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透明的力量:從「可解釋AI」(XAI)到「自我可解釋」的啟示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還是想問⋯為什麼不是我?」

下班後,曉雯坐在便利商店的窗邊,一口一口慢慢攪動著咖啡。面對剛公布的升遷名單,她鼓起勇氣問了主管。

「其實你表現很好,只是有些地方⋯可能還需要再加強。」主管臉上露出一種熟悉又陌生的笑容,像是想安慰,又帶著疏離。

「哪些地方?」

「嗯⋯可能在跨部門協調上,你還可以再成熟一點。」


曉雯低下頭,苦笑。什麼叫「成熟一點」?怎麼練?怎麼知道是不是已經進步了?

這段對話,成了她心裡的小石頭,越滾越大,最後只剩下酸澀感。

raw-image

黑盒子,不只存在於AI


我們常聽說,人工智慧是個「黑盒子」——它告訴你結果,但不告訴你原因

「貸款被拒絕」,「廣告推薦這個產品」,「判斷不適任」——結果清清楚楚,但過程模模糊糊。


所以才有了「可解釋AI」(XAI)的發展,讓模型能說清楚判斷邏輯。比如不是只告訴你「拒絕貸款」,而是說:

「原因:近三個月高額消費過多(影響40%)、工作年資不足兩年(影響30%)、信用卡使用率過高(影響20%)。改善後可重新申請。」

你看,知道原因的那一刻,心裡反而平靜下來。因為有方向,因為可以努力。


職場裡,我們都渴望「可解釋」


回到職場,我們也都經常面臨決策「黑盒子」的時刻。

  • 為什麼案子改方向了?
  • 為什麼這次升遷不是我?
  • 為什麼這個任務分配給別人?
  • 為什麼 KPI 要調整?


當這些問題沒有答案,就像走在霧中,會開始亂猜:「是不是我不被信任了?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猜測消耗能量,久而久之,信任感就被侵蝕殆盡。



一個可以說「為什麼」的人,最讓人信賴


我有一位同事阿軒,是大家公認「溫暖又可靠」的存在。

有次他拒絕了小雨提的方案,小雨紅著眼眶走進會議室,阿軒跟著進去,輕聲說:


「小雨,我知道你花很多心思做這個提案。這次我沒有採用,是因為時間緊迫下,我們需要一個可以立刻執行的版本。你這個方向很好,但需要再多點數據佐證。我們下個季度可以一起來優化,好不好?」

小雨點了點頭,眼裡還是泛紅,但臉上的緊繃鬆開了。


因為她知道,不是自己不被看見,而是有清楚原因、有未來機會,最重要的是,她被尊重。



自我可解釋:讓人信任你的關鍵


XAI 教會我們,系統如果能說出「為什麼」,人們就能接受結果。


職場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自我可解釋,就是讓別人知道你的決定背後有理路,有考量,而不是隨意拍板或迎合情緒。


  • 當你分派任務時,不只是「你去做」,而是「因為你過去在這塊的經驗最完整,我相信你可以帶著大家一起完成」。
  • 當你提出反對意見時,不只是「我覺得不好」,而是「這樣做可能有風險,我們是不是可以先試個小版本?」
  • 當你做出決定時,不只是「決定就是這樣」,而是「我們這次選擇 B 而不是 A,是因為 B 有更明確的市場回饋,我們需要短期成果來支撐接下來的專案資源。」


透明,不代表要把一切攤開,而是讓人感受到你的判斷背後有邏輯、有溫度、有信任。


決策透明,其實是一種溫柔


在職場上,能把「為什麼」講清楚的人,往往讓人心安。

因為在那些時刻,你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機器,而是一個有人味、有脈絡的決策者。
決策透明,是讓團隊知道他們在哪裡、要往哪裡去;
自我可解釋,是讓別人知道,即使不同意,也能理解你的用意。


