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差異矛盾到共創共贏:T.R.U.E. 四大信念讓對話更真誠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不是我說過的嗎?」

「蛤?可是我不是這樣理解的耶…」 阿倫和小珊對看,空氣凝結。

他們不是不努力溝通,

而是彼此都帶著「我要讓你接受我的想法」的心態, 最後對話變成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拉鋸戰。


後來我發現,真正流暢又安心的溝通,

靠的不是話術,而是一套內在信念。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

讓對話不再是角力,而是共同創造的T.R.U.E.四大信念

raw-image

1️⃣ Together We Win


👉 溝通不是輸贏,是互懂與共贏

場景:

會議中,PM說:「我覺得這樣做比較安全。」

設計師忍不住反駁:「安全歸安全,但會很無聊啊!」 現場一度冷場, 最後主管淡淡地說:「我想聽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如果你帶著「我要贏」的心態進入對話,

對方會自動進入「我要保護自己」的狀態, 雙方不是在創造答案,而是在比誰厲害。


信念練習:

「說服對方」改成「讓彼此都被聽見」; 把「我贏」改成「我們贏」

👉 小練習句:

「你的觀點我聽到了,我們一起來想,怎麼兼顧安全跟創意,好嗎?」


2️⃣ Respect Differences


👉 差異不是矛盾,是交流與共創

場景:

阿強喜歡先規劃完再行動,小美則是邊走邊試。

有次一起準備簡報, 小美:「我們先做草稿,之後再優化。」 阿強:「不行,規劃不清楚會很混亂!」 兩人開始拉扯,最後各做各的。

差異出現時,我們本能會覺得「你不懂我」。

但其實,差異本來就是雙方最大的資源。 你穩健,我靈活, 討論出來的版本才會有彈性又有方向感。


信念練習:

看見差異,不馬上定義「誰對誰錯」, 而是說:「喔?原來你這麼想, 那我們可不可以合起來試試?」

👉 小練習句:

「我感覺你比較重視規劃,我比較重視嘗試,

這也是一種互補,我們找個中間點,好嗎?」

3️⃣ Understanding Takes Courage


👉 不懂不是丟臉,是成熟與面對

場景:

小潔聽主管講 OKR,點頭如搗蒜,

回到位置開始動工,卻越做越糊塗。 她怕開口問會被覺得「怎麼還不懂」, 結果週五交稿時方向完全偏掉, 被主管叫去「關懷式指導」。

問問題的那一刻,你可能覺得丟臉;

但當結果做錯、重來時, 那才是真的尷尬。 成熟的表現不是全懂,而是有勇氣承認「我還不懂,但我想弄清楚」。


信念練習:

當內心有疑惑時, 告訴自己: 「問,是一種責任, 不問,才是留下隱患。」

👉 小練習句:

「我想確保方向正確,這部分可以再幫我解釋一次嗎?」


4️⃣ Echo for Clarity


👉 回映不是多餘,是透明與負責

場景:

會議結束,大家點頭散會。

小明心裡默默背稿:「好,我負責報告。等等…是負責報告還是負責整理會議紀錄?」 隔天被主管問進度,他只能尷尬說:「我以為是她負責…」

回映確認時,很多人會覺得「是不是太囉嗦?」

但事實是: 回映不只是保險, 也是一種讓彼此安心的儀式感。 那句「所以,我理解的是……對嗎?」 比你事後花三倍時間補救還要便宜太多。


信念練習:

記住:回映不是重複, 是負責任地「再對一次鐘」。

👉 小練習句:

「所以總結一下,我負責初稿,你在週四前回饋,我們週五定稿,這樣對嗎?」


【結語】


溝通的障礙,常常不是話不夠多、訊息不夠快,

而是信念出了錯。

  • 如果你只是想贏,對話就會變成戰場。
  • 如果你討厭差異,創意和彈性就會被扼殺。
  • 如果你怕問問題,最後只能自我懷疑或補救。
  • 如果你覺得回映是多此一舉,
    那誤解和重工就是遲早的事。


T.R.U.E. 四個字,是溝通裡最溫暖的底氣:

