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心看撫劍,幽意在鳴琴。
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文字有春氣,操行在冬心。有德言乃立,無求品自高。
展廳牆上高掛著「陳國春」老師的一幅「條屏」上書著這首不斷觸動 心 的詩詞。
詩的意涵 心 以下解讀:
壯心看撫劍,幽意在鳴琴。
• 內心懷抱壯志,關注著武力(劍),但內心的幽深情懷又體現在琴音之中。這表達了剛與柔、動與靜的並存,類似於文武雙全的理想人格。
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
• 驊騮(駿馬)開拓前行的道路,鷹隼則從風塵中展翅高飛。這象徵著志向遠大、行動果敢,具備領導與突破的能力。
文字有春氣,操行在冬心。
• 文章充滿春天的生機與靈氣,但品格則如冬天般堅守清冷與節操。這體現了一種內外平衡的修養:外在的表達生動有力,而內在的品格則剛正不阿。
有德言乃立,無求品自高。
• 只有具備道德,言論才有分量;心無所求,品行自然高尚。這句話點出了品德與修養的重要性,強調內在的高潔比外在的功利更為可貴。
當下讀完 心 被「陳國春」老師的心境與理想給Get到,對!這才是立人做事之正道,內外雙修的無上智慧。
飛揚寫意的字形,美極了!
接著分享 心 很有感的墨寶給好友們參考,就不再贅述詞義了,寶貝們都超級聰明,一通百通❤️
大乘小乘法眼藏,無需執意選彿場。
縱有門外千竿竹,不如彿前一柱香。
靈機入證長生訣,妙諦因心不死方。
參得世間無我法,捻花一笑倚禪牀。
陳 年七律一首
不執著於法,不著相,無我相亦無人相。
江亭遠樹殘霞,淡煙芳草平沙。
綠柳陰中繫馬。夕陽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天淨沙」
元代:吳西逸
江邊黃昏的景色,美的讓人繫馬歇息。
本次展出從「陳國春」老師所創作的數百件作品中精選近百件書法佳作,涵蓋聯幅、橫披、條屏、對聯等多種形式。
欣賞完作品後, 心 走回展廳中間的電視屏幕前看完老師不長的個人專訪,八十歲的長輩說起畢生最愛的「第一藝術_書法」時依舊神采奕奕,眼中盡是光芒。
老師是幸運的,他「興趣」正是他一生的志業,他辦展只是想推廣這一門歷史悠久的國學文化。
他用毛筆勾勒自己的生命,他用墨水為理想澆灌傳統文化、傳播品德的修養、宣揚善的智慧。
影片中帥氣的老師❤️
有興趣的好友們,可以利用時間前往參觀哦,展覽資訊如圖。
中正紀念堂一樓_3展廳
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