或許,我們都無法做到完美。

但下次當有人問你:「為什麼?」
不妨慢下來,想想那杯咖啡裡攪動著的不只是疑惑,還有期待。
說清楚「為什麼」,是一種尊重;
讓人理解「為什麼」,是一種力量;
而這股力量,能讓職場少一些猜測,多一點溫暖與信任。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68會員
331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刻意微挑戰 的其他內容
溝通常常卡住,是因為我們想贏、想快、怕問、不想確認。 結果就變成「以為懂了」,最後還是踩雷。 T.R.U.E. 四個信念教你反轉: 一起贏(不是我對你錯)、尊重差異(不是立場對立)、 勇敢問(不懂就問最帥)、回映確認(再講一次更負責)。 記得,對話不是辯論,是一起找到更好的答案!
講話不是比快,而是比誰能「理解得更多」。 READ ME讓你溝通更踏實: R先聽懂別人,別急著回嘴; E說清楚期待,不含糊; A有疑就問,不要腦補; D看見彼此不同,才能少吵架; M回映對話,避免誤解; E交換承諾,一起落地執行。 懂別人之前,先讀懂自己, 才能越講越安心,越溝通越有底氣。
職場最大雷就是「以為你懂」,結果全錯! READ ME 六大提醒: R.聽完再回,不急著搶話; E.把期待說清楚,別讓人猜; A.不懂就問,別硬撐; D.發現差異要攤開聊; M.複述一次,雙方才安心; E.最後確認誰做什麼,才不會空轉。 少猜多問, 關係和事情都走得順!
溝通最怕:「我以為你懂」,結果誰也沒說清楚。 READ ME 幫你變身溝通高手: R 接住對方觀點, E 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A 有疑問就勇敢問, D 看見彼此差異, M 幫對方重述確認, E 最後一起交換行動共識。 一句句慢慢來, 關係更靠近, 信任自然長出來!
溝通常常卡住,是因為我們想贏、想快、怕問、不想確認。 結果就變成「以為懂了」,最後還是踩雷。 T.R.U.E. 四個信念教你反轉: 一起贏(不是我對你錯)、尊重差異(不是立場對立)、 勇敢問(不懂就問最帥)、回映確認(再講一次更負責)。 記得,對話不是辯論,是一起找到更好的答案!
講話不是比快,而是比誰能「理解得更多」。 READ ME讓你溝通更踏實: R先聽懂別人,別急著回嘴; E說清楚期待,不含糊; A有疑就問,不要腦補; D看見彼此不同,才能少吵架; M回映對話,避免誤解; E交換承諾,一起落地執行。 懂別人之前,先讀懂自己, 才能越講越安心,越溝通越有底氣。
職場最大雷就是「以為你懂」,結果全錯! READ ME 六大提醒: R.聽完再回,不急著搶話; E.把期待說清楚,別讓人猜; A.不懂就問,別硬撐; D.發現差異要攤開聊; M.複述一次,雙方才安心; E.最後確認誰做什麼,才不會空轉。 少猜多問, 關係和事情都走得順!
溝通最怕:「我以為你懂」,結果誰也沒說清楚。 READ ME 幫你變身溝通高手: R 接住對方觀點, E 說清楚自己的期待, A 有疑問就勇敢問, D 看見彼此差異, M 幫對方重述確認, E 最後一起交換行動共識。 一句句慢慢來, 關係更靠近, 信任自然長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上週開會的時候,老闆問了一個問題 我覺得我回答的不是很好,讓我心情不太美麗,請問有什麼能改善的方法嗎?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 我想請問你,在現場如何處理「別人情緒」爆發,自己如何能打開自己的保護基制?」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收到諸如上述各式各樣的問題。 比較沒經驗的時期,我常常會滿腔熱血的幫忙,可是..................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在職場上,當面對上司或客戶時,有時候他們會突然生氣或不願直接回答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瞭解他們的不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更有安全感,才能真正展開對話。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Thumbnail
促進改變之前,得要先想辦法走入人心,促進覺察的方式很多,如果可以,我希望選擇溫柔的那一種。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上週開會的時候,老闆問了一個問題 我覺得我回答的不是很好,讓我心情不太美麗,請問有什麼能改善的方法嗎?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前陣子,諮商師問我要不要聊聊職場的事,我說了這陣子在職場上的一種不適感。 這不適感的強度是中上,持續時間長達一年多,沒有好轉的跡象。 內在經常很喪,外在演員的工作總是超負荷。 我: 我有一個同事很積極,很熱情,但跟他在一同個空間,我很不舒服,我不知道為什麼。 諮: 妳要不要再多說一點
Thumbnail
當你被提升時,雖然現實對你苛刻挑剔,但不要擔心太多,專注當下吧!情緒反應不會影響結果,努力終將得到回報。
Thumbnail
「 我想請問你,在現場如何處理「別人情緒」爆發,自己如何能打開自己的保護基制?」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收到諸如上述各式各樣的問題。 比較沒經驗的時期,我常常會滿腔熱血的幫忙,可是..................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在職場上,當面對上司或客戶時,有時候他們會突然生氣或不願直接回答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瞭解他們的不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更有安全感,才能真正展開對話。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Thumbnail
促進改變之前,得要先想辦法走入人心,促進覺察的方式很多,如果可以,我希望選擇溫柔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