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不只是裝備與技術的結合,更是一項需要良好身體素質的運動。
許多女性潛水員在剛開始潛水時,可能會遇到搬裝備吃力、上船困難、氣瓶不穩定、腿部容易疲勞等問題,而這些都與肌力與核心穩定性息息相關。
本篇介紹潛水最需要的肌群,以及如何鍛鍊它們,幫助女性潛水員在水中更加從容自信、提升安全性,甚至減少受傷風險!
⸻
🔴 核心肌群——穩定水中姿勢,減少下腰與搖晃
相關潛水情境:
🔹 長時間保持中性浮力、穩定踢水時,核心無力容易導致身體下沉或無法平衡。
🔹 攜帶重裝備時,若核心肌力不足,容易導致腰部壓力過大,增加腰痠風險。
推薦訓練:
✅ 棒式(Plank):強化腹部與下背,提升腰腹穩定度。
✅ 側棒式(Side Plank):加強側腹肌,幫助平衡水中姿勢。
✅ 仰臥抬腿(Leg Raises):增強腹肌與下背肌力,防止踢水時下腰。
⸻
🔴 下肢肌群——提升踢水效率,減少腿部疲勞
相關潛水情境:
🔹 長時間踢水(尤其是蛙鞋踢水)容易導致大腿前側與小腿痠痛,影響續航力。
🔹 逆流潛水時,若腿部力量不足,會更耗氣且難以前進。
推薦訓練:
✅ 深蹲(Squats):鍛鍊大腿與臀部肌群,提升踢水耐力與爆發力。
✅ 弓箭步(Lunges):加強股四頭肌與臀大肌,增強移動穩定性。
✅ 小腿踮腳(Calf Raises):強化小腿肌群,減少抽筋與疲勞感。
⸻
🔴 上肢與肩背肌群——應對搬裝、回船爬梯與水面控制
相關潛水情境:
🔹 搬裝備時,若手臂與背部肌力不足,容易感到吃力甚至受傷。
🔹 上船時,若需自行爬梯或拉繩回船,肩背肌群的強度將決定回船的輕鬆程度。
推薦訓練:
✅ 划船訓練(Rows):強化背肌與手臂力量,幫助搬運裝備。
✅ 伏地挺身(Push-ups):增強手臂與胸肌,提升爬船能力。
✅ 肩推(Shoulder Press):訓練肩部力量,幫助穿脫氣瓶。
⸻
🔴 心肺耐力——提升體力與減少耗氣量
相關潛水情境:
🔹 流較強時,若體能不足,容易喘氣過快、耗氣量上升,影響潛水時間。
🔹 高強度踢水(如應對突發狀況)需要良好的心肺耐力支撐。
推薦訓練:
✅ 游泳(Swimming):最貼近潛水需求的運動,有效提升心肺功能。
✅ 跑步或腳踏車(Running / Cycling):提升耐力與腿部肌力。
✅ 跳繩(Jump Rope):短時間內提升心肺與下肢肌耐力。
⸻
💡 結語——強化身體素質,讓潛水更輕鬆自如!
女性潛水員在體能與力量上,雖然天生可能不如男性強壯,但透過針對性的訓練,可以大幅提升潛水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 鍛鍊核心肌群,讓中性浮力更加穩定。
🔹 強化下肢肌肉,提升踢水耐力與效率,避免過早疲勞或抽筋。
🔹 增強上肢與背部力量,搬裝、爬梯都能更輕鬆自如。
🔹 提升心肺耐力,減少喘氣與耗氣,讓每次潛水都更從容。
潛水不只是水下的冒險,更是一種身心的鍛鍊。讓我們一起培養更強壯的身體,迎接更安全、更自在的潛水旅程吧!
⸻
#水肺潛水 #潛水教練 #揪潛伴 #潛水員 #潛水 #水肺 #潛水安全 #好潛伴 #安全潛水 #女生潛水 #潛水旅遊
#潛水旅行 #國內外潛旅 #深潛 #潛水證照 #潛水等級 #女性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