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要求回報,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在意能被好好看見
「你怎麼一臉悶悶的?是不是又和同學有什麼誤會?」孩子低著頭,手指反覆摳著衣角,像是找不到出口地轉著圈,半晌,才悶悶地說了一句:
「我明明對他那麼好……可是他好像根本不在乎。」
那聲音不大,卻藏不住裡面堆積的委屈與失落,像一股悶悶的霧氣,慢慢滲出來。
我沒急著打斷,也沒立刻給建議,
只是靜靜坐在他身邊, 因為我知道,有些心情不是一句「別想太多」就能消散的。
有些失落,是努力靠近之後,反而感覺被推遠了的心痛。

「我對他那麼好」——說出來的,是靠近後反而受傷的無力感
我們從小就相信,「對人好,關係就會變好」。
所以我們主動分享、體貼忍讓、在意對方的小細節, 結果卻發現——
- 傳訊息經常被已讀不回;
- 在乎的感受被當作理所當然;
- 每一次努力貼近,換來的卻是冷淡或無聲。
久而久之,不是生氣,是一種好像自己不重要的心涼。
你不是要他感恩戴德,
你只是希望,哪怕一點點,也能感受到自己有被放在心上。
付出本來就帶著期待,只是我們往往不好意思承認
我輕聲跟孩子說:「你會覺得難過,是因為你真的用心了。」
用心,才會期待;期待,才會失望。
這不是脆弱,而是正常。
真正讓人心痛的,不是沒有得到禮物或回報,
而是當你遞出溫暖的手時, 對方連看一眼都沒有。
那種被忽略的感覺,比被拒絕還更冷。
不是你的好不夠好,是對方可能還不懂得接住
我告訴他:「你的好,不會白費的。
即使有些人現在還接不住,也不代表你的好是錯的。」
有些人,還沒準備好打開自己去接受別人的在乎;
有些人,可能正在自己的困境裡,自顧不暇。 這些,都不是你該責怪自己的理由。
你的溫柔,不該被別人的冷淡定義。
你的善意,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證明。
結語:你可以難過,但請不要因此關上自己對世界的溫柔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曾在心裡悄悄說過:「我對他那麼好,為什麼……」
如果你也在一次次付出後,感受到淡淡的、說不清的心涼——
請你知道:
「你的好,不是拿來交換的,而是你選擇用自己的方式,
提醒這個世界,溫柔還在,善意還在。」
即使有時候回應微弱,即使有時候你得自己抱抱自己,
請你不要讓失望,偷走了你溫柔對待世界的能力。
因為那份溫柔,不是為了換得誰的喜歡,
是你自己心裡最溫暖、最真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