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很多想做的事情,自己的自由時間不夠做。
我想看書閱讀,增長知識技能。
想運動健身,找回健康的身體。
想學英文,拓展視野。
想學新的程式語言,增加工作技能機會。
想天天寫作,釐清自己的思維和抒發心情。
這些如果都在下班時間做的話,會全部擠壓在一起,每個分配到的時間會很少。
我浪費時間最多的地方是早起和上下班通車。
首先是早起,莫明奇妙就是這個年紀會早上四點多五點多天剛亮的時候早起。
外面的鳥叫,房間內的回聲桶設計讓聲音容易反射擴大,都容易造成我早醒。
而上下班通車也是,中壢市區的早上上班時間7-9點,以及晚上下班時間5-7點,是最可怕的塞車時段。
短短三公里的路程,開車可能就要花費30-40分鐘。
我不是一個愛鑽不守秩序違規的人,也不喜歡硬起衝突。
所以總是規矩地開在車道內保持一個車距的車速跟在前車段開著。
如果在中壢這樣禮讓開車,基本上就是等人來切到你前面車道硬吃你了。
那慢就慢吧!這也沒辦法!
所以我就算很早到公司基本上也花了不少力氣。
有時被硬吃了好幾次以後我也是有情緒,只想稍微休息一下接著上班。
這幾個禮拜自從搬到新工廠,我開始晚點上班。
從以前的6:40起床7:00準時出門,到現在決定8:00再出門。
起床時間不變,但多了一個小時可以在家應用。
所以早上可以手沖個咖啡,給內人和我享受以往的咖啡生活風情。
然後找個靈感和主題來進行寫作。
有多的時間我再拿來看書,鬧鐘設定到八點左右準備好衣裝就上班去。
8:00上班依舊有車潮,在準備好英文podcast以後,就先泡腦子練習英聽。
晚上下班也是如此複製做法。
午間運動則是我為了運動和鍛鍊肌力新增加的。
這樣回家只要超慢跑10分鐘每天的運動量總計就超過30分鐘了。
還能訓練肌力是以前沒有的。
時間就像乳溝,擠一擠還是有的。
看來說的沒錯!