有所思,詢問一下是否瞭解,得到肯定沒問題的答案。為了慎重起見,跟對方重複確認一下內容,發現果然有些關鍵遺漏,並且與交辦狀況出入甚大。讓我不禁思考,所謂「懂了!」到底是否真的「懂了」?
Thumbnail
這幾天在跟伙伴討論工作時,看到對方若有所思,詢問一下是否瞭解,得到肯定沒問題的答案。為了慎重起見,跟對方重複確認一下內容,發現果然有些關鍵遺漏,並且與交辦狀況出入甚大。讓我不禁思考,所謂「懂了!」到底是否真的「懂了」?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
Thumbnail
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有「正確答案病」。 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填到正確的選項,就連其他不對的選項我也要知道它為什麼不對。 寫評量自修明明會作答,還是想翻一下後面解答,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答案。 我們似乎從開始讀書起,就被訓練要選出正確答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