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大學期間,其實是個探索興趣的好機會,
當然每個人方式不同,比如去修外系的課、課外學習新東西,接觸不同領域,或培養一些課外興趣,這些都是不錯的方式去開拓人生的機會
當然科系選擇上還是需要思考,但不會只能被科系去限制未來的方向
其實
我們很多人,或許在大學,都會有一種感覺
就是覺得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我幹嘛學這個
確實,大學的東西偏理論多
也可能因為跟自己的目標或興趣不合
就因此覺得沒用
那有個說法,是說大學培養的是學習的能力
其實,不論讀什麼科系,都能培養出一些通用能力(如溝通、邏輯思考、查找資料等等),這些能力在許多行業都是能用的
所以,與其說是學這些東西沒用,
更可思考到說這些學習能力,能夠用到什麼地方
以及自己所偏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例如說對於人生有些疑惑,或者遇到些困境,也都會去找尋資料,甚至有些解答後,用文章寫出來分享,我覺得這過程的話,課程上寫報告能力可能都有些幫助
或比如說我自己認為學習投資,我認為校內課程提供有限,因此就將這學習能力,例如找資料和理解等能力去用來學習投資,這樣對我生活有幫助
而過程中我其實也發現比起上課,我會更喜歡以閱讀資料等方式學習,或者是看影片時候會開2倍速以上,偶爾做些筆記,這些在課外學習都有幫助
當然,我們也不能去期望學校能教我們所有東西,所以對於課外的一些內容,所選自己有興趣或所需的,主動的接觸資源來學習,目的是為讓生活過得更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