raw-image

下次當你準備開口,

不妨先問自己: 「我說這句話,是為了讓對方輸,還是讓彼此都更懂?」

因為,溝通不是證明誰高明,

而是一起走向共懂與共贏的旅程。


avatar-img
17會員
290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溝通卡住,通常不是沒講,而是講了大家都「各自理解」。 G.A.P.S 就是這樣踩坑的: G 是信息差,沒說全; A 是模糊用詞,容易誤會; P 是彼此優先順序不同; S 是高度落差,一個在地面,一個在天上。 想避免白忙一場? 下次多問、多確認,少「以為」, 才是真正會溝通!
講話不是比快,而是比誰能「理解得更多」。 READ ME讓你溝通更踏實: R先聽懂別人,別急著回嘴; E說清楚期待,不含糊; A有疑就問,不要腦補; D看見彼此不同,才能少吵架; M回映對話,避免誤解; E交換承諾,一起落地執行。 懂別人之前,先讀懂自己, 才能越講越安心,越溝通越有底氣。
職場最大雷就是「以為你懂」,結果全錯! READ ME 六大提醒: R.聽完再回,不急著搶話; E.把期待說清楚,別讓人猜; A.不懂就問,別硬撐; D.發現差異要攤開聊; M.複述一次,雙方才安心; E.最後確認誰做什麼,才不會空轉。 少猜多問, 關係和事情都走得順!
溝通最怕:「我以為你懂」,結果誰也沒說清楚。 READ ME 幫你變身溝通高手: R 接住對方觀點, E 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A 有疑問就勇敢問, D 看見彼此差異, M 幫對方重述確認, E 最後一起交換行動共識。 一句句慢慢來, 關係更靠近, 信任自然長出來!
職場裡,最大的溝通危機是「我以為你懂」但其實沒講清楚! SEC 三步驟幫你擺脫誤解: 🔹 S(看到 & 說出來):說事實,別帶情緒腦補。 🔹 E(感受 & 期待):別悶著,直接表達需求。 🔹 C(共識 & 差異):確認彼此理解一致,減少誤會。 說清楚,事情才順,信任才穩!
溝通卡住,通常不是沒講,而是講了大家都「各自理解」。 G.A.P.S 就是這樣踩坑的: G 是信息差,沒說全; A 是模糊用詞,容易誤會; P 是彼此優先順序不同; S 是高度落差,一個在地面,一個在天上。 想避免白忙一場? 下次多問、多確認,少「以為」, 才是真正會溝通!
講話不是比快,而是比誰能「理解得更多」。 READ ME讓你溝通更踏實: R先聽懂別人,別急著回嘴; E說清楚期待,不含糊; A有疑就問,不要腦補; D看見彼此不同,才能少吵架; M回映對話,避免誤解; E交換承諾,一起落地執行。 懂別人之前,先讀懂自己, 才能越講越安心,越溝通越有底氣。
職場最大雷就是「以為你懂」,結果全錯! READ ME 六大提醒: R.聽完再回,不急著搶話; E.把期待說清楚,別讓人猜; A.不懂就問,別硬撐; D.發現差異要攤開聊; M.複述一次,雙方才安心; E.最後確認誰做什麼,才不會空轉。 少猜多問, 關係和事情都走得順!
溝通最怕:「我以為你懂」,結果誰也沒說清楚。 READ ME 幫你變身溝通高手: R 接住對方觀點, E 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A 有疑問就勇敢問, D 看見彼此差異, M 幫對方重述確認, E 最後一起交換行動共識。 一句句慢慢來, 關係更靠近, 信任自然長出來!
職場裡,最大的溝通危機是「我以為你懂」但其實沒講清楚! SEC 三步驟幫你擺脫誤解: 🔹 S(看到 & 說出來):說事實,別帶情緒腦補。 🔹 E(感受 & 期待):別悶著,直接表達需求。 🔹 C(共識 & 差異):確認彼此理解一致,減少誤會。 說清楚,事情才順,信任才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好的溝通 清楚 表述完整 快狠準 沒有情緒 讓人聽的懂 直接 同理 不能只有情緒發洩 開放 尊重 直來直往 互相傾聽確認彼此意思 信任 平等對談 互相感到善意的氛圍 壞的溝通 語速 對方表情不對 沒有共識 無言 聽不懂彼此的話 一直重複沒有共識的詰問
Thumbnail
常常聽到大家的對話,不經意說著「他/她應該.......」、「你/妳應該.......」,乍聽下這樣的對話是帶著關心建議,但若拆解語言背後的結構,是經由說話人的潛意識消化後,所拋出的鏡像語言。   基本上「應該」這二字本身就帶著自己的觀點、期許,而個人觀點的形成,是建構在生命過去經驗的內化,以及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有時候對話來自於討論某個議題,想要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多一個人一起思考多一個思維,從談話裡構築思想,也從中找出一些生活方向。
對方願意聽你把話說完,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也合乎邏輯,但沒有選擇認同,如果是因為立場不同,你就需要尋求新的共同利益再開啟對話,如果是價值觀不同,就尋找共同點並尊重差異。 有時候是對方假裝沒有認同,需要你給個台階下,讓對方好順著你的話結束這對話,要仔細觀察神情。 邏輯、認同與立場的複雜交織 在我
假設對方真的理解你說的內容與影響效果,但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對方無法自行照著你的說法,邏輯推導出這樣的結論,因為對方缺乏某些關鍵知識或經驗。 這時才會拿出各種數字、數據圖表、專業人士研究、第三方認證,用故事或比喻的方式幫助對方理解。 另外一個原因,對方擁有與我們不同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