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布魯克林Brooklyn,其實不太像酒
1898年布魯克林正式成為紐約市的一部分後,一位經營Schmidt Café的老闆覺得:「布朗克斯和曼哈頓都有代表自己的調酒,布魯克林也不能輸啊!」

布魯克林
」的飲料:把蘋果西打倒進杯子裡,再加點艾碧斯,最後倒滿薑汁啤酒。創意滿分,但大家似乎沒特別愛這一味。後來又出現改良版本,用琴酒、與兩種不同的香艾酒、還有覆盆莓來做出的第二版。不過這版本也沒打動太多人,有人甚至說:「我住布魯克林我寧願喝啤酒。」
經典版本登場,終於像杯雞尾酒了
1910年,一位在百老匯酒吧工作的調酒師提出了全新的版本:等量的裸麥威士忌和義大利香艾酒,再加一點點黑櫻桃酒和皮恭苦橙酒(Amer Picon)
。

這配方開始受到歡迎,也成了後來許多版本的基礎。幾年後其他知名調酒師也根據這個配方略作修改,有人改用法國香艾酒,有人換成搖盪而不是攪拌,不過整體味道已經固定下來,就是那種苦中帶點果香、喝起來很有個性的風格。
現代版布魯克林,有點酷又不失風味
時間來到2011年,布魯克林這款酒又重新被注意到了。紐約一家知名酒吧的調酒師吉姆.米漢提出了新版本:使用Rittenhouse裸麥威士忌、法式香艾酒、黑櫻桃酒和皮恭苦橙酒,比例經過調整,味道更乾淨、層次更豐富。

他還說,如果美國當時就買得到皮恭苦橙酒,這酒可能比曼哈頓還紅。這款新布魯克林喝起來帶點藥草味,有苦味也有香氣,適合喜歡有個性的朋友
。
Picon的缺席,反而開啟創作空間

不過這款酒裡的Picon苦橙酒在美國很難買,因為它大多只在法國賣,而且配方還改過、酒精濃度也變淡了。坊間有很多人在討論如何自製Picon,或是找類似的酒來替代。
也因為這樣,大家開始自由發揮,創造出很多以布魯克林區域命名的新調酒,例如Red Hook、Greenpoint、Bensonhurst、Cobble Hill等等。布魯克林從一杯沒人愛的奇怪飲料,變成了一整個創意系列的起點。
喜歡今天的文章嗎?這是我這陣子學習到的調酒之一,希望每個禮拜不間斷的文章更新,帶給大家更多關於調酒文化及背後的歷史。
如果你喜歡本週的經典調酒介紹,記得分享給你所有喜歡調酒的朋友,也可以透過我的Instagram帳號 @thedrink_doramade 找到文章連結轉發到你的動態上或者直接加入我的沙龍訂閱「經典調酒系列」,謝謝各位的支持,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