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孩子默默地坐在書桌前,眼神空空的,像是剛打完一場無聲的仗。
我走近問:「怎麼了?」孩子搖搖頭,聲音像風一樣輕:「我是不是……不夠好?」這句話,就這樣落在我心裡,沒聲響,卻沉得我說不出話。
那些沒說出口的自我懷疑,其實我們都曾有過
「不夠好」,這三個字,很多人一生都在與它搏鬥。
我們在考卷上看到它,在競爭中感受到它,在比較裡聽見它,甚至在最親密的關係裡,仍然時常懷疑自己配不配被喜歡、被相信、被肯定。
我們以為長大了就不會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但事實是:它沒有離開過,只是我們習慣把它藏得更好。
我們換了一個詞來說:「我是不是做得不夠?」「是不是我沒資格?」「我是不是總是讓人失望?」
其實說到底,都是在問同一句話——我是不是不夠好?

那些「不夠好」的瞬間,其實是在提醒你:你有在在意
後來我問孩子:「你為什麼這樣想?」
他說:「因為我明明有努力,還是做不好;明明想幫忙,卻還是被罵。」
那一瞬間,我沒有急著糾正他,只是靜靜地陪著,讓他說完。
原來,那些覺得「不夠好」的時刻,不代表你真的不好,而是你太想要做得更好。
因為在意,所以感到失望;因為努力,所以更怕失敗。那不是脆弱,是一種深刻的用心。
「夠好」不是一個標準,而是一種相信
我們總是以為「夠好」是做對事情、做滿分、達到別人的期望。但我想告訴孩子——也想告訴過去那個常懷疑自己的我:
夠好,不是沒有錯誤,而是你願意一次次修正自己;
夠好,不是完美表現,而是你在跌倒後願意站起來;
夠好,不是達到別人眼中的標準,而是你逐漸靠近你自己的樣子。
有些成長是看得見的,有些則藏在每一個「沒有放棄」的瞬間。你可能還在學習、還會犯錯、還沒那麼成熟——但這些都不代表你不好。
這些,只代表你是真實的,而真實,就是我們能夠靠近彼此的起點。
你不需要完美,才能被愛
如果你也曾懷疑過自己,覺得「我是不是不夠好」,請你停下來聽我說:
你已經很好了,只是現在還不太會看見自己好在哪。
那份「好」,可能是一點點耐心、一點點善良、一點點堅持,也可能是你雖然害怕,卻還是願意去嘗試的那份勇氣。
你不需要完美才能被肯定;不需要偽裝堅強,才能被接納。你只需要做你,然後讓願意陪你的人,有機會真的靠近你。
給我愛的孩子,也給努力中的我們自己
每次當孩子問我:「我是不是不夠好?」
我都想用全世界的溫柔告訴他:「不,你只是還在長大,還在變成更完整的你。」
而我自己也仍在學習,怎麼接住別人的不安、也接住自己的不安。
我們都是還在努力的大人,一邊走一邊學,一邊懷疑一邊相信。
願你在懷疑自己時,別急著推開這個問題。因為每一次懷疑的背後,都是一個渴望變得更好的人在低聲呼喊。
請記得: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你;而真實的你,永遠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