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哈囉,大家好,我是小新。你知道嗎?打開一家上市公司的年報時,裡面除了滿滿的數字,還會看到公司特別揭露的「財務比率」。很多人一開始看年報,都只注意銷售多少錢、欠多少債這些單一數字,但其實,這些數字本身並沒有辦法提供太多故事。真正有趣的是,把這些數字拿來比一比,算出來的「比率」,就好像健康檢查報告裡的紅字指標一樣,可以幫我們快速看出公司狀況到底好不好,是不是哪裡亮紅燈了。
畢竟現在世界變化那麼快,公司營運的狀況也常常在變,這些財務比率可以做為「公司的健康檢查表」,讓投資人、分析師,甚至吃瓜群眾,都能一眼看出公司表現有沒有進步、風險在哪裡,好讓我們決定到底要不要繼續投資它。
財務比率6大面向。
財務結構|資金來源穩不穩?
我們先來聊聊財務結構的兩個指標,這兩個指標其實就是在幫我們看:這家公司主要是用長期的錢來做事?還是用借來的錢來做事?
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
第一個指標叫做負債比率。這個比率就是把公司的總負債,拿去除以總資產,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有多少比例是靠「借來的錢」在撐。負債比率越高,代表公司欠的錢越多,自己的本錢越少,萬一遇到市場不景氣、收入大減,公司就比較容易撐不住,甚至會有破產風險。所以,對那些借錢給公司的銀行或債權人來說,這個比率太高,就會讓他們覺得很不放心。不過話說回來,適度借錢也不是壞事。如果公司借來的錢可以賺回更多的錢(也就是報酬率高於借錢的利息成本),那這樣借錢反而會讓公司賺更多,這就是所謂的「財務槓桿」。
長期資金佔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比率

長期資金佔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比率。
第二個指標名字有點長,叫做長期資金佔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比率。我們簡單地講,它就是在看:公司用來買機器設備、廠房這些大東西的錢,到底夠不夠。公式是:
(權益總額 + 非流動負債) ÷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淨額。
意思是,公司是不是用「長期的錢」(例如股東的錢、長期借來的錢)去買這些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大型資產。如果這個比率小於 1,就代表公司買這些設備時,長期資金不夠,那只好動用短期借款來補,這樣就有點像是拿信用卡分期付款去買房子,風險會比較大。當這個比率太低,通常意味著公司財務壓力很大,隨時可能面臨資金周轉的危機。
⚠️ 如果您剛好有語言學習或閱讀書籍的購買需求,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如果你有考慮語言課程,可以參考:https://tinyurl.com/2addcwok
👍如果你需要英語學習資源,可以參考:https://tinyurl.com/24o8efm5
👍如果你想要找書,可以參考:https://tinyurl.com/2ad9v9tn
償債能力|短期還錢能力好不好?
好,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公司的償債能力。簡單地說,這是在看:公司有沒有能力還短期的負債?會不會突然因為還不出來,直接就GG了?在這個部分,我們通常會看三個指標,分別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與利息保障倍數。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
第一項是流動比率。這個比率很簡單,就是把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意思就是看:
公司一年內可以變現的資產(比如現金、應收帳款、存貨等等)夠不夠去還一年內到期的負債。
如果這個比率小於 1,就很危險了,代表公司短期內可能沒有足夠的錢來還債,可能會陷入資金周轉不靈的危機。比方說,你欠朋友10萬,但你銀行帳戶加上要收回來的貨款只有8萬,這樣朋友一定會擔心你是不是還不出來了。通常流動比率大於1比較安全,甚至越高越有餘裕。另外還有一個概念叫營運資金,就是流動資產扣掉流動負債,當流動比率 > 1 時,營運資金就會是正數,代表公司手上有餘裕可以營運、不怕被短期負債壓垮。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
但是,你知道的,流動資產裡面有些東西其實沒有那麼好變現,比如存貨或預付費用。所以,如果要更保守地看公司的還債能力,我們會用速動比率,它的公式是:
速動資產 ÷ 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指的是那些可以比較快賣掉變成現金的東西,像是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應收票據,我們會把存貨和預付費用排除掉。這個比率最好也是大於 1,這樣會比較安心,代表公司口袋裡的「現鈔」和「很快能變成現鈔的資產」能夠扛得起短期債務,不用擔心突然還不出來。
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
最後一個指標叫做利息保障倍數,顧名思義,就是在看公司有沒有賺到足夠的錢來付它借錢的利息。公式是:
稅前息前淨利 ÷ 利息費用。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營運賺到的錢,是利息支出的幾倍。比方說,利息要付 100 萬,而公司一年賺5000萬,利息保障倍數就是50倍,表示公司賺得夠多,付利息輕輕鬆鬆。如果這個倍數太低,甚至小於 1,那就麻煩了,代表公司連利息都付不起,銀行看到這種狀況,肯定不敢再借錢給它,投資人也會開始怕怕的。所以,這個指標當然是越高越好,公司口袋賺得多,才能付得起利息,風險也低。
經營能力|資產運用有效率嗎?
再來,我們要看的是經營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在看公司資產運用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
應收帳款週轉率

