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不敢隨便追劇。其實不是不愛看,而是因為知道,自己往往會無法控制地陷入劇情,甚至被劇中所帶出的情緒過度渲染。
我仍舊印象深刻,在大學的一堂民族課裡,老師播放了韓國光州事件改編的電影。那部電影悲傷與無力的情緒之強烈,導致我下課後躲到廁所裡繼續哭,久久無法回神。
太難過太難過了呀,我彷彿跟著體驗了一遍那些現實的無情與生離死別。
/
前陣子因為朋友推薦,忍不住點開了Netflix的《二十五,二十一》,超久違地看了韓劇。但前面刻意控制地一次只看兩到三集,甚至還間隔了一到兩星期。直到這幾天趁返鄉的搭火車空檔,把剩下的劇情追完。
沒想到,竟無預警地翻出了一些關於青春的記憶、惆悵與傷痛。
似乎有一部分的自己還留在那裡,感覺仍舊鮮明。
/
這才突然明白,有時候自己之所以容易感到無趣,或想表現的淡定,有可能是源於害怕。害怕被情緒吞噬、害怕失去穩定,害怕太侷限在自己的世界裡,看不見其他人。於是啟動麻痺保護機制,有選擇地去體驗。
於是寫了封信給過去的自己,流了些淚,獲得了一些釋放。
/
「⋯⋯雖然某些回憶會被覆蓋或被淡忘,但它們始終存在過。就好像有很多平行時空的你,在某些片段被封存了起來。
雖然你也常說,會感到幸福,是因為有這些悲傷的存在,才襯托得出其價值,人生也才因此有趣多了。但偶爾體驗到那巨大的空洞的感受,仍會讓你有些害怕。強大的悵然會讓人難以消受。
我們其實都希望在他人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吧,所以才會如此容易受傷。
情感的變動與流動也是奇妙的,直觀但有時無法控制,彷彿你和某些人就是註定會相遇,註定會分離。你抓不住,只能把握每一個當下,把握每一個對身邊的人說愛的機會。
感受這些情感的流動吧,就只是去體驗,想哭時就痛哭一場,感受這些情緒並不是罪過。
請讓我好好抱抱你。」
(舊文整理轉載,記錄於2022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