應收帳款週轉率。
首先是應收帳款週轉率,你可以把這個比率想成是在看公司讓客戶「賒帳」後,收錢回來的速度快不快。公式是:
賒銷淨額 ÷ 平均應收帳款。[平均應收帳款 = (期初應收帳款 + 期末應收帳款) ÷ 2]。
意思就是,公司在一年裡,賣東西讓客戶賒帳,然後再把這些帳款收回來,平均可以收回幾輪。舉例來說,如果週轉率是6,代表公司一年裡,賒帳出去、收款回來這個流程,大概可以跑6次。週轉率越高越好,代表公司收錢收得快,不會讓太多的應收帳款卡在外面,資金可以快點回到公司繼續做生意。
平均收現日數

平均收現日數。
接著是平均收現日數,這個指標其實跟應收帳款週轉率是兄弟指標,它的公式是:
365天 ÷ 應收帳款週轉率。
意思就是,公司從賣東西給客戶賒帳,到真的把錢收回來,平均要花幾天。比如應收帳款週轉率是6次,那平均收現日數就是365天 ÷ 6 = 約 61 天。這個數字當然是越短越好,畢竟沒有人想讓客戶拖那麼久才付錢,最好是客戶一賒帳,馬上轉頭就把錢還來,對公司現金流比較健康。簡單來說,這兩個指標是在幫我們看:
收錢效率好不好,如果週轉率高、收現天數短就是讚!
存貨週轉率

存貨週轉率。
接著,我們來看存貨週轉率,這個比率就是在看公司在一年內囤的貨可以賣掉幾次。公式是:
銷貨成本 ÷ 平均存貨(其中,平均存貨 = 期初存貨 + 期末存貨 ÷ 2)。
簡單來說,公司進貨、囤貨,接著賣出去,賣掉的時候,帳上會出現「銷貨成本」,存貨也會減少。所以這個比率就是在看:存貨平均可以被賣掉幾輪。週轉率越高,通常代表東西賣得快,庫存不會卡太久,現金回收速度也比較快。但也不能太高,因為有時候太高是由於庫存太少,這時賣太快容易導致缺貨,反而影響生意。所以,存貨週轉率要維持在一個剛剛好的水準,要能滿足客戶需求,又不要讓貨堆在倉庫長灰塵。
再來,我們也可以用 365 天 ÷ 存貨週轉率,來算出平均銷貨日數。意思是:公司平均要花幾天才能把存貨賣掉。這個數字當然是越短越好,代表東西進得快、賣得快,錢也回來得快。
應付帳款週轉率

應付帳款週轉率。
再來是應付帳款週轉率。這個比率的邏輯,跟應收帳款週轉率有點像,只是這次我們是站在買東西、欠供應商錢的角度來看。公式是:
賒購淨額 ÷ 平均應付帳款。
也就是在看,公司一年裡平均可以把欠供應商的錢付清幾次。如果應付帳款週轉率很高,代表公司很快就還錢,現金流出得很快,口袋裡的錢停留時間不長。相反地,週轉率越低,代表公司可能談到比較好的付款條件,能夠晚一點再付錢,對資金運用來說比較有彈性,也可以把現金先拿去做別的事。
不過,這個比率沒有絕對標準,要看公司的行業、交易模式,有時候低一點反而代表談判力強。另外,這個指標最好是連續幾年一起看,觀察它的變化,這樣才看得出公司是不是突然周轉出了問題,或是條件變差了。
固定資產週轉率與總資產週轉率

固定資產週轉率與總資產週轉率。
接著,經營能力還有最後兩個指標要認識,它們是固定資產週轉率和總資產週轉率。這兩個比率其實很好懂,他們的公式長得很像,分子都是銷貨收入淨額,差別只是分母不同:
- 固定資產週轉率的分母是平均固定資產。
- 總資產週轉率的分母是平均總資產。
它們的意義就是在看,公司把手上的資產用得有多有效率。比如說,公司花大錢買了機器設備,當然希望這些設備不是躺在那邊睡覺,而是每天開工賺錢,幫公司生產、帶來營收。所以,固定資產週轉率越高,代表公司用機器等設備賺錢的效率越好。
總資產週轉率也是同樣概念,只是它看得更全面,包含了現金、應收帳款、存貨、設備等全部的資產,衡量了公司整體的資產運用效率。簡單來說:
- 數字越高 → 公司把資產運用得很好,能夠靠這些資產多賺取收入。
- 數字越低 → 資產沒有很好地被利用,資產大多閒置沒發揮價值。
但要注意,不同行業的週轉率會差很多!像是製造業、電力業這種資本密集型產業,設備動輒幾十億,週轉率本來就不會太高;反過來,零售業、餐飲業這種營收多、資本相對少的行業,週轉率自然會漂亮很多。所以,這兩個指標的重點不能單看比率高低,而是要:跟同業比、看自己每年趨勢有沒有變差。如果週轉率突然掉下來,就要特別留意公司是不是出現了經營上的問題。
好囉,今天就先介紹前三種類型的財務比率,下篇文章我們再接著介紹後面的財務比率。希望今天的內容有讓你聽懂,如果覺得有幫助,記得訂閱、按讚與分享喔,我是小新,我們下次見,byebye。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成為我的付費訂閱者。這不只是對我創作的支持,更讓我有資源持續深入研究與整理這些知識,讓內容更完整、更有價值。
💼 方格子付費訂閱專區👉每月餵食寫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